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聲史《電視與相聲》

1976年至今︰電視帶來「相聲熱」與「後遺症」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相聲進入電視,始於五十年代末。大致有下列幾種方式︰

*相聲電視化︰
一、晚會與邀請賽︰
六十年代初曾在中國大陸的電視上舉辦過兩次「笑的晚會」,都以相聲為主體。八十年代之後,也有電視台舉辦「部分省市相聲邀請賽」,包括有中央直屬的專業團體或來自於各省市的部隊文工團一起參加比賽。

二、綜合晚會中插播︰
八十年代後,中國大陸的中央電視台每年舉辦新年聯歡晚會,都有相聲演出。其中各種綜合文藝晚會中也是這樣。

三、曲藝專欄中播放︰
無論是中央、省、市電視台開設的「曲藝專欄」類型的節目,相聲都佔有相當大的比重。

四、錄製保留節目︰
七十年代初,專門錄製了侯寶林、郭全寶表演的優秀相聲作品,共二十段。

*推動相聲發展︰
一、培養相聲人才︰
相聲電視化之後,最大的功績是挖掘新人,特別是從業餘演員中選拔和培養人才。尤其是八十年代電視台舉辦的「相聲邀請賽」,湧現了大批的相聲新秀,這些從業餘相聲隊伍中脫穎而出的人才,後來都分別得到相關的良好出路。

二、推動相聲創作︰
接連幾年舉辦的「相聲邀請賽」,同時也湧現了一批優秀作品,令人耳目一新,進而流傳。

三、擴大相聲影響︰
從前最早的相聲表演方式,是「撂地」做藝,觀眾數以十計;後來進入茶館演出,觀眾始而數以百計;到進入劇場,觀眾數以千計;一旦走上電視,特別是一年一度的新年聯歡晚會,觀眾則以億計了。這種變化迅速的擴大了相聲的影響。

*電視有功有過︰
其實電視演出相聲之後,為相聲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甚至加重了相聲存在的危機;人們也對此多所議論、眾說紛紜。歸根究底,是作為「視覺藝術」的電視,和作為「聽覺藝術」的相聲之間必有的矛盾。最明顯的表現於︰

一、無法適應電視要求︰
電視是視、聽結合的,具有特殊的藝術需求。而作為單純聽覺藝術的相聲,主要是靠口耳相傳,有時像廣播那樣只聽不看都行。相聲演員的表演有時也經不起看,尤其是常常「以怪取勝」的演員,畫面不美;表情、動作、色彩,都與電視的要求有明顯的差距,一些電視手段難以使用,成為致命的弱點。

二、相聲創作規律蕩然無存︰
相聲在錘鍊出一份成熟作品前,具有特殊的規律,就是所謂的「一遍拆洗一遍新」。一般書面的文學創作,以公開發表為終結,姑稱之為「一度創作」;如果是表演文學,則需進一步搬上舞台或螢幕,姑稱之為「二度創作」;對相聲創作來說,搬上舞台還不能畫上句號,其中有個「一遍拆洗一遍新」的持續創作過程。姑稱之為「三度創作」。

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作為說唱藝術,相聲創作的最後完成必須要有觀眾參與,在表演中得以加工、完善。另方面,反映了作為民間傳統文藝的相聲,一定會在流傳中變異的特點。

舉凡優秀的傳統相聲,幾乎無一不是反覆拆洗、不斷錘鍊的結晶。然而,進入電視,相聲的這條規律立遭破壞,「三度創作」的過程蕩然無存,不論質量高低,相聲作品一旦搬上電視,只能是「砂鍋砸蒜——就這一回」,再無拆洗和加工的餘地了。

如果在電視上發表的相聲,是一些基礎良好、大有希望在將來經過錘鍊仍能流傳下來的作品,也因為在電視上的「包袱」洩漏,「底」已刨光,成了「一錘子的買賣」!因此,有些相聲演員誇張的說︰「電視救了相聲,也毀了相聲!」

