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接種疫苗產生副作用 韓國民團專家發聲

人氣 231

【大紀元2021年09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潤靜、安景採訪報導)「7月23日第一次接種疫苗後,我出現肌肉疼痛和發燒,8月13日第二次接種後的第二天,感到胸口像被擠壓似的疼痛,呼吸變得不穩定,被送到急診室。吃了3片泰諾後退燒了,但又在隔離室等了24個小時,做了心電圖、CT掃描和血液檢查,最後醫生說沒什麼問題,就出院了……然而,第二天我呼吸又變得困難,還出現了手腳麻木的症狀。除此之外,還夾雜著噁心和頭暈,都沒法好好吃飯。」

多名學生接種後出現異常 家長團體吁停止接種

韓國忠南某高中的一名高三學生在接受韓文大紀元採訪時作上述表示,他最近根據教育部的政策接種了兩劑中共病毒(新冠)疫苗後,出現嚴重的副作用。「我的朋友也都有類似症狀,但我是最嚴重的」,「我覺得很委屈。讓所有正在學習的學生接種疫苗是不合理的。」

據了解,民間團體「學生家長人權保護聯盟」7月19日向清州地方法院提出申請,要求中斷7月19日至8月中旬為高中生接種疫苗的計劃。

該聯盟會長申敏香(音)8月1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我看到一個接種疫苗後心臟出現問題的孩子叔叔在社區網站發表文章說,『(孩子)需要心臟移植』,我打電話給韓國疾病管理廳,但無法接通……好不容易才從教育部的一位負責人口中得知接種疫苗後出現重症的學生人數為54人。」

負責該起行政訴訟的律師金宇京(音)表示,(疾病管理廳)沒有向學生和家長提供足夠信息的情況下就要求籤署接種同意書,且未能詳細介紹疫苗副作用的嚴重性。此外,他表示,學生接種當天填寫的預診表中,也沒有對疫苗的危害或副作用做出說明。而且嚴重歪曲、漏報國內外心臟專家警告疫苗誘發心肌炎和心包炎的致命性風險。

8月9日,一位兒子上高三的母親在青瓦台國家請願網站發表了一篇題為「新冠病毒疫苗副作用」的文章。請願人表示,「(兒子)按照政府的政策接種了疫苗,但9天後醫生稱血小板減少、白細胞增加。」「到慶北大醫院再次進行檢查,被確診為急性骨髓炎白血病。」

她申訴道,「我兒子平時身體健康,直到三個月前,血液檢查都沒有異常……這應該由誰負責?」

前大韓免疫學會會長:疫苗產生的抗體無法阻止感染

醫療界的專業人員也曾提出為高三學生接種疫苗的危險性,並敦促民眾提高警惕。

由醫生、牙科醫生、韓醫師和護士等140人組成的「確保新冠疫苗安全的醫療聯盟」於7月1日成立,該團體致力於將功效和安全性尚未得到驗證的疫苗存在的問題告知大眾,避免遭受損失。

聯盟發表聲明稱,「有研究表明,對於兒童和青少年,COVID-19的致命率低於流感,而接種疫苗比染疫更危險」,「在確保安全性之前,應保留或取消接種疫苗」。

該團體此前也曾以「請重新討論高三學生接種新冠疫苗」為主題發表聲明稱,「輝瑞和莫德納疫苗是供成人使用而開發的,對於免疫力與成人不同的青少年來說,尚未公開接種所需的適當劑量……疫苗對於高三學生年齡段的臨床試驗結果幾乎為零,為什麼要將臨床試驗不充分、接種劑量也不確定的疫苗讓學生接種?」

擔任該團體顧問的首爾大學醫學系名譽教授、前大韓免疫學會會長李往載(音)8月19日上午接受韓文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他不否認疫苗本身的作用,但是「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注射疫苗,產生抗體,也無法阻止感染」,對於為高三學生接種疫苗,李往載嚴肅地表示,「這是因無知而導致的殺人行為」,「必須阻止」。

李往載從醫學角度作出解釋稱,「當病毒在血液中誘發疾病時,疫苗是有效的,因為產生的抗體會隨著血液流動,幫助抑制病毒」,「但是新冠病毒會隨著空氣附著在上呼吸道(鼻腔粘膜、咽喉粘膜)導致感染,抗體必須在病毒附著在粘膜之前起到作用,才能預防感染。可是血液中的抗體無法接觸到病毒,怎麼能阻止感染呢?」

他還指出,從全世界的數據來看,很少有20歲以下因染疫而死的患者,「人越年輕,粘膜細胞防禦病毒的能力就越強,因此99.4%的確診者在粘膜細胞這一步就可得到保護。」◇

責任編輯:李玲

相關新聞
贈台灣疫苗 日駐台代表:芳鄰互助 理所當然
第八輪疫苗本週五開放預約AZ疫苗
BNT疫苗校園接種9/23自由施打
接種疫苗致死 藍籲訂SOP 綠盼審議救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