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社群媒體成癮 專家支招教你擺脫

作者:中島美鈴( 心理學博士)譯者: 鄒玟羚, 高詹燦

人氣 402

人為何會沉迷於社群網站呢?在此介紹4個常見的原因,會從先前曾介紹過的「無法戒除壞習慣的原因」中,選擇適用於社群網站的。

戒不掉社群網站的4個常見原因

1.可以觀賞名人的直播(獲得活動)

現在除了藝人之外,不管是知名的咖啡廳店員、美髮師還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傳播各式各樣的內容,例如:歌唱、談話、舞蹈、相聲、教學等。

許多人覺得這樣很有趣,便沉迷於社群網站。

共享相同時刻的感覺令人的滿足感提升,還可以利用留下評論等方式,輕鬆與名人進行互動。這些都是觀賞直播吸引人的地方吧。

2.可以和同伴交流(獲得活動)

這裡指的是在好友之間發文、互相留言,而不是名人對大量閱聽者那種形式。

同伴之間因為太忙或住太遠,而難以碰面交流時,就會透過社群網站進行交流。在社群網站剛問世時,這可是劃時代的功能。而這也是令人著迷的原因之一。

3.受到矚目(社會性關注)

在社群網站上,任何人都能有效截取日常情景並加工,也就是所謂的「修圖」,使它更接近自己想呈現的風貌。

跟現實生活比起來,在社群網站上比較容易進行印象操控,因此相對容易吸引他人的目光。比現實世界「簡單」的這一點會使人加速沉迷。

4.可避免被排擠(逃避)

透過社群網站在朋友之間互相傳遞訊息,就能刺激交流、增進情誼嗎?也不見得是這樣。

「那個人既不發文,也不留下評論,真令人討厭。」像這樣遲遲不回覆,或是發布訊息時不遵守群體規範,恐怕就會遭到抨擊。

因此,有些人即使不感興趣,也會為了避免「被踢出團體」,而泡在社群網站的世界中。因為他們「不想被同伴排擠」、「不想被拋下」。

總而言之,造成「社群網站依賴」的原因有很多。

幫助擺脫沉迷社群網站的替代行為 

那麼,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擺脫社群網站依賴的問題呢?要做什麼事才能取代它呢?

建議可以參考前文中提過的「沉迷社群網站的原因」,並對症下藥。

4種原因當中的前兩種,也就是「1.可以觀賞名人的直播(獲得活動)」和「2.可以和同伴交流(獲得活動)」,都還算是健全的理由,只要不會嚴重妨礙正常生活就沒問題。

因此,也許不必太嚴肅地思考對策。

不過,對於剩下的兩種原因──

3.受到矚目(社會性關注)

4.可避免被排擠(逃避)

若不想想對策,就會引發一些問題。

「3.受到矚目」的因應之道

如果原因是「3.受到矚目(社會性關注)」,那麼建議要去尋找或製造一個場所,那裡能接納真實的自己。

在社群網站這個虛擬世界中,蒐集「讚!」就是在追求顯而易見的認可。

這叫人如何不迷上它呢?戒不掉也是正常的。其實也沒必要徹底戒掉社群網站。因此,請你至少在現實世界中找一個能夠接受你的人吧。這個人可能是你的朋友、家人或情人,而且在看到你不完美、俗氣的一面時,還能接納你,給你一個「讚」。

若能建立起如此美好的關係,或許就會把時間優先花在那個人身上,而不是社群網站上。畢竟現實中的交流還是很美好的。

 「4.可避免被排擠」的因應之道

假如沉迷社群網站的原因是「4.可避免被排擠(逃避)」,那麼建議參考以下2種做法。

「你不需要繼續待在這種強迫同儕行動的團體裡」──答案很簡單吧。我會把它推薦給能夠自由選擇來往對象,並擁有多個生活圈的成年人。

然而,如果事情發生在封閉的小規模職場內,或是像學生面臨「只有這個班級是我的容身之處」、「只有這個團體接納我」的處境時,就沒那麼容易擺脫這種人際關係了。

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從灰色地帶著手,而不是從「要不要使用社群網站」之中做二選一。

