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團隊製作 清明上河圖台公視首播

人氣 10

【大紀元2011年07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蕭軒台灣台北報導)公視、國立故宮博物院和歐洲藝術媒體Arte第二度合作的經典鉅作的「話.畫—清明上河圖」紀錄片,將故宮的真跡「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以高畫質攝影呈現細膩畫質。

台法合作的契機

歐洲藝術媒體Arte是歐洲著名的藝術頻道,由德國與法國合作主持,在全歐洲都有播出。早在2007年Arte就與公視接洽,志同道合的雙方埋下了日後合作的種子。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公鑫也曾在法國求學,每當希望擁有更多藝術的美好,都是從Arte的藝術節目中獲得養分。

兩次的合作,成果都非常理想。公共電視總經理曠湘霞透露,通常製作的人不會說自己的作品好,但是我們同仁怎麼看這紀錄片,就是覺得好。法國在台協會代表M. Patrick Bonneville也表示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雙方都期待下一次的合作。

多版本的「清明上河圖」

第一幅「清明上河圖」由北宋畫家張擇端創作,往後歷朝歷代有許多畫家仿照張版原稿創作不同的「清明上河圖」。目前約有50餘件,其中以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之「清院本清明上河圖」最富盛名。

本次紀錄片的主角「清院本清明上河圖」於清朝雍正皇帝命畫,由五位宮畫院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和程志道完成。前後費時8年,長35.6公分,寬1,152.8公分。

工程浩大的前置作業

本次紀錄片從2009年開拍,製作人賴衍銘表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本身就是一幅「巨作」,一般的房間根本放不下,要拍攝一支完美的製作片也是很大的挑戰。

前置作業非常謹慎小心。首先搭建長達1,300公分的斜桌面,鋪上通過酸鹼值測試的布料。擺上一比一仿品後,打光、攝影機軌道和拍攝角度也都一再調整,並在個別故事重點處貼上便利貼,模擬實際拍攝情況。

為了重現完整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內涵,台灣團隊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找尋可用典籍與史料,包括超過50部電影和100部電視影集。並花了更多的時間,將之翻譯成法文。製作人賴衍銘透露,他與Alain Jaubert多次在電話中討論,確認法國團隊完全瞭解當時的時空背景,才決定使用哪些資料。

紀錄片開拍

Arte首席藝術節目導演Alain Jaubert非常喜愛清明上河圖。他表示,也別於一般的中國傳統宮廷圖,清明上河圖把街景、市井小民的生活和樂趣都傳達的栩栩如生。

「我對這幅畫既熟悉又神秘。」Alain Jaubert說,熟悉的是畫中的人物故事,在歐洲也很常見;神秘的是許多器具、人物動作和風俗民情,完全是陌生的。因此,這次由一個歐洲人來執導拍攝紀錄片,應該挺很有意思的。

Alain Jaubert本想以完全安靜的方式讓觀眾品味,他幽默的說,觀眾可能因為太無聊而睡著,還是加點對白好了。

為了讓觀眾仔細欣賞全圖,拍攝速度必須不急不徐,一鏡到底全長就要5分鐘。「清院本清明上河圖」這幅超過三層樓高的故宮珍藏真跡,在嚴格的保護措施及精準的運鏡攝影下,呈現出、清晰透徹、細微極致的高品質畫面。

清明上河圖的構圖與繪畫手法上,由義大利神父傳入中國的透視圖法可見一斑。立體人物,最小只有0.4公分,最大也不過1.8公分。在HD高畫質攝影機的鏡頭下,原畫作的細膩筆觸都被完整紀錄。細部的描繪,連故宮內部的專業人員都為之讚嘆:「以前從沒見識過!」

台語首播與國際舞台

為了推廣藝術教育至民間各處,本次紀錄片特地將首播以台語呈現。由個性演員陳振南配音,表現出親和力極佳的旁白說明。

公視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過「國寶采風」、「故宮奇航」等作品。去年推出「皇帝的玩具箱—多寶格」,曾在國內和歐洲引起廣大迴響。今年再將故宮的歷史瑰寶「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做成HD高清畫質紀錄片,讓觀眾一覽細微極致的畫工,體驗當時節慶盛況的熱鬧氛圍。

公視與故宮極力將藝術教育推廣至國際,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瞭解台灣的人們為了這塊土地上的藝術與文物做出了相當大的付出與貢獻。

「話.畫—清明上河圖」紀錄片翻譯成6種語言:國、台、法、德、日、西,並將於台灣公式及歐洲電視頻道上播出。◇

相關新聞
清明上河圖立體木雕首亮相
社區圖片新聞:「清明上河圖青春導覽員」比賽
唐山農民千餘萬打造泥塑《清明上河圖》
世界最大珠畫《清明上河圖》耗400萬珍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