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研究:現代文明恐幾十年內有「不可逆轉崩壞」

人氣 329

【大紀元2014年03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曉言綜合報導)人類的現代文明正在走向毀滅?這也許是每一個人都不願意得到肯定答案的問題。不幸的是,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項研究揭示,由於資源開發增加與財富分配不均,利用工業推動的人類現代文明在未來幾十年內,可能發生 「不可逆轉的崩壞」。

其實,科學家們已經不止一次的試圖提醒人們,貌似先進的人類文明在不可預測的自然力面前不堪一擊,社會鏈條中的任何一環斷裂,都可能引發全盤崩潰。

是否有可能避免毀滅?科學家們回答是可能的。只是不知誰有這樣的回天之力。

現代文明恐幾十年內發生「不可逆轉的崩壞」
  
美國國家社會環境綜合中心的應用數學家莫帖夏瑞(Safa Motesharrei)獲得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的資助,在一批自然和社會科學家團隊協助下,利用「人類和自然動力學」模型,對未來100年以後的工業世界發展狀況進行了預測,探討可能導致文明崩潰的各種壓力。

研究結果發現,最保守的計算下,世界也會快速走向最壞的結局,經濟發展不穩定,地球資源供應日趨緊張,現代文明在未來數十年將走向崩壞。這一切會發生得異常迅猛。

報告稱,「資源消耗增加」和「社會階級分化」是導致社會崩潰的主要原因。

莫帖夏瑞解釋說,階級分化使社會經濟分為位處高層的「精英」(Elites)以及位於低層「平民」(Masses)兩派。「崩壞」難以避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精英消費過多」,將帶來「一個不平等引起的饑荒」。

莫帖夏瑞說,科學和技術無法阻止文明崩壞。因為這種進步只會推動越來越多的消費。

其實,在人類歷史上,早已出現過多次人類文明從興起到毀滅的過程。

研究中列舉了羅馬帝國、中國的漢朝、印度的孔雀王朝(Mauryan)及笈多王朝(Gupta Empires)和統治美索不達米亞各王朝的衰敗,都見證了一項事實——舉凡先進、精密、複雜和創造性的文明,都是脆弱且非長久不衰的。能源、農業、水、氣候和人口都是令其他龐大帝國毀滅的因素,這些資源對於現代社會來說同樣適用。

莫帖夏瑞還提出,這些帝國和古文明的毀滅過程當中,都出現一個現象,就是每個社會的精英階層通常面對災難的預警時,依然對大眾宣揚「一切正常」,而等到災難真的來臨時,一切為時已晚。

「末日名單」

這已經不是科學家們第一次試圖提醒人類全球性災難即將發生的可能性。

2013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和英國一些最著名的科學家擬出了一份「末日名單」,名單中列出一些足以摧毀世界的低概率而高影響事件,如智能技術、網絡攻擊、人造病毒或細菌、糧食供應鏈遭到破壞、極端天氣、快速蔓延的流行病、核災難、小行星撞擊等。

英國皇家天文學家馬丁•里斯認為,影響人類生存的主要威脅現在來自人類,而不是大自然。

劍橋大學統計學家大衛•斯比格霍特教授說:「我們沒有充分意識到的是技術威脅。我們對科技的依賴使我們更容易受到它的影響。從電到糧食供應等各個方面,我們都使用互聯繫統,這就表示一旦哪個環節出錯或它們遭到破壞,我們就會遇到麻煩。在一個現代化的高效世界中,我們不再儲存糧食。如果糧食供應因任何原因遭到破壞,糧食48小時後就會用盡,從而引發社會騷亂。」

地球已進入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時代

另一個讓人不安的現實是,地球上的物種已經以違反常理的速度不斷減少。科學家們稱,地球正走向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據聯合國有關報告顯示,自人類工業革命開始,全球已進入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時代。目前,全世界每天都有上百個物種消失。美國杜克大學著名生物學家斯圖亞特•皮姆認為,如果物種以這樣的速度減少下去,到2050年,目前的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種將會滅絕或瀕臨滅絕。

與地球史上前五次因自然災害而導致的大滅絕所不同的是,人類在這場過早到來的第六次危機裡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因其自身的活動,而把其它物種的自然滅絕速度提高了100至1,000倍。

在過去的100年裡,地球上45%的森林已經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經遭到無法逆轉的徹底破壞,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潰邊緣……有專家警告說,當地球生態系統被損害到一定程度時,必將導致人類賴以生存的體系崩潰。

「末日種子庫」與諾亞方舟

2011年的地震和海嘯,促使日本岡山大學的大麥胚質研究中心決定將575個樣本也送入到末日種子庫中,確保將來它們能夠留給後代使用。

末日種子庫位於北極附近一座偏遠島嶼的一個岩石隧道中,由挪威政府出資911萬美元修建。在深入山內125米的保管庫中,能夠保存多達22億顆種子樣本。

挪威政府稱,建造這個種子庫是為了在「世界末日」真的來臨之際,使用它所儲備的作物種子保證食物供應。這些災難包括各類天災和人禍,比如全球極端氣候、小行星撞擊、核戰爭及恐怖主義等。截至2013年3月,該種子庫共接受了來自愛爾蘭、美國、印度、墨西哥、加拿大、菲律賓、肯尼亞等100多個國家的77萬種農作物種子樣本。

挪威人給種子庫取了另外一個含義非同尋常的名字——「末日穹頂」。種子庫的工作人員說,之所以用「末日」,是因為人們相信,人類如果不節制自己的行為,那麼地球的末日可能真的會到來;而用「穹頂」一詞則有三層含義:一是種子庫位於北極,這裡可以稱得上是地球的「穹頂」;二是只有「穹頂」才是人們最後可以生存和呼吸的地方;三是希望這個種子庫可以像人們擱置在「穹頂」上的東西一樣,永遠不會使用。
 
這或許讓人不得不想到傳說中的諾亞方舟。有科學家認為,一萬年前的大洪水摧毀了當時地球的文明,人類的本次文明是在大洪水之後從新發展起來的。而一萬年後的今天,人類似乎又在為將要面臨的同樣最壞遭遇,做著同樣的準備。

歷史是循環往復的,可是人類似乎並沒有從歷史中吸取足夠的教訓。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霍金:人類自私貪婪地球毀滅 只能移外空
科學家解讀人類9大毀滅行為
【新紀元】毀滅與再生 日本災民領略法輪功奇效
古印度核爆炸的現代啟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