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智力的八次飛躍

曉林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27日訊】

荷蘭心理學家經多年研究觀察發現,一歲內嬰兒的智力發展有八次飛躍,每次飛躍發生的時間大體相同,而且在開始出現變化時﹐嬰兒總有幾天或幾周表現得不安寧。如果父母能掌握時機,理解和滿足孩子的要求,那麼孩子會更快、更容易地渡過這些階段,對今後的智力發育大有裨益。

第一次:所有的感官都開始工作。嬰兒在第5周左右出現器官的迅速成熟過程﹐變化最明顯,嬰兒在哭的時候第一次流淚,他也更多地微笑表示高興,更經常地進行觀察和聆聽,對氣味和動靜會作出明顯的反應。

第二次:嬰兒在第8周左右發現,周圍環境是不統一的,而且是由活動的具體東西組成的。這麼多的新印象起初會引起恐懼,同母親接觸最有助於消除這種恐懼感。

第三次:發現動作。嬰兒在第12周左右會認識活動的過程。他自己的動作也不那麼死板了,而且受到了控制。

第四次:抓住一切。到第19周時,嬰兒會抓東西,會轉動和翻動東西,會注視物體的活動過程,這時他對一切都要研究——用手摸,或者乾脆往嘴裏放。

第五次:研究事物之間的關聯。在第26周左右,嬰兒開始理解事物之間的關聯,例如按按鈕同放音樂之間的關係。他開始能區分物品的位置與距離,如裏外遠近,最喜歡的遊戲是把東西拿進拿出,把什麼都弄得亂七八糟。

第六次:許多東西都很相似。嬰兒在第37周時開始對東西和經歷進行分類,從而開始像成人那樣思維。例如,狗的「汪汪」叫,不論大小,不論白色褐色。

第七次:一切都按順序。嬰兒在第46周會認識到,做事情要有一定的順序。他最喜歡的遊戲是「自己動手」和「幫助家裏幹活」。

第八次:制定自己的計劃。第55周的嬰兒會發現「程式」,即先後次序。但這次序不是固定,而且可以自由變動的。這時的孩子會非常明確地表示他想要什麼,例如當他想外出時,就有穿衣穿鞋的要求。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研究人員發現,母乳哺育的嬰兒在童年時變得痴肥的機會可能減少三分之一,而母乳哺育可能令孩子終身受益。
  • 英國的醫學研究人員發現,以母乳哺育嬰兒可以將兒童肥胖的比率降低三分之一。
  • 高雄市郭鴻璋婦產專科診所院長郭鴻璋結合中醫及試管嬰兒技術,研究不孕症雞尾酒療法以來,獲突破性療效。
  • 明報6月11日報道﹐美國《紐約時報》周一引述北韓變節者稱,北韓監獄強迫被囚婦人墮胎和殺死她們的嬰兒,儘管北韓官方通訊社朝中社曾駁斥這是「天大謊言」。
  • 英國醫學雜誌「刺胳針」網路版披露的研究報告顯示,愛滋病帶原婦女產下的新生兒面臨在生命初期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由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的李普舒茲領銜的一群醫生利用超音波檢查監測愛滋病帶原婦女產下的五百五十六名嬰兒的心臟功能後,得出以上結論。
  • 據聯合早報6月23日報導﹐中國人販子丟了嬰兒竟膽敢去報警自投羅網,結果讓河南新鄭市公安局破獲了一起特大拐賣嬰兒案。12人因此落網。
  • 據中國時報6月24日消息﹐對大多數人而言,嬰兒的尖銳哭聲是日常生活中最刺耳的噪音,但是對五角大廈的戰略專家而言卻是美如天籟,因為美國一家電子公司「美國科技公司」(ATC)研發的「高超音速聲音系統」(HSS)可以將嬰兒哭聲轉化成「聲音子彈」,強度超乎人類忍受的極限,讓敵人動彈不得或聞風而逃。
  • 美國一間科技公司研究出一套「高超音速聲音系統」,能把嬰兒的嚎啕大哭聲轉化成令人震耳欲聾的「聲音子彈」,讓敵人動彈不得或拔足而逃。美國國防部官員對這款新武器深表興趣,將來或可利用它來對付劫機者和恐怖分子。
  • 1、 編劇功力深厚,具豐富之人生體驗,對清貧家庭中親情的可貴感受深刻,以致劇情之編排感人至深,且緊扣人心。如第一集以愛妻難產撒手人寰開始寫起,一個深情的大男人,帶著兩個女兒(其中一個還是不解事的小嬰兒)相依為命,過程之艱辛將令婦女觀眾一掬同情之淚。其次男主角尚未說明託孤之真義即遭意外身亡、兩姊妹離家途中與祖父豪華轎車擦身而過、姊妹失散、善良的妹妹被粗鄙無愛心的卡車司機收養、妹妹喪失記憶與姊姊相見不相識.,種種情節非「遺憾」二字了得;觀眾既恨命運之捉弄,又深盼可愛的妹妹早日回到祖父與姊姊身邊,彌補成長過程中未經良好栽培產生的憾恨,拉扯之間,情緒早被劇情牽動,萌生深刻的共鳴與認同感。圖
  • 以色列發表一張據稱是在入侵約旦河西岸城鎮希伯倫時發現的圖片,圖片中一名嬰兒穿著哈馬斯武裝組織隊員的服裝,佩戴了自殺式炸彈襲擊者的腰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