比方說,有人一看到朋友更新動態,就一定會立刻按讚並留言。而他的朋友們也會像不能輸給他似的,跟著這樣做。在這種氛圍下,要完全不按讚、不留言也太不現實了。

在這種情況下,建議採取的折衷做法是先按讚就好,留言的部分等有空再留,或是改成有時留、有時不留。

可能會擔心「這樣做的話,會被討厭吧」。但是,將自己塑造成是這樣的人,也是很有用的。如此一來,別人就會明白「不能指望那個人立刻回應」了。

過了青春期,就把想回應他人的期待、不想被討厭、想永遠當個乖孩子的想法捨棄吧。請不要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維中。社群網站都有「封鎖」他人的功能。因此有些人會想在「要變得非常要好」和「要封鎖他,跟他斷交」之間二擇一。但是,這種非黑即白的態度會影響到現實生活,非常危險。

假如這樣做,就會變成孤單一人。自己的心情也無法平靜下來。所以,我們還是別這麼做吧。請和他人保持適當的距離感,為自己多製造一些灰色區域的選項吧。

那麼,後面還有許多筆記和事例在等著我們呢。

會沉迷影視的3個原因?

研究發現,沉迷手機令大腦發育停滯,有人手機上癮好比嗜賭、嗑藥,如何擺脫上癮專家支招。(Shutterstock)

影視網站紛紛推出訂閱制服務,也就是每個月只要付固定的錢,就可以無限觀看。

訂閱制出現之後,越來越多人睡眠不足,頂著浮腫的臉去上班,並說:「昨天晚上也在看影片,等回過神來已經天亮了。」

也許是因為,一旦變成「○○到飽」,要是不多看一點,心中或多或少就會覺得吃虧了,所以才會克制不了自己的慾望。

那麼,什麼樣的人容易沉迷於追劇呢?

現在就來介紹3個常見的沉迷原因,會從先前曾介紹過的「無法戒除壞習慣的原因」中,選擇適用於影視的。

戒不掉影視的3個常見原因

1.滿足蒐集癖(能獲得東西。既然看了就想要全看完)

有些人會追求「完全制霸」,例如想把一系列的連續劇全部看完,或是想告訴別人,自己看過宮崎駿的所有作品之類的。

原本只要能享受影片就行了,但是比起內容,他們更在意形式吧。

我常去的廚藝教室和花藝教室裡,就有2種學生。一種是享受現場學習過程的學生;另一種是追求形式的學生,也就是「既然都來學了,就要考到證照」。

若要說哪種人比較容易沉迷於追劇,那麼也許是後者吧。說得稍微誇張一點,這種人可能是缺乏自信,因此想要藉由留下一些有形的東西,來增加自己的價值。

另外,他們的心態或許也覺得既然都花時間、花錢了,若不把它變成有形態的東西,那就太浪費了。

2.可以被動地解悶(獲得活動)

人們為何沉迷於影視?我覺得最常見理由是他們累了,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做一些積極的事情。

白天勤奮工作,處處顧慮客戶、同事和上司的感受,等到精疲力盡地回到家後,是不是就會變成「不想再思考、不想再見到人」的無力狀態呢?

這種現象叫做「對工作感到消極」。從事「對人」工作的人比較容易陷入這種狀態。在這種疲勞狀態下,就表示已經沒有多餘精力去積極約人見面或是做任何事了。

被動地看著一直播放下去的影片,確實很輕鬆。在這種狀態下,八成也不會希望影片結束。因為人在無力時,根本就不想思考。

由於影視服務平台會不斷推薦並播放下一部影片,所以收看者可以一直在被動狀態下解悶。

3.能沉浸在不同世界的故事裡(逃避)

退休並失去原有的職位,或是孩子長大離家,都是讓人卸下大量工作、家事或養育兒女之責的契機。然而有些人從中解放後,卻不知道「該做什麼才好?」此時,看影片就是個便利的選擇。

任何人突然失去了占用大半時間的工作或家事後,都會感到空虛:「咦?我想做什麼?」「我擁有什麼?」

想把自己投射到別人的美妙故事中、想要看別人過著無趣的人生來娛樂自己、想沉浸在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中,這些理由讓我們沉浸在故事中。因為它能在短時間內填滿我們的內心。

幫助擺脫沉迷影視的替代行為

那麼,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擺脫影視依賴呢?

