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艺术教本介绍

中国相声史《女相声的新面貌》

1976年至今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从八十年代后期起,作为相声多样化的一个表现,女相声开始崭露头角。

*女子演员回顾︰
虽然,女子说相声早在民国初期就有了,当时在江湖上卖艺的曲艺艺人,一般都是全家上阵,艺人家的女孩子都会说几段相声帮衬、铺场,但这都是临时性的。

正规的女相声艺人直到三十年代后期开始才出现。早期的有来小如、于小福、耿四福、张玉凤、吉文贞﹙艺名︰荷花女﹚等。到了四十年代更趋向于专业,有于佑福、刘玉凤、回婉华、张松青﹙艺名︰小明星﹚等。再晚一点有吴蘋﹙艺名︰小苹果﹚、魏文华等,其中不乏艺业精湛的艺人。

*“不成气候”的原因︰
女相声始终没有成为大家公认的艺术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相声的社会地位很低,女子没有在外娱乐的习惯,相声是供“爷们儿”娱乐的,所以年轻女子说相声说得再好,也只能是摆着看的“花瓶”,没人当艺术来重视;甚至受到歧视与轻视。

另一个原因是当时没有专供女子表演的相声段子。正如王力叶在《相声艺术与笑》中所说的︰“过去,女演员表演的相声脚本和男演员表演的相声本子是通用的。正因为这样,对于发挥女演员的特点受到限制,所以效果大都不如男演员。…之所以效果较差,甚至给人以不舒服的感觉,主要是没有专门给女演员写的脚本,在表演风格上又一味模仿男演员,显得男声男气,不够自然。”

*到底“行”或“不行”︰
相声这行向来没女性,女性演出者足以引人注目,例如向婉华每回一上台,便博得台下观众的喝采。但具有影响力的相声界老演员,往往在态度上是反对女子说相声的,他们认为女子说相声是在真正的艺术得不到重视的时候,为招徕观众而产生的;所以只好说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实际上是社会的不良风气逼出来的,反而降低了相声的演出质量。

这个观点在1957年中国社会搞“大鸣大放”运动的时候,曾经被拿出来讨论,社会上和相声界仍有一部分人认为女子不适合说相声。但也有一些女演员跟男演员认为“女相声”是可以发展的。

可惜这时的讨论,只停留在女相声“行”或“不行”的话题上,并未深入到“女相声如何改进、生存和发展”的讨论。也就是相声界仍然未见实效,未能重视、利用、发展女子说相声的优势,这种“女相声不成气候”的状况,一直延续到后来的“文革”时期,也就整个人为的中断了。

*女相声复苏——五朵金花︰
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台湾与新加坡等地的女相声已经相当活跃,受到观众的欢迎,中国大陆“女相声”的复苏起步才开始。一直到八十年代后期,在相声多样化的潮流下,终于开始涌现了新一代的女子相声。

1988年,在大连市举办的“全国专业相声电视邀请赛”上,就有五队男女相声进入复赛,而且都是男捧女逗,一下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些女演员被称为“相声五朵金花”,他们表演的相声内容都有所选择或是专为女子创作的,表演上也显出了“非女子莫属”的特点,风格又各有不同。

受“相声五朵金花”的影响和鼓励,全国各地女相声又开始活跃起来,慢慢出现把相声视为自己终生事业的青年女演员,有些女作家和女演员也开始积极参与女相声的创作,她们以女人特有的细心观察生活,通过女性化的语言去表现生活。例如女作家马贵荣的《巾帼赞》、《温暖》都是专供女子说的相声,受到好评。

女相声用幽默的形式表现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要歌诵和讽刺的一切,她们把婆媳问题、子女问题、穿着打扮、菜篮子问题等等“非女子莫属”的题材引入相声里,又以东方女性特有的美感,丰富了相声的艺术风格。

*提高相声的艺术品味︰
1992年,北京举行了首届女相声大赛,是第一次专为女相声召开的盛会。其中专业演员展现了她们的实力,业余演员从小学生到六十多岁的老太太都有,也体现了女相声的普及。有些演员的表现已与男相声演员相提并论;例如富有朝气、活泼可爱的邢瑛瑛,还有夏文兰亲切、温柔的风格,皆获得观众的好评,艺压群芳。

女相声有了为自己“量身订制”的段子,又有了这些优秀且坚定的演员,近年来她们在各地曲艺评比或相声评比中频频获奖,完全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女相声的发展给相声带来了新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力,也提高了相声的艺术品味。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1959年前后,中国的文艺界掀起一波创作高潮。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电影、曲艺等领域作品颇多,相声当然也不例外,创作了大量反应“新时代”与“新生活”的作品。
  • 从1960年10 月到1961年4月半年间,挖掘并纪录了传统相声一百多段,包括“垫话”、“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活”、“开场小唱”等,基本上反映了传统相声的概貌。当时这些调查单位曾撰写一篇充满意识形态的书面报告,以政党政治观点全面的对这批民间说唱艺术加以总结﹙或说在政治层次上批判﹚。
  • 1962年,天津曲艺团请观众与文艺界人士进行座谈讨论;相声作家何迟终于指出了大家的心声︰“相声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具有喜剧性的语言和表演艺术,有的相声不一定使听者哈哈大笑,只要诙谐幽默,听者觉得酣畅愉快就可以了!”
  • 相对于1963年当时还有人尊重相声演员保留长衫文化的做法,1966年,在“文化革命”的紧锣密鼓声中,林彪和江青泡制了所谓《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抛出了《文艺黑线专政》论,全盘否定共党执政以来的文艺表现,打着“破除迷信”、“彻底革命”的幌子,排斥一切中外文学艺术的遗产,鼓吹民众批判“文艺黒线”以及“黑线人物”,《解放军报》更提出要“彻底清洗”文艺界。

    从此,文艺界与相声界便陷入了灾难性的浩劫之中了。

  • 文革时期,一些曲艺团体和相声组织被强行解散,一些相声演员被打成“牛鬼蛇神”,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
  • 相声电视化之后,最大的功绩是挖掘新人,特别是从业余演员中选拔和培养人才。尤其是八十年代电视台举办的“相声邀请赛”,涌现了大批的相声新秀,这些从业余相声队伍中脱颖而出的人才,后来都分别得到相关的良好出路。
  • 由于中国社会此时开始“改革开放”,难免泥沙俱下,社会风气受到侵袭,尤以凡事向钱看的思想为害最烈,引起了相声艺术的关注。原建邦此时创作的《管子斗富》就属于立意新颖、针贬时弊的力作。采取说唱并举的“柳活”方式,把诙谐幽默的唱哏和抑扬顿挫的绕口令结合在一起,演出颇受欢迎。
  • 过去的娱乐性相声大致可以分为“技巧类”和“笑话类”两种;技巧类的相声主要集中于“学”和“唱”,以超凡的技巧来娱人,这其中也有“说”的,如“绕口令”、“贯口”,都是一种超凡的语言技巧。笑话类的相声则常常涉及歌诵与讽刺,也不排斥单纯以滑稽诙谐取胜;例如高英培、范振钰表演的《钓鱼》,虽含讽刺因素,但真正扣人心弦的还是高度夸张的语言和赏心悦目的幽默。
  • 1949年以来,相声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不但全面戒除了任何具有“荤口”意涵的段子,走“净化相声”路线,连表演时间也有缩短的趋势;过去的相声段子通常要说个二、三十分钟,甚至有长达四、五十分钟的,上得台来,往往艺人演出至少得三刻钟。但在1949年而后,相声段子明显缩短,长的不过十多分钟,短的则只有几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