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癌末藝術家不低頭 追逐魚拓美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28日電)「每幅魚拓都有自己的生命力」,藝術家黃竹韻致力創作美術魚拓20餘年,即使遭逢癌末厄運,他心中仍掛念著台灣美術魚拓創作未受重視,盼能有更多人投入創作。

今年56歲的黃竹韻,正面臨著人生最嚴苛和無奈的處境,他在 2年前罹患癌症,雖經治療卻仍無法阻止病魔在體內擴散。

他日前檢查發現已是肝癌末期,但他拒絕繼續化療,以有限的生命與時間拔河。不過,談到最愛的魚拓創作時,他原本萎靡的精神頓時振奮起來。

黃竹韻約從民國70年起從事魚拓創作,作品約上百件。他說,一般人講到魚拓總以為就是把魚拓印在紙上,但這只是最簡單的黑白記錄魚拓,其實具有藝術性的是美術魚拓,它不僅需要有技巧,還要具有美術性和創作性。

「每一幅魚拓都有自己的生命力」,黃竹韻說,日本的美術魚拓都非常精緻,不論構圖或技巧都非常強,作品栩栩如生,價值甚至比版畫還高,常是日本收藏家蒐購典藏的作品。

黃竹韻常去日本觀摩美術魚拓的作品和資料,製作技巧則是自己逐漸摸索出來。他表示,製作美術魚拓其實和版畫很像,只是魚拓的版是老天爺製作的,但在製作過程中,還是需要精緻的技巧來呈現創意。

台灣從事美術魚拓的人數相當少,他說,就他所知,台灣目前約只有3、4人創作美術魚拓,因為人數和作品數量實在太少,所以難以形成風潮。

「反觀日本人對於手工技巧性的創作品非常尊重和重視,也不吝於蒐購典藏」,黃竹韻表示,這是日本美術魚拓藝術能夠發展的重要因素。

黃竹韻創作過最大的一幅美術魚拓就屬長達6.54公尺的龍王魚拓,創作至今已20年,花蓮縣文化局正著手協助申請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他說,民國79年6月間,1名民眾在台東太麻里美和村海灘發現一團紅色在滾動的生物,因為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一開始不敢靠近,直到這團東西停止扭動後,才上前去察看。經比對圖鑑,確認是俗稱龍王魚或地震魚的勒氏皇帶魚。

黃竹韻接到通知後,立即從台北趕到台東,在村裡的晒穀場當場製作魚拓,他表示,當時因為要搶時間,製作過程非常趕,其實這幅作品只能說是介於記錄魚拓和美術魚拓間的彩墨作品,但這幅作品也是至今讓他記憶最深刻的作品。

黃竹韻本身擁有拓碑和刻印技巧,且在日本觀摩擷取魚拓製作技巧,他形容自己是「揉合中國和日本技巧,成為自己特有的魚拓製作風格」。

黃竹韻說,「魚拓可在環保議題上發揮提醒作用,也能提供生物多樣性的資料,其實是蠻不錯的一種創作方式,希望台灣能有更多人投入美術魚拓創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