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3月14日訊】全球視野,搶先聚焦,歡迎收看新唐人大視野【中國情報局】。
各位觀眾大家好,今天是3月14號,星期二。
中共兩會已經結束,習近平如願以償,不僅獲得第三個任期,「黨政軍」權力也全部囊括,這意味著,沒有人有機會挑戰他。
隨著習近平大權在握,中共總理、副總理,以及國務委員、各部門部長、各個委員會主任、央行行長、審計長、祕書長及各部委成員,也都塵埃落定。
雖然中共的官場,誰上誰下,向來都是內定的,兩會上所謂的投票表決,也只不過是走過場而已。但在新的人事布局中,還是有一些新的看點,今天大視野將跟您分享,新的「習李體制」,會對中國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李強「首秀」無金句
64歲的李強,在習近平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他是省委祕書長。中共十九大時,李強進入政治局,中共二十大,李強在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二。
進入中共中央之前,李強曾擔任浙江省省長、江蘇省省委書記、上海市委書記等職務。雖然李強主政的省份都是「經濟大省」,但由於他沒有副總理經驗,很多人對他的能力持有懷疑態度。
3月13號,李強出席上任後的首個記者會,儘管記者會上的提問,被普遍認為是提前設定好的,但作為首秀,李強的言論依然備受關注。
記者會結束後,盤點李強的發言,並沒有什麼「金句」可言,或許是風格使然,也可能是刻意為之?
經濟學人智庫經濟學家蘇月對BBC表示,記者會上,李強沒有回答挑戰性強的問題,可能是因為他缺乏在國務院的工作經驗。
總之,李強沒有像他的前任們,具有很強的「金句」風格。尤其剛剛卸任的李克強,日前在向中共國務院工作人員告別時,李克強高喊:「人在幹、天在看,看來是蒼天有眼啊!」
李克強的這番話,不知道是指向誰?連日來引發猜測。
5%的GDP增長目標 引發熱議
由於習近平的疫情清零政策,使中國的經濟嚴重衰退。李強上任後,將如何扭轉中國的經濟殘局?他的施政目標又是什麼呢?
當天的記者會上,面對中外記者,李強稱,綜合各方面因素後,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確定在5%左右。
因為新的挑戰不少,要達到5%左右的增長目標,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5%的GDP增長目標一公布,這個數據幾乎低於所有機構和經濟學家的預測。但也有學者認為,中共的數據向來造假,5%的數據也是被拔高了。
GDP通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反映國力與財富。一般來說,GDP有四個不同的組成部分,包括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是處於增長,還是衰退階段,從這個數字的變化就可以觀察到。
去年中共設立的GDP目標為5.5%,但最終的增幅只有3%。
而5%的增速目標,已經是中共自1994年以來最低的數字。如今,李強說,要想達到這個目標並不容易,這透露出什麼信號呢?
BBC引述此前經濟學家分析,5%這個目標傳達的信息,隱含著政府對風險的考量,比如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以及萎靡不振的樓市。同時也暗示,中共對於互聯網等行業的監管,不會因為刺激經濟而放鬆。
李強上任 將緩解企業家和外國投資者擔憂?
在13號的記者會上,李強使用大量篇幅,聲稱要緩解企業家和外國投資者的擔憂。
大家都知道,在習近平的主導下,曾一度對私營企業進行監管和打壓,很多企業家和外國投資者,對在中國的投資經營失去信心。
在3月8號的中共兩會上,習近平發言說,他始終支持民企,並把民營企業家當成自己人。斯坦福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許成鋼對美國之音表示,如果真心支持民企,就應該釋放民營企業家孫大午。
孫大午被外界視為中國敢言企業家,他曾在公司網站刊登悼念自由派知識分子的文章,並在2015年中共大規模抓捕維權律師時,為律師發聲。
2021年,孫大午被中共河北高碑店市法院,以涉及「聚眾衝擊國家機關罪」等八個罪名,一審判刑18年。孫大午案引發社會強烈反響,紛紛要求當局給孫大午平反。
中共兩會期間,北京民營企業家郭坤鵬3月9號在家中,被順義區分局警察以調查「白紙運動」為由傳喚。郭坤鵬拒絕配合,隨後警察以「涉嫌尋釁滋事」,將他強行帶走,當晚零時才被釋放回家。
郭坤鵬對大紀元表示,像孫大午這樣的名人,都落到如此悲慘的遭遇,何況像他這樣只有千百萬資產的企業,被整垮的太多了,數不勝數。
分析:新「習李配」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李強沒有在副總理履歷,卻被習近平「破格」提升為中共總理,讓外界大跌眼鏡。
雖然,李強在浙江和溫州為官時,表現出親商的一面;在傳統上,中共總理是負責經濟規劃,但如今在習近平執政期間,這種情況或許將發生變化。因為過去10年,習近平已將政治權力擴展到經濟領域。
李強13號亮相於媒體前,宣布開啟他的總理之路。外界期盼他的「親商」經驗,能提振眼下疲弱的中國經濟;但中央社認為,李強與習近平如何分配經濟權力,實踐中國經濟轉型,是一大挑戰。
記者會上,李強在回應施政方向與經濟問題時,試圖要給企業、外資和消費者吃下「定心丸」。不過,在這場首秀上,李強口中不斷提到「習近平」。
李強的「親商」經驗,自然引發外界思考,中國經濟走向是否能「樂觀看待」呢?
前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夏業良對大紀元表示,李強是習近平在二十大精心挑選的二號人物。如果李強不聽習近平的話,習近平是不會讓李強上位的。所以大家相信李強只會忠實地執行習近平的意圖。
2017年,在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代表習近平在經濟決策的主導性地位。後續又包含「共同富裕」,甚至是「監管」等,這些都是強調內需市場、福利再分配的經濟政策。
再加上習近平的經濟想法有「脫虛向實」的偏好,與此同時,中共深陷美中貿易戰、科技戰的外部夾擊,因此,由中共領導、傾國家力量帶動的下一步經濟轉型,可能才是習時代的經濟藍圖走向。
而習近平上述的經濟思維,對於市場信心與企業家精神,可能都投下了不確定性。
中央社認為,坐上中共國國務院總理位置後,依照現今中共執政思維,經濟大權可能還是緊握在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與深改委手中,李強是否能身兼其中一個小組或委員會的組長,以此主政經濟大權,並指揮國務院系統,是一個懸念。
報導說,也許身為習近平的心腹,短期間政策執行不會再有南北院之爭,可以穩當地處理後疫情經濟帶來的挑戰。
不過,仕途深受習近平提拔的李強,如何穩定且持續地與習分配經濟權力,讓「李強經濟學」與習擘劃的經濟藍圖鑲嵌,是後續的難題。因此看來,李強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好的,各位觀眾,您對「新習李體制」組合,將給中國經濟帶來什麼影響,歡迎您給我們留言。
這一期《新唐人大視野》就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次節目時間再見。
《新唐人大視野》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