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無厘頭的「中國高鐵威脅論」

人氣 801
標籤:

【大紀元2016年07月31日訊】近日,來自《日經亞洲評論》的消息稱,中日兩國「圍繞著連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高鐵已經展開了激烈角逐」。針對這一現狀,中國大陸的眾多網媒紛紛將報道的焦點集中在日方的「擔心」上,並指出這種擔心來源於「中國已經在寮國和泰國獲得了鐵路建設訂單,如果再獲得新加坡至馬來西亞的高鐵訂單,…『中國規格』將在東南亞擴大」。憑藉著這樣的揣測,陸媒總結得出「日本拋中國高鐵威脅論」。

然而事實上,日本是否真會擔心「中國高鐵」的實力強大,並因為擔心而拋出「中國高鐵威脅論」?我們在大肆渲染的陸媒報道中,並未找到相關的依據。眾多的報道中只引用了這樣兩位日方代表的發言:一位是來自國土交通省的大臣石井啟一,他在新加坡參加研討會時表示,「新幹線高速列車已經成為了日本強化商務聯繫的有效基礎」;另一位則是來自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的專家鈴木基義,他說「即使零元中標也應該拿下訂單」,「能想辦法通過日後的車輛更新及維修服務收回成本」。此外,日方在自我推廣的過程中一直強調的就是「技術」和「安全性」,別無其它。

無論怎麼挖空心思的揣測,我們都很難從上述的話語中聽出「中國的高鐵已構成威脅」的論調來。至於說日本的擔心和害怕,唯一能讓人有所感觸的,也不過就是那句「即使零元中標也應該拿下訂單」。如果說,這種想好了退路就放手一搏的」魄力」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恐懼,那麼中國靠「高鐵換大米」拿下的泰國訂單,以及「面對財政困難的寮國,中國將以該國鐵路資產及礦山收入為擔保,向其融資約合7千億日元作為建設費」,從而贏得在寮國修築高鐵的機會,又是否能表明,中國為了將「高鐵」這面小旗插遍東南亞,即使「倒貼」也在所不惜?不知這種心態,是否與恐懼有關?

更何況,人家日本也並非是屢戰屢敗。2013年,日本就曾與印度簽署了合作協議,並將於2017年動工建設印度孟買——艾哈邁達巴德的高鐵專線。隨後,越南又不斷傳出準備引進日本新幹線技術的消息。有意思的是,即便中國與泰國曾在高鐵項目上醞釀過「大米換高鐵」的計劃,然而該計劃卻隨著總理英拉的去職而莫名擱淺。最終,泰國選擇與日本簽署「高鐵合作備忘錄」,讓這場沒有硝煙的爭奪之戰告一段落。

一直以來,在「高鐵」這一科技含量頗高的重大項目上,中國與日本所持有的底牌似乎截然不同。從「2015年底,中國中鐵決定向包括馬來西亞方面高鐵終點站在內的再開發項目投入巨資;2016年3月,中國中鐵宣布在吉隆坡成立亞太總部,加強投資攻勢」的過往事件中,再從如今「中鐵總宣布對這一地區投資20億美元」,「而且中方的資金優勢會延續到後面的貸款」的決策中,我們所能看到的中國高鐵的優勢似乎只集中在「投資」上。此外,「技術成本低」也是中方始終宣稱的一個賣點。在陸媒的相關報道中,我們還能看到這樣的描述:雖然(日本)新幹線具有運行時間長、零死傷、誤差不超1分鐘等優勢,但成本昂貴是不爭的事實。

也就是說,在這些開發、修築高鐵的「國」字頭企業看來,中國的高鐵雖保證不了耐用性和安全性,技術也比不上日本,但我們不差錢。一方面造價低;另一方面「有買有送」,你建高鐵,我投資。至於巨資投下去是否能有回報,貸出的款項最終能否收回,那都與拿下訂單時所爭得的面子、向世界炫耀中國高鐵走出國門時的虛榮無關。然而,我們不能忽視一點,這樣的面子、虛榮完全是靠老百姓的血汗錢換來的。中國人「吃一口有半口稅」的「貢獻」一旦交上去,就如此這般的被領導們一邊貪、一邊送的給揮霍掉了。

而這種「敗家」模式究竟又能嚇唬、威脅到誰呢?或許真正讓人感到驚悚的,恰恰是中方對「零死傷」的輕描淡寫、不屑一顧。只可惜,對於這種連基本安全都無法保障的高速鐵路,相信哪個國家也不會放心建造的。畢竟大家都懂,「那可是玩命的事兒」,不是金錢、利益能換取的。這樣說來,拿「威脅」來形容中國高鐵,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京滬高鐵四天三故障 品質堪憂
中國高鐵慘禍  當局為何毀屍滅跡(1)
2年 = 47年 中國高鐵技術「拔苗助長」
專家:中國高鐵是沒有靈魂的大雜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