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自我禁錮、暴政和無法覺醒

人氣 839

【大紀元2020年10月31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William Brooks撰稿/程航編譯)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1783年發表了簡短而意義深遠的文章,他說:「啟蒙(開啟智慧)能夠使人類擺脫思想上的自我禁錮。」

康德寫到,這種禁錮指某人在沒有他人指導的情況下,就無法獨立思考和使用自己的智慧。這種狀態是自己造成的。康德說,其根源不在於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獨立思考的勇氣。有勇氣表達和聆聽自己最初的思想是人類獲得啟蒙和覺醒的前提條件。

然而「進步主義」意識形態卻強迫人們放棄自己的智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俄羅斯在爆發布爾什維克(十月)革命前,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犯罪活動和出於政治目的的暴力浪潮。歷史學家安娜·蓋福曼(Anna Geifman)對此形容說:「搶劫、敲詐和謀殺案變得比交通事故更普遍。」

西北大學教授加里·索爾·莫森(Gary Saul Morson)在十月刊的《第一件事》(First Things)雜誌上撰文,談論自由主義的自我毀滅,暗示革命前的俄羅斯與目前許多美國城市的混亂狀況極為相似。

「恐怖分子對路人的無辜死亡和受傷,不僅不感到遺憾,反而鼓吹要殘害儘可能多的人,因為那些受害者可能是資產階級,或謀殺是為打碎舊秩序(舊世界)。」莫森分析說。

由於認為革命是必然的,俄羅斯知識分子沒有起來反對這種「革命」,他們的做法似乎也被公眾接受和原諒了。莫森說,那些受過教育的自由主義者默認了暴行的肇事者,沒有人具備勇氣站出來,維護法律與秩序。

相反,俄羅斯社會的中流砥柱卻以各種方式為恐怖分子提供支援——為他們籌集資金、提供安全住所、或呼籲釋放被捕的暴力罪犯。當時的律師、教師、醫生、工程師、實業家和銀行家,幾乎都表示支持恐怖分子的行動,以此顯示其「進步主義者」的良好姿態。

這一切帶來的後果是俄羅斯經歷了約70年的共產主義暴政。

保守主義者另闢蹊徑 尋找信息來源

雖然我們中很少有人具足勇氣,能夠去抵抗布爾什維克的恐怖行為,令人擔憂的是當目前大多數西方國家對法治和民主制度仍保有尊重的時候,這麼多國民卻主動禁錮自己的思想和自由意志。這種禁錮或體現在社交媒體的帖子中、報紙社論上,或有線電視新聞的座上賓中。這種現象清晰地映出目前我們所處的文化與知識環境。

在競選過程中,當普通公民尋求有關競選人及其政策建議的全面信息時,進步派的輿論操控者卻總是對他們不願聽到的言論,給予禁聲。這種情況越來越明顯。

9月中旬,前國會議長紐特·金里奇(Newt Gingrich,共和黨籍)在接受福克斯午間節目採訪時,提到(進步主義倡導者)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與目前美國發生的動蕩有關時,馬上被主持人打斷。金里奇說:「進步派主導的區檢察官反對警察、袒護罪犯;由於獲得索羅斯的資金支持,這些人以高票當選。他們是造成美國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不斷地將暴力罪犯放回到街上。」

節目中有三位主持人,其中一位叫梅利莎·弗蘭西斯(Melissa Francis)的主持馬上插話道:「我們最好不要將索羅斯帶進我們的話題。」第二位主持人試圖想讓金里奇講完要說的話,但馬上被第三位主持人截斷。這期節目以尷尬的場面結束。金里奇最後說:「好吧,也就是說,這些是禁止談論的。」金里奇指的是基於事實的觀察和觀點,不僅被視為不恰當和被駁回,現在已經到了被禁止談論的地步。

上述交流也許並不表示,福克斯新聞的思想理念發生了永久性轉變,但對於忠實於追求新聞事實的保守派觀眾,他們中還是有不少人離開了福克斯,這一點從觀眾評論區可以了解到。

從進步派思想中解脫出來

懶於思考和缺乏勇氣會使人終身處於自我禁錮和戒備狀態中。

過去幾十年中,全球幾乎所有新聞媒體和形式化的文化機構,以「批判性思維」的名義,控制公眾思想;濫用知識、藝術和技能,目的是顛倒是非。

獨立思考不是件輕鬆的事,大多數人為卸下這副擔子,附和了自由派的思潮。

從這種自我禁錮的思想中解脫出來是我們在未來,贏得自由和秩序的唯一希望。

原文Tutelage, Tyranny, and Our Modern Counter-Enlightenment發表在英文大紀元。

作者簡介:

作者威廉·布魯克斯(William Brooks)是蒙特利爾的一位作家和教育家,也是加拿大奇維塔斯學會(Civitas Society)「公民對話」(The Civil Conversation)的編輯,以及英文《大紀元》的撰稿人。

本文中表達的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網海拾貝】美國沒有暴政卻有共產暴徒
從泰國騷亂到美國暴亂,祕辛與假圖透視隱情
楊威:Antifa等左翼組織的反川普運動
FBI局長:正調查美國暴亂背後外國勢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