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幫助寶寶交朋友

曉晨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3日訊】

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兩、三歲的孩子非常喜歡交朋友,環境中只要有別的小孩出現,他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過去;別的孩子正在玩的,他也要玩同樣的;只要有孩子在的場合,他馬上情緒高亢(人來瘋了!),不過,繼之而來的,卻是許多媽媽的頭痛時間,比如自己的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啦﹐兩個小玩伴一下子就打起來等等。麻煩的是,如果是自家的孩子爭吵,抓過來一起罵一頓就解決了。這會儿,牽涉到另一個家庭的孩子,該替他管教,還是找家長先評理溝通?怎么做都是門大學問,孩子交朋友的事還真是父母的功課之一。

成人的世界中,人際關系要好,自己的條件當然不能差。條件倒并不是指財富、美貌、權勢與地位。不過大家都同意:外貌雖不重要,但不能不注重衛生習慣,誰愿意與身上有异味、頭發挂油的人接触啊?錢財不重要,但不能太小气,總要懂得禮尚往來的禮貌。權勢地位不重要,但不能傲慢自大,不尊重人;或是冒失躁進,不體會他人感受。總括來說,一個人若能自愛,把自己的行為規范好,對人尊重,有同理心﹐那必定人緣好、朋友多。

反觀孩子的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況且孩子還非常單純,常常只看具體的表象,而不會揣測背后的意義。所以他們對朋友的好惡便很直接,例如:有孩子大便便到身上了,他們會說:「你好臭,我不要和你做朋友。」而有壽星帶糖果到學校與大家分享,必定每個人都跑去和他說話﹑要糖果了。孩子是沒有心机、不記仇的。方才還嫌你臭,人人避之而不及,等會儿他弄干淨了,還是可以摟摟抱抱,一起玩扮家家酒;才吃了你的生日蛋糕,說聲謝謝,等會也可以為了搶玩具互相爭執。所以成人大可不必過於擔心孩子的人際關系,沒有永遠人際好或不好的孩子。

父母的思考方向應是讓自己的孩子養成好習慣,培養凡事尊重別人的想法,比如別人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取、進別人的房間要敲門、到了公共場所,不奔跑不大聲喊叫……如果孩子學會凡事都能為別人想,自然會受到同儕的歡迎。

不過,兩、三歲的孩子其實不需要「一堆朋友」,他不必學著做「大眾情人」。但他卻要有一兩位固定的朋友,長時間與這一兩位固定朋友相處的過程,可以使他學習到每個人、每個家有不同的認知,如何看待這「不同」所衍生的問題,就是父母和孩子要一起討論的「功課」,這功課非一日可成,它會發生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時間,家長應陪著孩子一起度過、一起學習。為了使孩子日后能真正面對處理自己的人際關系,父母的角色宜公正,不要下仲裁、給命令,只和他介析狀況:想想別人的想法,覺察自己的情緒,至於如何處理,孩子必需自己去面對他的好朋友。

而父母可以做的最大貢獻就是:提供机會、製造机會,使孩子有很多和人相處的机會,不論其每一次的經驗是快樂或挫折,對孩子都是很好的學習。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疑難雜症最能促使心智成熟。不過,對小小孩來說,家長還是要觀察自己孩子在本性上的承受度,如太害羞的孩子,交個非常強勢的朋友,這樣的交往將是一面倒,互動不多,對雙方的正面成長都會減少許多。也就是交朋友最好還是「門當戶對」,「旗鼓相當」,可以一來一往,具有平衡的互動,而非老是一方指使另一方。

