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此「中秋」非彼「中秋」

周曉輝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09月22日訊】小時候,家裡有一個小小的庭院,院子中栽種著葡萄架。每逢中秋節,一家人和鄰居就圍聚在葡萄架下,一邊閒聊著,一邊品嘗著玫瑰香葡萄、西瓜和月餅,欣賞著當空皎潔的明月。當時的月餅品種不比今天,但「五仁」餡的余香至今還讓我想念,而那明月也曾讓我遐想萬千,亦曾發出「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的疑問。

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房子的拆遷,葡萄架和葡萄架下的溫馨似乎只停留在夢中。一次次的中秋節,也會吃月餅、葡萄、西瓜,但卻再也品不出曾經的快樂;一次次家庭的團圓,也會隔窗賞月,但發出的卻是「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感慨。

後來,去了國外,從家人的電話中才知道中秋節的確切日子,但卻只能在那一天,眺望著滿月,思念著遠方的父母,而父母亦在思念著我。中秋節讓這思念更加強烈。雖有現代的通訊手段,但一家人卻天各一方,怎不讓人淚水迷蒙了雙眼?如果月宮裡的嫦娥有知,當會替我灑一絲月光在父母的窗前。

不過,這兩年聽父母和朋友說,國內的中秋節愈來愈少了傳統的味道,而趨向於世俗化。對於不少人來說,中秋節不再是家人團聚的節日,不再是賞月的佳期,而是成為了又一個送禮「高峰節」,一個可以打通人際關系的重要節日。企業要給主管官員、客戶送禮,下級官員要給領導送禮,甚至學生也要給老師送禮,而且送禮的檔次也是愈來愈高。記得以前的人們中秋節送禮,無非是送一盒月餅和一瓶葡萄酒,略表心意,但近年來值不了多少錢的月餅和葡萄酒業卻已讓位於其他禮品。

據大陸媒體報導,今年中秋節前不少企業和個人送禮送的都是購物卡、螃蟹、企業自產品等。如大型公司「愛帝」送給客戶的就是自產的高檔時令服裝;武漢某銀行送給客戶的是「梁子湖大閘蟹特色禮籃預約提貨券」,價位從258元至2498元不等;還有的企業給官員送名片通、茅台酒、購物卡等。筆者一個在某高校工作的朋友就給上級主管部門的官員每人送去了5000元的購物卡。

更有意思的是,互聯網上還出現了「中秋節送禮大全」的貼士,包括「中秋節給領導、客戶送什麼、怎麼送」的內容。貼士上稱:送禮給上司千萬不要在辦公室送,雖然你沒有什麼想法,但是同事看見了總是不好,上司也會有意見的,所以最好是送到上司家裡。去前先打個電話,看看上司是否在家,是否有空。送禮的時候,要把用意說清楚,只是表示一下對上司的謝意,避免發生誤會。

誤會當然是不會發生的,哪個收禮的人不是心如明鏡?哪個不知道得了好處自然要找機會回饋人家?只是利用這中秋節巴結領導、「討好」客戶的送禮者,與借機發財、收受賄賂的收禮者,的確讓曾經充滿了浪漫和溫情的中秋節變了味道。當人們為送禮、收禮而大傷腦筋之際,還有多少人會靜下心來,仰望明月,感受月光的洗禮,體味當年後羿的傷心,遙想月宮中的嫦娥仙子?還有多少人會在品嘗著圓圓的月餅的同時,為遠方的家人寄去一份祝福?如今的中秋節還是千年前、甚至百年前的中秋節了嗎?

也許有人會說,世風如此,與節何干?只是連傳統的節日都在世風的滲透下變得如此庸俗,我們難道不應該反思一下嗎?一個沒有了靈性生活的世界,一個只關注現實得失的社會,會誕生出像李白、杜甫這樣的文學巨匠嗎?會具有真正的魅力嗎?會有著持久的生命力嗎?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明月下的我們都在好好地反思。

相關新聞
辛萊:從X平台近期言論 看中共破壞傳統宗教
鄭愚山:東西圍牆與逃亡潮
鷓鴣天 有感
鷓鴣天 有感 人氣 229
廣宇:不偏不倚,守正而中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