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錢景」的25個產業新動向(二)

人氣 23

【大紀元記者張岳綜合編譯】4月9日,商業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刊文稱,美國對沖基金經理詹姆斯James Altucher列了一個被投資人成為「賺錢小抄」的單子,列舉了未來「錢景」大好的25個產業新動向。網站評論說,即使這些產業不能真的讓你成為億萬富豪,但確實代表了當前的發展趨勢,即大有前景。

6.千禧年一代就業人數大幅增長Employed millennials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被稱為「千禧年一代」,在美國約有9千多萬人口,比父母輩嬰兒潮一代人口還要多。Business Insider數據顯示,這一代人的就業人數在持續大幅增加,對未來經濟復甦與產業發展將產生巨大影響。甚至有經濟學家講,千禧年一代承載著美國經濟復甦的希望。

為什麼一個既沒錢也沒有勢的年輕一代被寄予推動美國經濟的厚望呢?自然是因為他們的社會生活正處於啟動和上升階段:這一代並沒有在股票市場上經受50%的損失,相反他們正在財富累積的過程中;他們雖然沒有房子可以出售,可是他們有購買房子的需求和動力;他們大多數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對新的科技敏感,關心新事物,是新技術產品的積極推動者。

「千禧一代」成為最有影響力的消費群體

這些年輕人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就業人口增加意味著潛在的消費力量的增加。年輕人花費在服裝、電器、美食、買房、結婚成家等領域的金額巨大。廣告公司Barkley執行副總裁Jeff Fromm撰文表示,「千禧一代」已成為最有影響力的消費群體,他們的理念和習慣會促使品牌公司的產品開發與營銷戰略發生改變,只有準確捕捉到這一變化趨勢的企業才能夠更好的贏得未來市場。

例如,商業和行銷專家在研究休閒服裝品牌Abercrombie & Fitch(A&F)案例時發現,A&F失敗的原因在於,品牌營銷未能適合千禧一代的消費理念。A&F的成功源于上一代年輕人。但是千禧一代的消費觀念與上一代不同,他們不喜歡該品牌標榜的精英主義態度,導致了曾經讓人夢寐以求的A&F出現銷量大減。

Jeff Fromm同時提醒,如果行銷人員把千禧一代看作是一個整體,那麼他同樣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實際上「千禧一代」是一個多元化的群體,他們的品味、行為以及收入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果商家忽略這些因素,其未來市場處境必然存在危險。

7. 機器人Robots

人類研發出機器人做工,反過來機器人又搶走了人的工作。這是人類本來的期望?還是一種諷刺?無論您對這一現象持怎樣的論點,機器人在工業生產和物流倉儲等諸多行業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已是客觀存在的趨勢。尤其是在流水線標準化作業、需不斷重複操作的崗位、高溫等惡劣環境,機器人在起著人力不能及的作用。下面以網上零售帝國亞馬遜公司(Amazon)為例,分析機器人的大規模應用情況。

亞馬遜:智能機器人倉儲

亞馬遜的訂單量驚人,例如在2013年網購星期一單日交易量為3,680萬件物品,傳統的倉儲和物流配送方式顯然無法滿足如此大的市場需求。亞馬遜在北美約有40個超大型的倉儲中心,以鳳凰城中心舉例,占地面積約為56,206平方米,相當於10個足球場大小,其中傳送帶總長達9.6公里,工作人員平均每天要走上20幾公里的路。試想,如果是傳統的倉儲方式,管理員拿著單子按照貨架號一一去找尋貨品,耗時又耗工,而且容易產生人為疏失找錯物品。面對這個問題,亞馬遜大膽做出突破。

亞馬遜在2012年收購了Kiva機器人公司,並在2013年在三個倉儲中心配備了機器人系統。Kiva機器人並沒有模仿人的四肢外形,相反是一台橘黃色的搬運機,跟圓盤吸塵器有些相像。大號機器人可以承載重達 3000 磅的貨物,並可靈活的運轉,在電腦的控制下跑來跑去。機器人靠電池驅動,每跑動1小時需充電5分鐘。

在亞馬遜這種新式倉庫裡,沒有固定的貨架,機器人可以自動裝載、移動和卸載貨架,它們像螞蟻一樣成群地在倉庫裡來回穿梭忙碌,載著一個個裝滿物品的貨架送到包裝車間,交給包裝工人包裝,隨後又會自動把貨架放到不妨礙其它貨架運輸的地方。憑藉靈敏的感應器和智慧運算,機器人之間可以巧妙解決交通問題,實現川流不息而有條不紊。機器人還會輕鬆使用電梯,將貨架在不同樓層間轉移。感興趣的讀者不妨到網上搜尋一下Kiva倉庫機器人的視頻觀看。

倉庫的電腦控制系統會指揮機器人把最暢銷的貨物放到最前面,把搭配銷售的不同貨物放到同一個貨架上,從而有效縮減貨物的搬運時間,大幅提高營運效率。Kiva System 創始人 Mick Mountz 表示,Kiva 可以讓每小時處理的訂單量達到傳統方式的2-4 倍。

