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史《电视与相声》

1976年至今︰电视带来“相声热”与“后遗症”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相声进入电视,始于五十年代末。大致有下列几种方式︰

*相声电视化︰
一、晚会与邀请赛︰
六十年代初曾在中国大陆的电视上举办过两次“笑的晚会”,都以相声为主体。八十年代之后,也有电视台举办“部分省市相声邀请赛”,包括有中央直属的专业团体或来自于各省市的部队文工团一起参加比赛。

二、综合晚会中插播︰
八十年代后,中国大陆的中央电视台每年举办新年联欢晚会,都有相声演出。其中各种综合文艺晚会中也是这样。

三、曲艺专栏中播放︰
无论是中央、省、市电视台开设的“曲艺专栏”类型的节目,相声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四、录制保留节目︰
七十年代初,专门录制了侯宝林、郭全宝表演的优秀相声作品,共二十段。

*推动相声发展︰
一、培养相声人才︰
相声电视化之后,最大的功绩是挖掘新人,特别是从业余演员中选拔和培养人才。尤其是八十年代电视台举办的“相声邀请赛”,涌现了大批的相声新秀,这些从业余相声队伍中脱颖而出的人才,后来都分别得到相关的良好出路。

二、推动相声创作︰
接连几年举办的“相声邀请赛”,同时也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令人耳目一新,进而流传。

三、扩大相声影响︰
从前最早的相声表演方式,是“撂地”做艺,观众数以十计;后来进入茶馆演出,观众始而数以百计;到进入剧场,观众数以千计;一旦走上电视,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新年联欢晚会,观众则以亿计了。这种变化迅速的扩大了相声的影响。

*电视有功有过︰
其实电视演出相声之后,为相声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甚至加重了相声存在的危机;人们也对此多所议论、众说纷纭。归根究底,是作为“视觉艺术”的电视,和作为“听觉艺术”的相声之间必有的矛盾。最明显的表现于︰

一、无法适应电视要求︰
电视是视、听结合的,具有特殊的艺术需求。而作为单纯听觉艺术的相声,主要是靠口耳相传,有时像广播那样只听不看都行。相声演员的表演有时也经不起看,尤其是常常“以怪取胜”的演员,画面不美;表情、动作、色彩,都与电视的要求有明显的差距,一些电视手段难以使用,成为致命的弱点。

二、相声创作规律荡然无存︰
相声在锤炼出一份成熟作品前,具有特殊的规律,就是所谓的“一遍拆洗一遍新”。一般书面的文学创作,以公开发表为终结,姑称之为“一度创作”;如果是表演文学,则需进一步搬上舞台或萤幕,姑称之为“二度创作”;对相声创作来说,搬上舞台还不能画上句号,其中有个“一遍拆洗一遍新”的持续创作过程。姑称之为“三度创作”。

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作为说唱艺术,相声创作的最后完成必须要有观众参与,在表演中得以加工、完善。另方面,反映了作为民间传统文艺的相声,一定会在流传中变异的特点。

举凡优秀的传统相声,几乎无一不是反复拆洗、不断锤炼的结晶。然而,进入电视,相声的这条规律立遭破坏,“三度创作”的过程荡然无存,不论质量高低,相声作品一旦搬上电视,只能是“砂锅砸蒜——就这一回”,再无拆洗和加工的余地了。

如果在电视上发表的相声,是一些基础良好、大有希望在将来经过锤炼仍能流传下来的作品,也因为在电视上的“包袱”泄漏,“底”已刨光,成了“一锤子的买卖”!因此,有些相声演员夸张的说︰“电视救了相声,也毁了相声!”

三、艺术风格受到挑战︰
相声走上电视,不得不与电视文化形成对立︰那是因为向来以高度夸张为艺术风格的“相声”特色,与强调要逼近生活的“电视”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要如何将此二者的矛盾做到调和,依然是需要慎思的命题。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舍出身在曲艺和相声的发源地—北京。生于一个满族家庭。由于清王朝已经江河日下,北京清末的旗人感到无力回天,日益沉溺在消遣性的民间文艺里自娱。生活在这样的旗人文化区,老舍在童年时代就开始接触曲艺,加上他有一个开茶馆的表舅,又给他提供了耳濡目染的方便。这样,他从小爱好戏曲、曲艺,对相声也特别热爱。
  • 关于老舍,是享誉海外的知名中国作家,他终其一生都以抒写社会底层百姓的心声为已任,这样的认识是没有错的。但是成长于大时代动荡时期的老舍,其实是个刚强、义气、具正义感、学贯中西的爱国青年;他在中共建制后,本着一颗火热的爱国心,从海外归国奔向革命。他多次说︰“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
  • 相声原本是产生于北京的市民艺术,是城市曲种,只在城市流传。但共党执政后,随着相声演员到军队、矿山、工厂、农村深入生活和慰问演出;相声从都市到了农村,从内地到了边疆,从工厂到了部队,逐渐也有了雄厚的业余演员队伍。各地的相声爱好者一方面为专业队伍输送了优秀的演员和作品,一方面活跃了群众生活,逐渐将相声发展为全国性的曲种。﹙到后来,几乎每个省都有了相声;在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则根据自己的语言特点,还创造了方言相声和少数民族相声。﹚
  • 夏雨田是位相声界不多见的具有大学学历的艺术家,长期坚持歌颂型相声的创作。他曾深刻的概括“笑与人生”的关系,他说︰“愿人生有更美的笑,愿笑中有更美的人生。”,“我爱相声,相声通往笑声;我爱笑声,笑声连接大家的心声!笑帮您宣泄喜怒哀乐的情怀,笑伴您应对酸甜苦辣的人生!顺利时会笑,困难时能笑,失败时敢笑,我们笑着同昨天告别又笑着迎接新的黎明!”

    夏雨田的歌颂型相声具有新的审美意蕴,富有浪漫气息,他曾经说︰“我试着把曲艺当诗写”。

  • 在1959年前后,中国的文艺界掀起一波创作高潮。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电影、曲艺等领域作品颇多,相声当然也不例外,创作了大量反应“新时代”与“新生活”的作品。
  • 从1960年10 月到1961年4月半年间,挖掘并纪录了传统相声一百多段,包括“垫话”、“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活”、“开场小唱”等,基本上反映了传统相声的概貌。当时这些调查单位曾撰写一篇充满意识形态的书面报告,以政党政治观点全面的对这批民间说唱艺术加以总结﹙或说在政治层次上批判﹚。
  • 1962年,天津曲艺团请观众与文艺界人士进行座谈讨论;相声作家何迟终于指出了大家的心声︰“相声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具有喜剧性的语言和表演艺术,有的相声不一定使听者哈哈大笑,只要诙谐幽默,听者觉得酣畅愉快就可以了!”
  • 相对于1963年当时还有人尊重相声演员保留长衫文化的做法,1966年,在“文化革命”的紧锣密鼓声中,林彪和江青泡制了所谓《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抛出了《文艺黑线专政》论,全盘否定共党执政以来的文艺表现,打着“破除迷信”、“彻底革命”的幌子,排斥一切中外文学艺术的遗产,鼓吹民众批判“文艺黒线”以及“黑线人物”,《解放军报》更提出要“彻底清洗”文艺界。

    从此,文艺界与相声界便陷入了灾难性的浩劫之中了。

  • 文革时期,一些曲艺团体和相声组织被强行解散,一些相声演员被打成“牛鬼蛇神”,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