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嘯 :大新聞來了,記者卻已經不見了

人氣 11256

【大紀元2019年03月23日訊】(編者註:鹽城響水化工廠大爆炸,傷亡慘重,然而國內除了極個別媒體的追蹤,絕大多數媒體報導中,看不到傷者狀況,聽不到現場描述,也沒有現場圖片,只有新聞發布會上四個當地官員低頭的照片。從前需要有關部門集中人力去防範的、前赴後繼的記者似乎憑空消失了。原文已刪除。)

前些日子,關於韓國娛樂圈的「勝利事件」,所有的深挖八卦都沒火,反而被一篇文章刷了屏,那篇文章的標題叫做「韓國記者真是一個讓人佩服的群體」。

當普通人被無端蔑視、粗暴對待乃至無辜送死;當社會公眾被搪塞被欺騙被蒙蔽,苦苦尋求一個真相而不得的時候;面對著看起來不可撼動的權力,官員警察富豪編織成的無邊大網的時候,是一群熱血記者鍥而不捨地死磕真相,最終成為扭轉局勢發展的關鍵。

所以那篇稿子裡讚歎:韓國記者真是勇猛。

現在不時興講媒體是「第四權力」了,因為這個說法不合規矩。人類天生趨利避害,當某個地方出了事情,第一反應不是公布真相,而是封鎖消息,防火防盜防記者,而「防記者」的優先級別可能還在防火防盜之前。

昨天發生化工廠爆炸鹽城響水縣,在2007年已經發生過一次規模巨大的化工廠爆炸。網上流傳著當地有關部門對付記者的經驗之談。

比如「在事故第一現場,我們派駐的人員和化工集中區抽調的同志一起,晝夜巡邏,嚴防死守,堅決勸阻記者私自採訪……」

比如對央視《安全在線》欄目的三名編導攝製人員,「安排5名同志和一部專車跟蹤服務……24小時陪同,先後四次勸阻了他們的私自採訪活動,最終使他們放棄採訪計劃……」

如果這份材料是真的,可以看出響水縣有關部門下了多大血本和氣力來防範記者,可惜,這麼大的氣力如果用在防範危險上面,可能爆炸根本就不會發生。

根據採訪刊發播發報導,這是記者的工作內容,簡單地說,他們就是幹這個的。根據第一手採訪蒐集材料,還原事實真相。如果無法抵達現場,新聞真實也就無從說起。

昨天鹽城天嘉宜爆炸事故,造成了47人死亡,32人危重,58人重傷,醫院救治人數達到640人。不誇張地說,傷亡人數相當於一場局部戰爭。

然而,關於此次爆炸事故,看不到傷者狀況,聽不到現場描述,也沒有現場圖片,只有新聞發布會上四個當地官員低頭的照片——關於這場巨大的災難,全國人民只能看到這幾個耷拉著的腦袋,其它都付闕如。

除了《新京報》和澎湃,並沒有更多的國內媒體去採訪此次爆炸事件。從前需要有關部門集中人力去防範的、前赴後繼的記者似乎憑空消失了。

2017年第11期《現代傳播》刊發過一篇論文,題為「新媒體環境下中國調查記者行業生態變化報告」(作者:張志安、曹豔輝)。文章裡有這樣的一組數字:

中國現有調查記者共175人。

調查記者從業人數下降幅度高達58%。

調查記者僅僅集中在7家傳統媒體和2家新媒體機構。

僅有19.6%的調查記者表示5年後還會堅持做調查報導。

這就是現狀。新聞發生了,記者卻已經不見了。

記者的消失,首先來自於都市報的消亡。1995年,《華西都市報》創刊,此後中國的都市報浪潮勃興,伴隨著市民社會的發展,幾乎每個省都有十數家乃至數十家都市報發行。充分的媒體競爭環境下,記者進入了自己職業的黃金時代。幾乎所有大型新聞事件都會有來自全國的記者蜂擁而至,從各個角度深入挖掘事件真相,條分縷析,圖文並茂。其頂點就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十年時間不算遠,讀者們頭腦中的記憶應該還在。

進入新世紀的前十年,眾多的都市報紛紛倒在了互聯網大潮的門檻前。互聯網的勃興使紙媒的優勢喪盡,疲敝盡顯,沒有因為圍追堵截屈服的記者,卻由於都市報的覆亡倉皇逃竄。

部分轉型新媒體的傳統媒體,或者放棄了調查報導,或者迫於生存壓力服務於廣告主;大量媒體人轉型為自媒體,喪失了採訪權。

當記者消失於社會生活中,一旦出現響水縣化工廠爆炸這樣的事件,就只能看到新聞發布會照片而看不到現場圖,只能聽到領導批示官方發言而聽不到當事人聲音。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和近千死傷人的慘呼,仿佛唏噓一聲,從不曾真正抵達我們的耳膜。

(來源:騷客文藝)#

相關視頻——以下是新唐人電視台對此事件的跟蹤報導: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廣東一化工廠發生爆炸 已致1死3傷
湖北棗陽一化工廠爆炸 巨大火球竄升天空
河北張家口化工廠附近發生爆炸 23死22傷
江蘇鹽城化工廠爆炸 引發3級地震 官報6死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