說唱藝術教本介紹

中國相聲史《女相聲的新面貌》

1976年至今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從八十年代後期起,作為相聲多樣化的一個表現,女相聲開始嶄露頭角。

*女子演員回顧︰
雖然,女子說相聲早在民國初期就有了,當時在江湖上賣藝的曲藝藝人,一般都是全家上陣,藝人家的女孩子都會說幾段相聲幫襯、舖場,但這都是臨時性的。

正規的女相聲藝人直到三十年代後期開始才出現。早期的有來小如、于小福、耿四福、張玉鳳、吉文貞﹙藝名︰荷花女﹚等。到了四十年代更趨向於專業,有于佑福、劉玉鳳、回婉華、張松青﹙藝名︰小明星﹚等。再晚一點有吳蘋﹙藝名︰小蘋果﹚、魏文華等,其中不乏藝業精湛的藝人。

*「不成氣候」的原因︰
女相聲始終沒有成為大家公認的藝術現象,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當時相聲的社會地位很低,女子沒有在外娛樂的習慣,相聲是供「爺們兒」娛樂的,所以年輕女子說相聲說得再好,也只能是擺著看的「花瓶」,沒人當藝術來重視;甚至受到歧視與輕視。

另一個原因是當時沒有專供女子表演的相聲段子。正如王力葉在《相聲藝術與笑》中所說的︰「過去,女演員表演的相聲腳本和男演員表演的相聲本子是通用的。正因為這樣,對於發揮女演員的特點受到限制,所以效果大都不如男演員。…之所以效果較差,甚至給人以不舒服的感覺,主要是沒有專門給女演員寫的腳本,在表演風格上又一味模仿男演員,顯得男聲男氣,不夠自然。」

*到底「行」或「不行」︰
相聲這行向來沒女性,女性演出者足以引人注目,例如向婉華每回一上台,便博得台下觀眾的喝采。但具有影響力的相聲界老演員,往往在態度上是反對女子說相聲的,他們認為女子說相聲是在真正的藝術得不到重視的時候,為招徠觀眾而產生的;所以只好說些低級、庸俗的東西,實際上是社會的不良風氣逼出來的,反而降低了相聲的演出質量。

這個觀點在1957年中國社會搞「大鳴大放」運動的時候,曾經被拿出來討論,社會上和相聲界仍有一部份人認為女子不適合說相聲。但也有一些女演員跟男演員認為「女相聲」是可以發展的。

可惜這時的討論,只停留在女相聲「行」或「不行」的話題上,並未深入到「女相聲如何改進、生存和發展」的討論。也就是相聲界仍然未見實效,未能重視、利用、發展女子說相聲的優勢,這種「女相聲不成氣候」的狀況,一直延續到後來的「文革」時期,也就整個人為的中斷了。

*女相聲復甦——五朵金花︰
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台灣與新加坡等地的女相聲已經相當活躍,受到觀眾的歡迎,中國大陸「女相聲」的復甦起步才開始。一直到八十年代後期,在相聲多樣化的潮流下,終於開始湧現了新一代的女子相聲。

1988年,在大連市舉辦的「全國專業相聲電視邀請賽」上,就有五隊男女相聲進入複賽,而且都是男捧女逗,一下子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些女演員被稱為「相聲五朵金花」,他們表演的相聲內容都有所選擇或是專為女子創作的,表演上也顯出了「非女子莫屬」的特點,風格又各有不同。

受「相聲五朵金花」的影響和鼓勵,全國各地女相聲又開始活躍起來,慢慢出現把相聲視為自己終生事業的青年女演員,有些女作家和女演員也開始積極參與女相聲的創作,她們以女人特有的細心觀察生活,通過女性化的語言去表現生活。例如女作家馬貴榮的《巾幗讚》、《溫暖》都是專供女子說的相聲,受到好評。

女相聲用幽默的形式表現女性在社會生活中所要歌誦和諷刺的一切,她們把婆媳問題、子女問題、穿著打扮、菜籃子問題等等「非女子莫屬」的題材引入相聲裡,又以東方女性特有的美感,豐富了相聲的藝術風格。