不追劇的話,又該做什麼呢?

會針對前文中介紹過的「戒不掉影視的3個常見原因」一一做解說。

「1.滿足蒐集癖」的因應之道

在這個世上,無論是電影、書籍或音樂,都有人會對它進行解說或發表感想,並且將這些幾乎達到藝術水平的解說和心得整理好,放在自己的網頁上。

既然要蒐集的話,這也是一個不錯的突破點。不過,因為時間和體力有限,所以還是要停下腳步問問自己:

「咦?把它全部看完後,我想獲得什麼?」

「我是為了什麼才想把它看完的?」

這些問題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回答嗎?但是,如果你沉溺其中,你就會看不見這個本質。

「2.可以被動地解悶」的因應之道

有2種方法可以對付這個原因。

一種是「不要讓自己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這麼累」。

這是最善待自己的方式,而且能解決根本原因,因此很有效。

但是就現實面來說,你很難去改變工作量、工作內容、客戶等。所以請你去找找自己能做的改變吧。例如在工作方式上下點功夫(如:太過於克己奉公的人,可以試著在不會被解雇的程度內當薪水小偷)、大膽地換工作、尋找工作中的樂趣等。

另一種情形是,解悶的時間恐怕永遠不會結束。如果是看到打盹睡著倒還好,要是演變成瘋狂追劇,整晚都因為藍光刺激而毫無睡意,那就會發生悲劇了。

為了避免這種事發生,可以使用強制的手段。比方說,看影片時,可以利用定時功能;事先將放洗澡水的時間設定在「差不多該就寢的時間」。

洗澡水放好後,就等於強制人要待在浴缸裡。雖然洗完澡後還是有可能繼續看,但是洗澡本身有助於緩解壓力,而且之後體溫降低也能讓人產生睡意。

不過,也有人嫌洗澡很麻煩,所以才用看影片來逃避。如果是這樣的人,建議可以養成「回家後立刻洗澡」的習慣。

只要先洗完澡,之後的事情就剩下吃晚餐。該做的事都做完後,就能好好享受影片了。

「3.可以沉迷於不同世界的故事裡」的因應之道

假如你是透過沉迷於不同世界的故事中,來填補心裡的空虛,那麼建議可以參考本章中的直美小姐,像她一樣替「自己的人生故事」尋找興奮的體驗。

真實的人生比小說還要離奇。請試著回想一下自己想做的事,還有不努力也一直做得比別人好的事;或者試想,如果明天人生就要結束,那麼今天絕對要做的事是什麼。

進行短暫的數位排毒,並與處境相似的朋友互換心得,也許就能早點找到答案了。

接著,後面還有許多筆記和事例在等著我們呢。

(網站專文)

<本文摘自《幫自己喊停!:無痛戒癮3分鐘魔法筆記,治好你的暴食‧「滑」習慣》,台灣東販提供>

●沉迷手機好比嗜賭、嗑藥?專家建議這樣戒癮

●沉迷社交媒體15年 美國女子談如何戒癮

●成功教養歷程:解救沉迷電子產品的孩子

責任編輯:曾臻

 

相關新聞
古老智慧故事:不要追求或沉迷於虛榮
社交媒體易導致憂鬱症 專家建議:告別手機依賴
過度使用社交媒體 會破壞你的記憶力
研究:迷戀社交媒體 少數加國人寧願少活幾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