所謂知音難求、知己難覓,孩子交朋友亦然,隨緣也是很重要的,父母只要珍惜把握孩子和身邊的人相處的机會,鄰居、同學、公園玩伴等,為孩子多約几次這些玩伴(一次一到兩個)到家里玩一、二個小時,至於合不合的來(能否「門當戶對」便不必太強求),合得來繼續玩,玩不來就減少次數甚至停止就行了。倒是不必對孩子說太多,甚或分析對方的优缺點給他听。孩子與孩子之間是在吃飯、玩耍、游戲間相互影響的,而非理智地效法他的优點,并避免重蹈對方的缺點﹐這樣太沉重了。我們的孩子才兩﹑三歲,他可以十年以后才如此理智與清楚。

最后,無論孩子在外面的人際關系如何,孩子和家人的互助才是最重要,每個人的人際關系都起始於家庭,所以孩子首要學習的是尊重父母,父母首要學習的就是和孩子有品質的相處。讓我們一起來經營家人的關系吧!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前,母乳喂養率正處于下降趨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產婦產后
    嚴重缺乳,不能完成母乳喂養。為了孩子的健康,母親要盡量保持乳汁充足而安全,如果染上疾病,要謹慎用藥。有些藥物能通過母體滲透進乳汁內,從而對嬰儿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乳母應禁服以下七种藥
  • 很久之前, 我的一位朋友為了他三歲的女兒浪費了一些金色的包裝紙而處罰了她.
    那個時後也不是很有錢, 然而當他看見孩子將裝飾好的盒子放在樹下後他更加的火大。不管怎麼樣隔了一天, 那小女孩還是把把那個盒帶到他父親面前說 :"爸爸 這是給你的."

  • 72歲的北京市綠化勞動模范李志平,本來打算“五一”節這天在家包餃子,与老伴和孩子們共享天倫之樂。然而,連日的社會活動和極度勞累使他突發心臟病住進了醫院。
      
  • 今日早報5月3日報道,“龍洋學校三個初二孩子服毒自殺了!”這几天,一個令人心痛的消息傳遍了浙江麗水遂昌。
  • 英國醫學家弗萊明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年)出生在蘇格蘭的亞爾郡,他的父親是個勤儉誠實的農夫,生了八個孩子,弗萊明是最小的一個。由於家道中落,他不能完成高等教育,十六歲便要出來謀生;在二十歲那年,承受了姑母的一筆遺產,才可以繼續學業。二十五歲醫學院畢業之後,便一直從事醫學研究工作。
  • 由於都市的生活空間小、運動量又少,加上課業壓力,使得台灣七到十歲的孩子,每四人中,就有一個出現動作協調能力不足的問題。
  • 】“五一”長假被譽為商業黃金周,電影市場也不例外。北京各大影院為“五一”假日准備的主打影片就是劉德華、關之琳、舒淇主演的《衛斯里藍血人》。此外,黃宏自編自導自演的《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也正在近郊區火熱上映。雖然這兩部影片的視覺效果都無法与美國大片《指環王》相比,但片中表現的愛情、親情等細膩情感還是很有看頭。長假之后,今年最值得期待的陸川導演、姜文主演的《尋槍》即將上映,還有上個月延續下來的《男人百分百》。沒有進口大片的五月銀幕似乎要靠情感打動觀眾。
  • 溫妮是一個可愛的六歲小女孩,1961年死于一場致命的車禍。她的猝死攪亂了家人的生活,她的母親伊斯特蘭女士更是沉浸在悲慟之中。溫妮去世后大約有六個月,她的姐姐莎朗夢見她要回到這個家里來。當伊斯特蘭女士兩年后怀孕時,她夢見溫妮又和全家團聚。1964年,她在產房待產時,孩子們的父親覺得他听到溫妮清楚的聲音:「爸爸,我回家來了」。小寶寶蘇珊就這樣來到了几年前失去了一個小女孩的家。
  • 甲骨文(Oracle)和Sun微系統(SUNW)公司本周一直成為新聞媒體的焦點,因為他們的最高領導紛紛棄船而去(离職),這總不是件什么好事吧。有什么值得擔心的嗎?
  • 圖: 可愛的布娃娃, 許多孩子主動學煉法輪功的煉功動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