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楚文王從紈絝子弟到一代雄主 是誰的功勞?

作者:杜若

春秋時期的楚國,留下不少典故,最著名的是卞和進獻寶玉的故事。歷經楚國三代君王,至楚文王(?─前675年)時,這塊美玉終被王宮接納,雕琢為價值連城的和氏璧。除此之外,還有一段和楚文王有關的故事,他從紈絝子弟轉變為明君之前,也是曾受到過嚴厲的教訓的。

有一年,楚文王熊貲得到了很好的獵狗和弓箭,於是帶著它們到雲夢澤打獵。獵狗名叫「茹黃」,很凶猛;弓箭是用名叫「宛路」的竹子製成的。楚文王這一去,三個月都沒有回來。他還在丹地得到美人,一時縱情聲色,一年都沒有上朝,國事荒廢。

輔佐文王的葆申說:「先王通過占卜,讓臣做太葆,卦象示吉。如今,大王您得到茹黃獵狗、宛路之箭,前去打獵,三個月都不回來。得到丹地美姬,縱情聲色,一年都不上朝聽政。大王獲罪,應該接受鞭刑。」

太葆,同太保,官職名,從周朝開始設置,負責監護和教育年幼的王子。保的本意,保障太子、天子進修德業和義理。這位葆申是申國人,楚文王年幼時,其父楚武王特意從申國將他禮聘過來,請他教育楚國王子。

「保」的甲骨文,像一個大人背着幼兒的樣子。(公有領域)

一直很敬重太葆的楚文王說:「我從離開襁褓時,就已位列諸侯。希望請您換一種刑罰,不要鞭打我。」

葆申說:「臣承負先王之命,不敢廢棄。大王不接受鞭刑,是在廢棄先王之命啊。臣寧可獲罪於大王,也不能獲罪於先王。」楚文王沒有辦法,只好認罰。

葆申鋪開蓆子,請文王伏在上面。葆申把五十根細荊條捆在一起,跪著放在文王背上,再拿起來,這樣反覆做了兩次,對楚文王說:「大王,請起身吧!」

楚文王說:「接受鞭刑,應該名副其實,請您乾脆打我一頓吧!」

葆申說:「臣聽說,君子遭到責打,會感到羞恥;小人遭到打罰,只感到皮肉之苦。如果有了羞恥之心,還是不能改正,讓他承受皮肉之苦,又有什麼意義?」

葆申說完,疾步離開,他認為自己冒犯了國君,已是死罪,於是將自己流放到水邊,請求文王治他死罪。楚文王說:「這是我的過錯,葆申有什麼罪呢?」

於是,楚文王召回葆申,殺了茹黃獵狗,折斷宛路之箭,並將美人都打發走了,從此勵精圖治。

先王楚武王尚武,有一支能征善戰的威武之師,武王去世後,就由文王統領。楚文王開疆拓土,長期征伐在外,楚國政務由留守大臣處理,也治理得井井有條。

楚文王兼併了三十九個諸侯小國,創縣制,遷都於郢,勵精圖治成為一代雄主。《呂氏春秋》認為,楚國疆土能夠拓展到這種程度,這是葆申勸諫的力量,是他直言勸諫楚文王,為楚國強盛奠定了基礎。@*#

事據:《呂氏春秋.貴直論》卷二十三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