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桑迪颶風一周年 社區機構推防災教育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10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在桑迪颶風一周年之際,中華公所、大學陸鄰之家、美國紅十字會、紐約探訪護士服務10月26日在中華公所舉辦免費備災講座(Preparedness Event),幫助居民掌握應對各種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辦法,吸引眾多民眾參加。

紅十字會代表指導民眾,從現在開始作好應急準備的三條措施:準備一個急救包、制定計畫、以及獲取相關資訊。當災難發生時,事先準備好的應急物品工具和一份妥當的計劃將成為你逃生的關鍵。

一個在危急關頭靠得住的逃生背包至少要包括如下物品:若乾小瓶水和不易變質的食品;電池供電(或手搖式)的收音機和手電筒;剪刀和繃帶;身份證、居住證明、保險單、緊急聯系卡等重要文件的影印本,存放在防水的容器內;醫生處方(藥品名稱、用量、醫生姓名及電話號碼);用於呼救的哨子;銀色薄型毯(保暖毯);汽車房子的第二套鑰匙;小面額現金;衛生用品等。精心準備的物品放於結實的容器內,份量至少能供應災難自救的72小時。

不管發生家庭火災、電力中斷、颶風還是恐怖襲擊,提前做好準備能在災難發生時帶來很大的幫助,而自救計畫則要考慮到各種類型的情況,比如手機打不通,緊急出口在哪裡,撤離路線等,才不至於讓一些小的意外釀成大困難。

災難時,本地電話(手機網路)可能會癱瘓,然而因為長途電話有眾多路由,撥打外地電話往往比本地電話容易,外地聯系人可以是親友間的聯絡人,這是一個重要概念。另外,大規模災難中,當地的學校通常成為避難所,因此熟知社區的應急預案,了解本地緊急報警信息的播發渠道(電臺頻率等),有備無患是上策。

在桑迪颶風一周年之際,中華公所、大學陸鄰之家、美國紅十字會、紐約探訪護士服務10月26日在中華公所舉辦免費備災講座,最後免費發放300個急救包和100個紅十字會的救急安全套件,均為應對緊急災難而備。(攝影:蔡溶/大紀元)

當天還有現場抽獎手搖收音機(無需電池,可手搖充電)及手機充電器,最後免費發放300個急救包和100個紅十字會的救急安全套件,均為應對緊急災難而備。

(責任編輯:季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