*提高相聲的藝術品味︰
1992年,北京舉行了首屆女相聲大賽,是第一次專為女相聲召開的盛會。其中專業演員展現了她們的實力,業餘演員從小學生到六十多歲的老太太都有,也體現了女相聲的普及。有些演員的表現已與男相聲演員相提並論;例如富有朝氣、活潑可愛的邢瑛瑛,還有夏文蘭親切、溫柔的風格,皆獲得觀眾的好評,藝壓群芳。

女相聲有了為自己「量身訂製」的段子,又有了這些優秀且堅定的演員,近年來她們在各地曲藝評比或相聲評比中頻頻獲獎,完全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女相聲的發展給相聲帶來了新的形式、豐富的內容和表現力,也提高了相聲的藝術品味。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1959年前後,中國的文藝界掀起一波創作高潮。小說、詩歌、散文、戲劇、電影、曲藝等領域作品頗多,相聲當然也不例外,創作了大量反應「新時代」與「新生活」的作品。
  • 從1960年10 月到1961年4月半年間,挖掘並紀錄了傳統相聲一百多段,包括「墊話」、「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活」、「開場小唱」等,基本上反映了傳統相聲的概貌。當時這些調查單位曾撰寫一篇充滿意識形態的書面報告,以政黨政治觀點全面的對這批民間說唱藝術加以總結﹙或說在政治層次上批判﹚。
  • 1962年,天津曲藝團請觀眾與文藝界人士進行座談討論;相聲作家何遲終於指出了大家的心聲︰「相聲是反映現實生活的具有喜劇性的語言和表演藝術,有的相聲不一定使聽者哈哈大笑,只要詼諧幽默,聽者覺得酣暢愉快就可以了!」
  • 相對於1963年當時還有人尊重相聲演員保留長衫文化的做法,1966年,在「文化革命」的緊鑼密鼓聲中,林彪和江青泡製了所謂《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拋出了《文藝黑線專政》論,全盤否定共黨執政以來的文藝表現,打著「破除迷信」、「徹底革命」的幌子,排斥一切中外文學藝術的遺產,鼓吹民眾批判「文藝黒線」以及「黑線人物」,《解放軍報》更提出要「徹底清洗」文藝界。

    從此,文藝界與相聲界便陷入了災難性的浩劫之中了。

  • 文革時期,一些曲藝團體和相聲組織被強行解散,一些相聲演員被打成「牛鬼蛇神」,受到程度不同的衝擊...
  • 相聲電視化之後,最大的功績是挖掘新人,特別是從業餘演員中選拔和培養人才。尤其是八十年代電視台舉辦的「相聲邀請賽」,湧現了大批的相聲新秀,這些從業餘相聲隊伍中脫穎而出的人才,後來都分別得到相關的良好出路。
  • 由於中國社會此時開始「改革開放」,難免泥沙俱下,社會風氣受到侵襲,尤以凡事向錢看的思想為害最烈,引起了相聲藝術的關注。原建邦此時創作的《管子鬥富》就屬於立意新穎、針貶時弊的力作。採取說唱並舉的「柳活」方式,把詼諧幽默的唱哏和抑揚頓挫的繞口令結合在一起,演出頗受歡迎。
  • 過去的娛樂性相聲大致可以分為「技巧類」和「笑話類」兩種;技巧類的相聲主要集中於「學」和「唱」,以超凡的技巧來娛人,這其中也有「說」的,如「繞口令」、「貫口」,都是一種超凡的語言技巧。笑話類的相聲則常常涉及歌誦與諷刺,也不排斥單純以滑稽詼諧取勝;例如高英培、范振鈺表演的《釣魚》,雖含諷刺因素,但真正扣人心弦的還是高度誇張的語言和賞心悅目的幽默。
  • 1949年以來,相聲藝術發生了很大的變革,不但全面戒除了任何具有「葷口」意涵的段子,走「淨化相聲」路線,連表演時間也有縮短的趨勢;過去的相聲段子通常要說個二、三十分鐘,甚至有長達四、五十分鐘的,上得台來,往往藝人演出至少得三刻鐘。但在1949年而後,相聲段子明顯縮短,長的不過十多分鐘,短的則只有幾分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