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4月29日訊】4月26日,習近平主持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押注基建(「要適度超前」),以求提振經濟。其中有這麼一句話:「既要算經濟帳,又要算綜合帳」。從黨文化的角度看,這話講得辯證、全面;但從正常人的思維看,則似是而非;從中共實際做法來看,更是荒謬的。
聽新聞: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其一,「既要算經濟帳,又要算綜合帳」這話,把「經濟帳」和「綜合帳」對立起來,用「綜合帳」來壓制「經濟帳」。而「綜合帳」往往就是「政治掛帥」,是浮誇的、扭曲的、脫離現實的,服務於一定的現實政治目標,服務於執掌權勢者。1992年江澤民力推三峽工程上馬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結果貽害無窮。
當今,技術經濟學、項目管理、決策分析等等學術都非常發達,可以為任何一個大型、巨型基建工程,提供嚴謹的可行性論證。基建工程, 不僅要工程技術面可行,還要社會面、環境面(有時還包括國際面)可行,更重要的是要具備經濟合理性。如果基建都嚴格遵循這條路線,中國的基礎設施整體水平,就絕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在中共治下,任何時候都是「政治第一」,什麼科技、經濟、環境、社會考慮,都得為「政治」讓路、為「大局」讓路——這就是它所謂的「算綜合帳」。而工程所造成的災難性後果,則無人負責,甚至曲為之說,稱之為「交學費」。
例如,中共竊國後,為製造「聖人出,黃河清」之象,毛澤東執意建「中國第一壩」——黃河三門峽水電站。水利專家、清華大學教授黃萬里提出不同見解,被打入右派行列,下放工地勞動。該工程於1957年4月動工,1961年4月完工,然而「完工之日,即是禍害的開始」。 1962年8月,黃河中游淤塞,才建造啟用不到二年的三門峽水庫因為積沙嚴重已經不能蓄水。如今,形同雞肋的三門峽水庫大壩還在原址殘存,中共「美化」三門峽大壩工程,說它給後來建造長江三峽大壩提供了借鑑。
其二,由於「經濟帳」被抑制,各種項目蜂擁而起(所謂「投資饑渴症」),基建成為各派勢力爭奪的肥肉,腐敗、權錢交易呈整體性、系統性、體制性的發生,這一切造成的成本失控、費用劇增、債務陷阱、社會矛盾、生態災難等等,都用「算綜合帳」來掩蓋了。
舉例而言。中國建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高速鐵路網,雖然財務窟窿巨大(以其現有的資本收益率可能永遠都還不清債務),但在「算總帳」的指引下至今仍持續擴張。在這過程中,被稱為「中國高鐵之父」的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被稱為「中國高鐵第一人」的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兼運輸局局長張曙光 等,都因貪腐落馬,被判死緩。但這並不妨礙劉志軍的接替者繼續貪腐。作為中共鐵道部的末任部長、中國鐵路總公司的首任「掌門人」盛光祖,在卸任5年多後,於今年3月25日宣布「被查」。
又如西南水電大躍進。金沙江為長江的上游,全長2308公里,其幹流落差3300米,占長江水力資源的40%以上。這條大江如今就要被規劃、建設中的25級水電大壩(總裝機規模相當於4座三峽)分割成一段段靜水:平均不到100公里就有一座梯級水庫。其中24級悉數被三峽、華潤、大唐、華電、華能5家國有水電巨頭把持。「割據」金沙江給「群雄」帶來巨大利益,卻造成致命後果。第一,「搶水戰爭」。長江年徑流量目前維持在每秒9600立方米至10000立方米之間,但年內分配不均勻,七成以上的水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9月,到三峽蓄水期的10月,整個長江徑流量只有四百多億立方米,這時只夠三峽一座水庫蓄水的需求,屆時怎麼辦?第二,加劇長江中下流的乾旱,洞庭湖、鄱陽湖堪虞。第三,給西南地區帶來地震隱患。第四,遭25級水電大壩的層層腰斬,金沙江必然死亡,而金沙江死了長江也難活。這些都是國家的災難。但中國的水電規劃已被國有水電巨頭劫持,藉口是「水電為是綠色能源」、發展水電可以緩解電荒、減碳等等,主導戴上「算綜合帳」的大帽子。
其三,其實,在正常社會裡,「經濟帳」和「綜合帳」是貫通起來的,是在算好「經濟帳」的基礎上來算「綜合帳」,強調可行性,中國人有句話講「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但同時也強調宏觀視野,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經濟帳」和「綜合帳」貫通的實質,在於理性精神。理性精神是算任何帳的精髓所在。現代人講「系統思考」。中國古人講「算」。例如,《孫子兵法》講,「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也就是說,進行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的分析,計算敵我雙方的全面的綜合實力的對比,據此預測戰爭的勝負,來決策我該不該打。這裡最忌諱的就是「政治掛帥」、「結論先行」、「為戰而戰」。
在現代社會,這種理性是有制度保障的,就是思想自由、學術自由、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基本人權、民主政治等等。事實上,一些重大基建項目,影響面廣,持續時間長,相關利益者反應激烈,各界認識有分歧,這往往需要在充分、自由辯論的基礎上,進行政治決策。這樣的決策,雖然不一定使每個人都滿意,也許耗費時日,但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非理性決策。
中共政權恰恰於此相反,迄今仍在實施黨禁、報禁,一黨專政,黨內暗鬥越演越烈,寡頭瓜分了中國經濟最賺錢的領域。在這種情勢中,講「既要算經濟帳,又要算綜合帳」,不過是為政治得勢者張目,為上馬其屬意的重大基建項目打開方便之門。
因此,對於今日中國來說,要搞好基建,不是來講什麼「既要算經濟帳,又要算綜合帳」,而是要解決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問題。而要解決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問題,則必須解體中共,實現社會轉型。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