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城市博物館籃球展隆重登場

再現紐約三大專業球隊歷史 林書豪等名人球衣在列

球員Jay的英姿,攝於2010年。(主辦方提供)

人氣: 13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0年03月05日訊】春季是充滿活力的季節,紐約市博物館的新展「城市/競技:籃球在紐約」(City/Game:Basketball in New York)已經開幕,是球迷愛好者以及紐約市民春季遊覽的好去處。

該展覽以球員、教練為敘事故事,結合紐約高中、大學和專業比賽的傳奇事跡,呈現紐約充滿活力的街頭籃球和操場籃球史。展覽採用攝影、歷史音頻和視頻等方式展出各種歷史原始物件,包括從未展示過的收藏品等,讓參觀者充分瞭解紐約籃球發展史、以及多樣化休閒活動為紐約帶來的活力和能量。展覽從今年2月14日正式開展至2021年1月18日為止。

籃球在紐約為大眾所共享,是跨越種族、階層的語言之一,也是紐約各個校園、街⻆、體育館和競技場上的傳奇冒險故事。從最早的移民社區到名人球星,這項運動都反映著紐約市的文化、社會和經濟史的發展變遷。

「City/Game」重點展示紐約的三支專業球隊——紐約尼克斯隊、布魯克林籃網隊和紐約自由人隊及其前身故事,包括高中和大學隊之間傳奇般的競賽,以及與這座城市有聯繫的各個球員的故事。還展出吸引籃球粉絲、球鞋迷和紐約文化愛好者的重點展品,包括紐約備受愛戴的球員穿過的球衣、獎盃和用過的籃球,其中有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的籃網隊耐克NBA主題版球衣,斯賓塞·丁威迪(Spencer Dinwiddie)定製運動鞋,在「林來瘋」狂潮顛峰期的林書豪球衣,一幅1970年尼克斯隊的冠軍旗幟,以及一個由自由人隊原始成員簽名的籃球。

林書豪簽名背心。(主辦方提供)
由首屆紐約自由隊1997年簽名的WNBA籃球。(主辦方提供)

這項展覽分為三個主要部分:

●教練、球員和區域系譜

參觀者將瞭解到紐約籃球史從早期至今的關鍵線索,表現紐約不斷變化的本質和社會構成。追溯大學和專業團隊歷史,包括尼克斯隊的成立及其在1970年代的歷史性賽季,介紹紐約一些最偉大的球員、教練和街籃球星,包括現今的三個專業團隊:籃網、尼克斯和自由人的傑出球員。

紐約尼克斯隊在比賽中,該照片攝於1953年。(主辦方提供)

●試煉場

紐約市擁有1800多個室外球場,是許多球?的終極試煉場。該區域呈現了紐約的在地傳奇,包括名人堂成員卡裡姆·阿卜杜勒-賈巴爾(Kareem Abdul-Jabbar),國家女子籃球協會(WNBA)開拓拓者南希·利伯曼(Nancy Lieberman),以及拉斯維加斯王牌球隊後衛Epiphanny Prince,她在Murry Bergtraum的一次高中球員比賽中單場拿下113分。

1977年,第11街和A大道的轉角。(主辦方提供)
該照片攝於1940年,是聯邦工程局(Federal Works Agency)贈送給紐約市博物館的禮物。(主辦方提供)

●籃球文化

紐約球員長期以來為這城市競技遊戲帶來不同格調的文化,從時裝和鞋履到音樂、藝術,甚至說話方式,籃球的各種型態塑造了紐約,反之亦然。這部分展示了籃球運動對廣泛文化不可磨滅的影響。

籃球迷的綜合指南

展覽發行了由紐約時報體育專欄作家威廉C·羅登(William C.Roden)編輯、弗雷澤(Frazier)寫序的一本配套書:《城市/競技:籃球在紐約》(CITY/GAME:BASKETBALL IN NEW YORK)。該書提供一系列引人入勝的論文和訪談,以及一套精心策劃的新舊檔案影像,追溯19世紀至今這項運動的歷史。《CITY/GAME》是紐約籃球迷的綜合指南。

紐約市博物館的新展「城市/競技:籃球在紐約」(City/Game:Basketball in New York)。(主辦方提供)

重要活動

展覽將舉辦電影、講座以及歷史學家、記者、球員和教練的小組討論等激動人心的活動,博物館還為兒童、老師和家庭提供動手活動,介紹這項運動的豐富性與其歷史演變。接下來的兩項重要活動不容錯過:

1.COLLEGE BASKETBALL AND NEW YORK CITY:THE REMARKABLE JOURNEY
大學籃球和紐約市:一段非凡的旅程
舉辦日期:三月十三日,星期五

2.「WHEN THE GARDEN WAS EDEN」:REMEMBERING THE 1970s NY KNICKS
「當花園是伊甸園」:紀念1970年代的紐約尼克斯隊
舉辦日期:五月五日,星期二

紐約市博物館

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地址:1220 5th Ave, New York, NY 10029

2017年的一次女子錦標賽。(主辦方提供)

責任編輯:曉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