三、藝術風格受到挑戰︰
相聲走上電視,不得不與電視文化形成對立︰那是因為向來以高度誇張為藝術風格的「相聲」特色,與強調要逼近生活的「電視」表現形式,二者之間形成了尖銳的矛盾。要如何將此二者的矛盾做到調和,依然是需要慎思的命題。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捨出身在曲藝和相聲的發源地—北京。生於一個滿族家庭。由於清王朝已經江河日下,北京清末的旗人感到無力回天,日益沉溺在消遣性的民間文藝裡自娛。生活在這樣的旗人文化區,老舍在童年時代就開始接觸曲藝,加上他有一個開茶館的表舅,又給他提供了耳濡目染的方便。這樣,他從小愛好戲曲、曲藝,對相聲也特別熱愛。
  • 關於老舍,是享譽海外的知名中國作家,他終其一生都以抒寫社會底層百姓的心聲為已任,這樣的認識是沒有錯的。但是成長於大時代動盪時期的老舍,其實是個剛強、義氣、具正義感、學貫中西的愛國青年;他在中共建制後,本著一顆火熱的愛國心,從海外歸國奔向革命。他多次說︰「一個讀書人最珍貴的東西是他的一點氣節」。
  • 相聲原本是產生於北京的市民藝術,是城市曲種,只在城市流傳。但共黨執政後,隨著相聲演員到軍隊、礦山、工廠、農村深入生活和慰問演出;相聲從都市到了農村,從內地到了邊疆,從工廠到了部隊,逐漸也有了雄厚的業餘演員隊伍。各地的相聲愛好者一方面為專業隊伍輸送了優秀的演員和作品,一方面活躍了群眾生活,逐漸將相聲發展為全國性的曲種。﹙到後來,幾乎每個省都有了相聲;在偏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則根據自己的語言特點,還創造了方言相聲和少數民族相聲。﹚
  • 夏雨田是位相聲界不多見的具有大學學歷的藝術家,長期堅持歌頌型相聲的創作。他曾深刻的概括“笑與人生”的關係,他說︰「願人生有更美的笑,願笑中有更美的人生。」,「我愛相聲,相聲通往笑聲;我愛笑聲,笑聲連接大家的心聲!笑幫您宣洩喜怒哀樂的情懷,笑伴您應對酸甜苦辣的人生!順利時會笑,困難時能笑,失敗時敢笑,我們笑著同昨天告別又笑著迎接新的黎明!」

    夏雨田的歌頌型相聲具有新的審美意蘊,富有浪漫氣息,他曾經說︰「我試著把曲藝當詩寫」。

  • 在1959年前後,中國的文藝界掀起一波創作高潮。小說、詩歌、散文、戲劇、電影、曲藝等領域作品頗多,相聲當然也不例外,創作了大量反應「新時代」與「新生活」的作品。
  • 從1960年10 月到1961年4月半年間,挖掘並紀錄了傳統相聲一百多段,包括「墊話」、「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活」、「開場小唱」等,基本上反映了傳統相聲的概貌。當時這些調查單位曾撰寫一篇充滿意識形態的書面報告,以政黨政治觀點全面的對這批民間說唱藝術加以總結﹙或說在政治層次上批判﹚。
  • 1962年,天津曲藝團請觀眾與文藝界人士進行座談討論;相聲作家何遲終於指出了大家的心聲︰「相聲是反映現實生活的具有喜劇性的語言和表演藝術,有的相聲不一定使聽者哈哈大笑,只要詼諧幽默,聽者覺得酣暢愉快就可以了!」
  • 相對於1963年當時還有人尊重相聲演員保留長衫文化的做法,1966年,在「文化革命」的緊鑼密鼓聲中,林彪和江青泡製了所謂《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拋出了《文藝黑線專政》論,全盤否定共黨執政以來的文藝表現,打著「破除迷信」、「徹底革命」的幌子,排斥一切中外文學藝術的遺產,鼓吹民眾批判「文藝黒線」以及「黑線人物」,《解放軍報》更提出要「徹底清洗」文藝界。

    從此,文藝界與相聲界便陷入了災難性的浩劫之中了。

  • 文革時期,一些曲藝團體和相聲組織被強行解散,一些相聲演員被打成「牛鬼蛇神」,受到程度不同的衝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