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放水救經濟?中小企求助5~8倍高利貸款應急

人氣 1410

【大紀元2020年04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報導)中共央行近來頻繁宣布各類降準降息措施,宣稱「加大支持中小企業力度」。但部分中小微企業傳出為了應急周轉,被迫轉向地下影子銀行借取高利貸,年息高出一般銀行5倍至8倍,達24%~36%。

有評論表示,人民銀行的寬鬆措施多流於政治宣傳,放水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挽救債務危機。

中國中小微企業是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中的重災戶,中共央行雖然頻繁宣布全面降準、定向降準、下調MLF(中期借貸便利,俗稱麻辣粉)利率、下調逆回購利率、普惠金融定向降準等貨幣寬鬆措施,向銀行體系注入數萬億人民幣資金,但是瀕臨倒閉的企業幾乎拿不到銀行貸款,尤其是缺乏抵押品的中小微企業。

據《華南早報》4月20日報導,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中共央行調降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中標利率至2.95%,創2014年9月該流動性工具採行以來最低點,為艱困小企業提供信貸管道,但事與願違。

該報導中提到,廣東佛山一家地方商業銀行經理表示,小企業缺乏抵押品,而貸款違約將增加銀行不良資產,一般銀行不可能核准中小微企業的貸款申請,擔心衝擊績效評級,遭到監管單位銀監會的處分。小企業要貸款只能冒險轉向私人影子銀行放貸業者。

該報導稱,中國一般銀行一年貸款利息為4.35%,所謂影子銀行的私人放貸者索取利年息高達24%至36%。廣州一家影子銀行透露,若借款200萬人民幣兩天,將收取過渡性貸款利息至少1%或2萬元,「今年有越來越多中小企業向私人放款公司尋求現金,我們維持去年水平,1個月2%利息」。

有評論分析,中共央行頻頻出台的寬鬆措施僅是配合當局的政治宣傳,無助於實體經濟。央行資金其實是注入銀行體系本身,鬆綁銀行之間資金流動限制。但銀行間利率本來就不高,大型銀行本身不缺錢,現在問題是錢貸不出去,市場少有合規的新項目貸款需求,經濟停滯。

世界各國中央銀行採行的「降息」寬鬆貨幣,主要是調降存款基準利率和貸款基準利率,這才能讓消費者和企業真正受惠,起到紓困實體經濟的作用。然而,中共央行礙於國內通貨膨脹、資金外流、人民幣貶值,甚至引發房價大跌的重重壓力,不敢輕言調降「存款基準利率」。

中共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於4月10日記者會上坦承,「存款基準利率」是中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需要長期保留。央行存款基準利率自2015年10月以來即沒有調整過。

孫國峰4月10日當天發布人行第1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宣稱,「一季度央行釋放長期流動性2萬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7.1萬億元。」

財經人士「財經冷眼」分析,中共當局多次藉挽救實體經濟之名放水,另外一個主要意圖是挽救債務。中國近幾年不管是金融企業還是非金融實體企業,還有地方政府,基本都是債務纏身,很多已經淪落到了借新還舊的地步。如果資金再不寬鬆,很多實體的資金鏈可能會斷裂,中國將發生大面積債務違約的風險。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陳憲撰文表示,貸款是中國社會各界最主要的負債。截至2020年3月底,中國社會各類主體的債務總額已超過296萬億元,是去年GDP總量的2.9倍,其中企事業貸款占比51.6%。

對央行釋放2萬億長期流動性,市場普遍質疑,新增貸款主要投向哪裡?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如何?個人消費貸款可有改善?

中泰證券宏觀梁中華表示,從央行季度金融報告中實體融資結構來看,民企融資可能仍然偏弱。一季度信用債融資情況統計顯示,民企淨融資占比只有不到6%,且3月份占比還在減少,而國企債融占比約60%。而整體來看,居民部門貸款較去年同期下滑。

責任編輯:李穹#

相關新聞
中共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 釋放4000億
陳思敏:中共定向降準難奏效 疫情重災戶群起求償
甘肅銀行被擠兌 五百多家中小銀行高風險
【十字路口】疫情肆虐世界 中國失業大潮來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