從「人找貨物」變成「貨物找人」

這種機器人倉儲方式將傳統上的「人找貨物」變成「貨物輸送到人」面前撿貨,不僅能讓理貨員少跑很多路,更增加了效率與準確率,避免了工人因疲勞等原因拿錯貨品,將誤差率降到幾乎為零。

倉庫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這種新式倉庫因為不用預留人行通道,所以提高了倉庫的使用率,同樣面積的倉庫可以存放更多的貨品。

「這是一筆有長久價值的投資」

使用機器人無疑提高了效率,可是成本如何呢?讓我們來簡單算一筆賬。亞馬遜在2012年以 7.75 億美元現金收購 Kiva System 公司,以獲得後者的機器人倉儲服務。整個倉庫系統的架設費用要2000多萬美元,還不包括每台機器人的成本。簡而言之,成本高昂。但這個錢花的值不值,還要看收益大小。

金融服務公司Janney資本市場部的常務董事Shawn C. Milne與證券研究助理Michael Carroll共同分析預計,在採用機器人後,亞馬遜平均每個訂單的處理成本可降低20-40%,亞馬遜併購Kiva可以使其在北美地區每年的運營成本降低4.5到9億美元,同時避免了Kiva被其他零售商收購,降低了競爭風險,從這一點上,這也是一筆非常有價值的投資。

不僅亞馬遜,其他大公司對機器人產業也熱情有加,Google公司在2013年在國內外接連收購了8家機器人公司,包括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和創辦於日本的SCHAFT機器人公司。

8.個人用無人駕駛小飛機Personal drones

無人機也是機器人的一種,是上個話題的一個分支。亞馬遜準備將無人機用於商業,雄心勃勃的推出Amazon Prime Air項目,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間,實現大規模的空中送貨業務,用無人機在30分鐘內將您訂購的貨物送上門。不過,除了技術仍需突破外,美國或全世界仍沒有對商用無人機的具體規範和立法。有報導稱,亞馬遜等一些公司正在遊說國會儘早就此立法。

在美國,個人使用無人機一般是合法的。華爾街日報撰文表示,僅僅是個人使用無人機進行拍照這一項,市場潛力就是非常巨大的。喜歡戶外運動和攝影的朋友對此應該已不陌生。

文章中特別介紹了一款由中國廣東DJI公司推出的Phantom 2拍照用無人機,該機有四個螺旋槳,時速可達每小時25英里。機載1,400萬像素的攝像頭可以從空中拍攝照片和高清視頻,每秒鐘快拍30次。飛機還配有抗顛簸裝置以保持在風中的平衡。不僅如此,更讓人叫絕的是,機子本身配有Wi-Fi網絡和APP功能,用戶可以在700米的距離內遙控小飛機,可實時查看攝影畫面和飛行資訊,包括高度、距離和電池剩餘電量等。進行一定設置後,飛機在超出控制範圍後可自動返回原地,並智慧的避開機場等「禁飛區」。

不過,文章提醒說,有些事項是廠家不會告訴你的,需使用者加以注意:雖然個人使用無人機合法,但必須始終保持飛機在操作者的視野之內,同時不可違反州和聯邦的隱私法。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無人機數量激增,法律必將會有一定的更新修改。

科幻進入實際生活

機器人正在從科幻影視中慢慢的走入現實生活。投資資訊網站The Motley Fool分析表示,更加智慧的電腦、更靈敏的感應器、和成本越來越低的晶片,是最近機器人產品得以開始大行其道的主要因素。微軟公司的Kinect 感應器與更多可負擔得起的3-D打印軟件出現,都在推動著機器人產業向前發展。

「Kinect」為 kinetics(動力學)加上 connection(連接)兩字的新創詞彙,指應用於Xbox 360和Xbox One主機的周邊設備。它讓玩家不需要手持或踩踏控制器,而是使用語音指令或手勢來操作Xbox的系統介面。它也能捕捉玩家全身上下的動作,用身體來進行遊戲,帶給玩家「免控制器的遊戲與娛樂體驗」。

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目前的大多數機器人實驗室都在使用某種形式的Kinect感應器,並希望未來的機器人可以有更強的感應能力和人體檢測識別能力。在無人駕駛汽車上,此技術也有應用。

2007年比爾·蓋茨就已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以「每家都有機器人」為題,做了大膽預測,下一個科技與經濟熱點將是機器人產業。而卡內基梅隆機器人技術協會的首席系統科學家David Bourne表示,非常明顯的是,機器人產業將是一個萬億美元的產業 (trillion-dollar industry that’s staring everyone in the face)。(未完待續)◇

相關新聞
洛杉磯縣騎警遭「伏擊」 幫派成員被捕
78歲華婦傾力徵簽 盼廢除加州47號惡法
橙縣春季家居展 滿足民眾多方面需求
洛杉磯縣警員遭槍擊 防彈背心救一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