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點滴:民以食為天

楊紀代

人氣 144

中國人是個好吃的民族,中國人的飲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號稱天空飛的,陸上爬的,地裏走的,水中游的……全能搬上桌,選擇面之廣,令人嘆服。食材從極難取得的珍稀走獸,如鹿茸、熊掌……等等,到便宜得富人不屑一顧的豆腐、空心菜……,都能推陳出新,在大廚的掌控下,在蒸騰的鼎鑊裡做出一道道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食色性也」,連道貌岸然的孔老夫子,都承認「填飽肚子」可是人的本性之一哪。歷史上的許多名人、文豪,都是講究美食的,例如豐腴不油膩、入口即溶化的「東坡肉」,以及「素菜粥──東坡羹」就是出自蘇軾之手,那真是名聞中外,千古以來都是名廚傳授不絕的菜餚啊!再說啦,有清一代,就出了兩位注重養生與美食的文人,前有兼戲曲家的李漁,後為「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詩人袁枚。

《閒情偶寄》中的「飲饌部」,是李漁講求飲食之道的專著。他主張於儉約中求飲食的精美,在平淡處得生活之樂趣;袁枚寫有著名的《隨園食單》,是清朝一部系統地論述烹飪技術和南北菜點的重要著作。該書出版於乾隆五十七年。可見歷朝歷代對美食的重視,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是一樣的,只有環境條件的區別而造成口腹的需求有所差異而已,是吧。

「民以食為天」,隨著回歸自然食品的興起,傳統美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其實,這些食物的由來都有它美妙的傳說。譬如「黃燜甲魚」是一道以甲魚、肥母雞為主料的菜肴,出自山東濰坊,它的成名與鄭板橋有關。

相傳乾隆年間,「揚州八怪」之一的大畫家鄭板橋,在山東濰坊出任知縣。當時縣裡有一陳姓鄉紳,為了滋補身體,延年益壽,他取用甲魚與雞燉煮成菜,其味異常鮮美。有一次,鄉紳邀鄭板橋到家中做客,席上山珍海味、水陸雜陳。鄭板橋食後,惟獨對「甲魚燉雞」最為滿意,稱讚此菜味屬上品,並欲打聽此菜的做法。

鄉紳毫不保留地一一直說:「先把甲魚和肥母雞分別宰殺洗淨,下鍋加水加薑絲和八角等調料,用旺火燒沸後,改用小火煨至熟撈出。然後把雞拆肉剔骨,將肉切成長條,再把炒鍋燒熱,下花椒油、薑絲炒成黃色時,放入醬油,下煮甲魚和雞的原湯,放紹酒、味精,再把甲魚和雞條一起放入鍋內,燜燒片刻,用濕澱粉勾芡,淋上麻油,將雞條放入盆底,甲魚置其上,此菜就做好了。」

鄭板橋聽得津津有味,後來,他還將此菜告訴一酒肆好友。這位好友在原來製作的基礎上,增加了海參、魚肚、口蘑等原料,先煨後燜,使之更為鮮美,「黃燜甲魚」就此得名。

打從有記憶開始,就記得每天的早餐,都是母親天不亮起來升火熬煮的「粥」,加上蕃薯簽或番薯。濃濃稠稠的「白」裡,翻滾著耀眼的幾塊「黃」,美極了!配上自家醃製的蘿蔔乾,或親友相互餽贈的豆腐乳,喝上一碗,玩兒去啦!慢慢的,光復啦!生活好過點兒啦!每天清早,就有挑擔子沿街叫賣醬菜的小販,開開門買點兒麵筋、土豆或油條,吞下碗稀飯上學去!漸漸地,午飯的便當盒裡,母親會煎上一個自家母雞生的荷包蛋!雪白的蛋包裡,用筷子一捅,流出黃澄澄的蛋黃,色美!味香!引人食指大動!

每天的晚餐時刻最讓人懷念!等齊了之後,一家八口在塌塌米上圍桌而坐,幸福滿溢!那時個個純真、溫厚,雖是粗茶淡飯,可就心滿意足!那熱鬧勁兒,那狼吞虎嚥的樣子,一看就知:吃的是滿滿的愛意!喝的是濃濃的親情!啃的是串串的關心!

最絕的是有一年的暑假,一天一家圍坐吃午餐,母親煎了一盤物美價廉的豆腐,那可真用心哪!每面外皮都煎得金黃金黃的,帶點兒焦,焦裡帶點兒脆,淋上醬油,灑上蔥花,香氣四溢!讓人垂涎!那時二弟大約剛上小一,搶著夾了一塊,一不小心,那熱騰騰的豆腐,不知怎麼的卻溜進了他短褲頭的褲襠裡,燙得他又叫又跳!急切間又弄不出來,登時把我們全家人都笑倒!這事兒一直到今天,仍成為他的笑柄,時不時的拿出來開開玩笑,回味回味!

這融入汗水與純手工的「古早味」,如今又逐漸的被人重視起來啦!知道這是老天賦與人們的生活方式,你得勞動雙手、辛勤付出之後,才能享有幸福,也才知道珍惜!這也就意味著,一般老百姓認為「吃」、「食」與「敬天」、「崇神」是等同的,是無分軒輊、不可忽視的,這也許就是「民以食為天」的原始內涵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食天堂】咕嚕肉做法~外酥裏嫩 酸甜美味!
【一簞食】球莖茴香沙拉
【一簞食】愛爾蘭馬鈴薯湯
【梁廚美食】黑蒜北芪黨參燉鷓鴣湯~增強免疫力 保健煲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