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道客運衰退 學者籲輔導業者聯營

國道客運去年載客量相較疫情前減少36%,營收更是大跌42%。圖為客運巴士。(宋碧龍/大紀元)
人氣: 161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4年1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莊璦筠台灣台北報導)國道客運近年經營慘澹,2019年時還有32家業者經營,到了去年已減為29家,有3家國道客運業者被迫退出市場。學者表示,使用客群跟價值觀改變,造成國道客運面臨衰退危機,呼籲政府應盡快輔導業者,減緩衰退,並建議降低轉運站營運成本,協助國道業者減少承租轉運站月台成本壓力。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接受《大紀元時報》訪問時表示,國道客運、臺鐵以及高鐵都是屬於城際運輸,也就是城市到城市之間的大眾運輸服務,而國道客運跟其他運具如台鐵、高鐵等相比,它的延伸性跟可及性較強,可直接深入市區,票價也相對便宜,因此有一定的服務需求。

「只要坐過高鐵就回不去了」

根據交通部公路局統計顯示,國道客運去年載客量相較疫情前減少36%,營收更是大跌42%,業者為降低營運成本,國光客運、三重客運、新竹客運5日起同步退出台北轉運站2樓月台,搬至租金較便宜的高樓層,使得過去被稱為「黃金月台」的2樓月台淪為空城。

對於造成服務需求降低的原因,李克聰分析,一是國道客運容易遇到塞車問題,影響旅客時間,導致可靠性不足,也讓C/P值受到一定的挑戰;再加上疫情期間,許多原來搭國道客運的乘客改坐高鐵,在感受到省時、穩定,且服務品質較高之下,「可能只要坐過高鐵就回不去了。」

根據媒體報導,業者分析,受到其他運具分搶學生、軍人等主要客群,加上少子化、疫情改變了民眾外出的習慣等,造成國道客運雖有票價優勢,卻仍面臨載客量衰退的危機。

李克聰認為,過去搭乘國道客運的客群大部分是年輕族群,以前的年輕人大多希望能存錢、將來買房子等,考量票價因素較多,若本身負擔能力比較弱,就會選擇搭乘國道客運。

但在疫情過後,不確定性變大,年輕族群的價值觀也有所改變,李克聰說,在同儕比較之下,許多年輕人認為「如果不常坐,就不需要『犧牲』去坐國道客運」,且高鐵推出不少有效行銷策略,例如:有針對學生的優惠票價,離峰時間可以購買折扣票等等,吸引學生、年輕族群購買而造成交通行為的改變。

班次減少 民眾搭乘意願降低

目前國道客運的需求比預期還要大幅衰退,此外,還加上疫後缺工影響導致國道客運班次減少,李克聰坦言,現在國道客運營運狀態是惡性循環,更加讓民眾搭乘意願降低,有點失衡。根據交通部公路局日前於立院報告,目前公路客運駕駛人計有3,625人,經統計仍缺772位駕駛。

李克聰呼籲政府應盡快輔導業者減緩衰退,讓國道客運、臺鐵以及高鐵三足鼎立,互相平衡,各有所需,才是健康完整的城際交通運輸服務。

針對輔導的方式,他表示,首先要讓國道客運業者有健康經營環境,最早在互相競爭的環境下,當時的國道客運幾乎每一條都是黃金路線,但面臨衰退,沒有一條是黃金路線的情況下,若可以輔導客運業者以合作、聯營等方式讓資源共享,可減少營運成本。

不同業者的駕駛可互相支援

其次,李克聰也建議,輔導不同業者用聯營方式營運轉運站,這樣駕駛、車輛都可以互相支援,由轉運站共同派遣,不僅降低營運成本,也能提高效率,該增班的時段就能增班,目前因為缺工,就算尖峰時刻客人較多,也無法增班,所以在資源共享之下,或許有機會改善。

此外,李克聰還提出,政府也應降低客運轉運站營運成本,減少國道業者承租轉運站月台成本壓力;在駕駛缺工的部分,他建議政府要思考如何鼓勵年輕人願意加入客運駕駛的工作,讓駕駛成為一個受尊重的行業,在薪資部分也可適當提供相關補助。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