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暴露太空會怎樣 8個不可思議宇宙現象

人氣 8869

【大紀元2014年11月01日訊】浩渺無垠的太空、奇幻多彩的星座,隱藏著夢幻般的星際奧秘。雖然人類一直在對遙不可及的太空進行孜孜不倦的探索,但太空中一些令人無法想像的事情,對人類仍是一個個謎團。以下是太空中不可思議的8大現象,讓讀者一窺太空的奇妙。

1、天比年長的行星

金星需要243個地球日才能繞自己的軸運動一週,是主要行星中自轉最慢的。但是圍繞太陽卻只需要225個地球日。(fotolia)

中國古人稱金星為「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稱「啟明」或「長庚」(傍晚出現時稱「長庚」,清晨出現時稱「啟明」)。夜空中,金星亮度僅次於月球,感覺上,金星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後是最明亮的時刻。 

地球自轉一週是一天的時間,繞太陽旋轉一週是一年的時間。太陽系每一個行星這樣運轉所需要的時間是不同的。但金星很特別,需要243個地球日才能繞自己的軸運動一週,是主要行星中自轉最慢的。但是圍繞太陽卻只需要225個地球日。在新的一天來臨之前,一年已經過去了。

金星上,太陽會從西邊升起,然後在東邊落下。

2、人體暴露在太空會發生甚麼事

在科幻小說中常常有這麼一幕:飛船船體破裂,宇航員在毫無裝備的情況下被困在太空艙中,而他卻要把艙門打開以驅趕艙內不速之客。缺少太空服的保護,人直接暴露在真空和接近零氣壓的環境,會發生甚麼呢?

太空泛指地球大氣層空間以外的整個空間,其環境接近真空,溫度較低且各種輻射較多。人的肉體直接暴露在太空中會發生甚麼狀況,至今是個謎。NASA一篇文章表示,如果你不試圖屏住呼吸,暴露於太空半分鐘左右不太可能造成永久性傷害。人體不會爆炸,血液不會沸騰,不會凍死,也不會馬上失去知覺。

1965年,在NASA的載人航天器中心(現在更名為Johnson Space Center)一次真空艙宇航服洩露事件中,曾經有一名被試者不幸暴露於近似真空下(壓力小於 1 psi,即 1 磅/平方英吋)。他保持知覺的時間是 14 秒,大概是氧氣從肺部到達大腦所需時間。他的宇航服中條件大概沒有達到極強的真空,而且 15 秒後,就開始給真空艙重新加壓。在大約相當於1萬5,000英尺海拔高度的大氣壓力下,被試者開始恢復知覺。後來被試者報告說,他能感受並聽到空氣洩露出去,他在失去知覺前最後的記憶是舌頭上的水開始沸騰。

有報導稱一些暴露在接近真空的環境下的動物,會在1分鐘內因心肌纖維震顫而死亡,但通常,只要在 90 秒內再增壓,動物就可以存活。

總結起來,不穿宇航服暴露在外太空是很危險的,主要危險來自失壓、缺氧(窒息)和陽光輻射,必須在 90 秒之內恢復環境壓力。施救及時的話,生存下來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3、地球重量在變化

地球重量在變化。(fotolia)

地球增重的最大貢獻者為每年40,000噸的太空粉塵。地球每年因溫度上升而獲得約160噸重量。來自天外飛來的隕石重量也相當可觀,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大鐵隕石有60噸重。

地球減重因素是甩掉了許多太空垃圾。地球大氣層不斷逃逸的極輕氣體:地球每年都在失去約95,000噸氫氣;氦氣每年會散失約1,600噸。每一次火山噴發過程中,使一部份煙灰飄落到太空中。科學家認為地球每年的變化差不多變輕50,000噸。

4、太空中的聲音

眾所周知,聲音的傳播介質可以是任何相互聯結或相互作用的連續粒子。我們通常認為地球大氣層以外的所有區域都是「真空」,聲波無法傳播,所以雖然太空存在無數恆星、行星、衛星以及彗星等物質,但人是「聽」不到聲音的。就算能看到某顆恆星「爆炸」,也似乎聽不到一點聲音。

但人類聽不到,不代表太空中沒有聲音。

據英國《郵報網站》2013年11月17日報導,萊斯特太空研究中心(Leicester’s Space Research Centre)的安德魯.威廉(Andrew Williams)利用衛星和太空梭蒐集到的資料,首次公佈外太空發出的聲音。他說,若在外太空打開收音機,就可以聽到這種聲音。「那就像是椋鳥在冒泡的小溪上啁啾的聲音,並穿插著太陽的脈衝。」

5、太空的味道

有個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地球上的科學家:太空實際上是一種甚麼味道?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家阿拉曼多拉(Louis Allamandola)表示,其實「太空味」就像賽車場所瀰漫的濃濃味道,熱熔金屬、柴油廢氣還有燒烤味。阿拉曼多拉說,這些太空味道大部份都來自死掉的星體。

進行過3次太空行走的宇航員托馬斯 ‧ 瓊斯說,從太空回到國際空間站,身上就帶回一種明顯的臭氧氣味,那是一種微弱的辛辣以及硫磺的氣味。

6、高齡的光線

光是速度很快的,但據維基百科資料,在太陽核融合釋放出的高能量光子(γ射線和X射線)經由迂迴曲折的路徑與減速,和在一定的吸收和再輻射轉換成更低的能量型態後,才能抵達太陽的對流層(相當於地球的地函),因此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抵達太陽的表面。

估計「光子旅行時間」可以長達5,000萬年,最短的也要17,000年。在旅程的終點,穿過透明的光球層之後抵達表面,以可見光的型式離開太陽。在核心的每一個γ射線在進入太空之前,都已經被轉換成數百萬個可見光的光子。

光線到了太陽表面以後,只需要8分鐘的時間可以到達地球。

7、 月亮慢慢遠離地球

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稱,目前月球遠離地球的速度是每年3.82±0.07厘米。(fotolia)

1994年,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稱,目前月球遠離地球的速度是每年3.82±0.07厘米。如果假設月球遠離地球的速度始終保持在這個數值,那麼10億年間地月之間的距離就會增加大約38,200千米。而今天的地月平均距離大約是384,400千米,因此在這個簡單假設之下,距今10億年前地月距離大約是今天的90%,但仍然有346,200千米。

8、冥王星上的冰比鋼鐵堅硬

冥王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也是太陽系裡最冷的天體。在冥王星上遠望太陽,太陽已經變得像一顆亮星一樣,冥王星表面因缺乏熱輻射源,最低溫度則可降到華氏-390度。

因為極度的寒冷,冥王星的地表被一層薄薄的固態氮冰覆蓋,其下方還有一層水冰。但是它跟地球上的冰還是有些許區別的,即冰層特別僵硬,比鋼鐵還要堅硬。**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驚人發現:未來太陽系面臨毀滅性結局
NASA計畫近距離研究太陽
史無前例 同一星系中發現7個超新星
銀河系重獲生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