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愛情故事」
仔細一想,寶黛所演繹的不就是一個「現代愛情故事」嗎?兩人三觀相似、情投意合,但黛玉的「愛情」裡不含信任和包容;而寶玉有了「真愛」也不妨礙有「紅顏知己」,妥妥一「不讀正經書,不幹正事」的富二代。根據傳統理念,不斷動色念其實就是在不斷損陰德,多大福份也經不起這麼消耗啊。寶黛的愛情容易令一些人認同,是因他們的離經叛道合了現代人的喜好。
以黛玉的性格,即使她嫁給寶玉多半也不會幸福,找到「對的人」不如成為「對的人」。再對的人,再深的情,再好的條件,也經不起作天作地,這就導致了一篇文章提到的現代社會亂象——「真愛」的保質期不長,因「提款過度」而快速消耗掉福分。
有句話說,世上有兩種東西無法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尤其現代,多少表面恩愛的夫妻卻內心私藏曖昧、「白月光」?還絲毫不覺的良心有虧欠。
現代有的道貌岸然的人,不知內心充斥著什麼理念。印象不錯的某人居然介入別人婚姻,想到她曾說自己是「完美主義者」,我一下明白了她也許希望找到「完美愛情」,可方法卻錯了。
過去找對象重點看人品,婚外戀卻是逆向選擇。說白了,私心和貪心不夠強,善心及責任心不夠弱,心智不夠幼稚又偏執的人,都很難開展婚外戀。人家有閱歷的人說了,婚外戀離婚後想再婚,為餘生幸福,千萬別找婚外戀的那個人,這一忠告飽含對人性的洞察。
明白人看的這麼透的事兒,卻還有大把糊塗人前赴後繼,是由於很多人對婚外戀的認知來自言情小說編織的謊言,把愛情當成包治百病的終極救贖。我也是了解實例後才刷新了認知,雙方步入婚姻後會漸漸信任感弱,抱怨對方自私,悔不當初。最好從一開始就要看透,不是遇到「對的人」,而是遇到童年缺愛後對「愛情」異常渴望的人,經常動情堆積了大量色慾物質,才更有「吸引力」。兩個缺愛的人在一起後都等對方付出。
我發現,一些以「真性情」、「耿直」等自居的人容易陷入婚外情。現代詞「真性情」大意是喜怒哀樂皆無掩飾才好;而傳統理念不提倡「真性情」而提倡謹言慎行,傷人的話、勾人慾望的話、引發矛盾的話、不符合禮數的話都不能說。
「真性情」的人往往自恃才情高人一等,非常自我,傲慢和脾氣都不小,可能特別高看或嫌棄其他人,這也是現代觀念下的典型價值觀。
跳出謊言就發現,婚外戀與幸福美好無關,而是極其凶險。婚外的男女關係自古被神視為「萬惡之首」,地獄懲罰實實在在,可不是無神論認為的虛無縹緲。
一篇文章裡提到地獄受刑的場面:「再一個刑具是一男一女面對面綁在刑具上,兩個人的臉都是上半部臉被割了,肉皮耷拉下來蓋住下半部分的臉,相當嚇人。陪同的差役解說道:『這兩個是在陽間亂搞男女關係的,通姦,兩個人都不要臉,都無道德。』」
修行人如果放不下愛欲心就更麻煩,《紅樓夢》裡也有一例教訓。自幼入寺廟的妙玉表面看佛法修為不錯,才華也了得,但價值觀不正,不懂眾生平等。性格類似現代人的「高冷」,看人分三六九等,對大把人不入眼,對劉姥姥更是嫌棄不已,對寶玉春心萌動,一次動情後打坐中著魔,這心離修佛是有多遠?可憐她最後被強盜擄走。想來雙親早亡的她沒得到良好的傳統教育,身在佛門,心卻深深迷失在紅塵中。相較之下,大紀元網的一篇文章這樣評價寶釵:「從來不提修行,不喊出家,但深切領會佛學大義的就是她。」
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實質是「貪求最好的」,這也是「現代觀念」下的錯誤價值觀。人生不是偶像劇,古話「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才是真相。有句話說,貌似完美的不是陷阱就是假象。婚外戀導致悲劇的典型,近代西方有費雯麗和奧利弗夫妻,東方則有徐志摩和陸小曼夫妻。他們都曾擁有旁人眼裡的「完美人生」,卻因貪而把一手好牌打爛。
完美主義者不乏某方面出類拔萃的人,但思維容易偏執,追求極致,活在「完美」瞬間,反而很難幸福,抗壓、抗挫折能力更低,因為要求太高。當面對現實的不理想時,不是接受而是牴觸,容易沉浸在夢幻中,只有夢幻才能永恆完美。
很多老理兒現代人都不懂了。中醫講七情過激則身心俱損,民間有個說法,夫妻之間忌諱太好了,否則容易「招天妒」,這與追求「激情」、「最愛」的現代人相反。古話「過猶不及」、「樂極生悲」等其實富含智慧,是在倡導善良、知足、寡慾、貞靜等美德。神傳文化的道理並非古人憑空創造的,而是源自神。
有個朋友由於對先生性格不滿而堅持離了婚,旁人都感覺她先生性格還不錯。她眼裡不夠理想的婚姻,也許才是古人價值觀下剛剛好的,七八十分也許強過一百分,否則就犯了「物極必反」了。以此類推,其他方面不也同樣嗎?哪方面都不是貌似「完美」最好,不要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也別羨慕「逆天顏值」或「凍齡」……要及時知足,知足才懂得珍惜和感恩,才能感受到幸福。
唯美主義
黛玉和寶玉都愛讀《牡丹亭》、《西廂記》等閒書,古代侯門的少爺小姐是禁止讀這類書的,怕把孩子教壞了。多情才子與叛逆佳人的故事想必是他們的「愛情啟蒙」吧。孔子講「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寶玉若讀好聖賢書,也不至於被世俗歪風移了性情吧。言情小說令人顛倒妄想,把動不動和人「兩情相悅」的邪念當美好,喜歡精神刺激。
寶釵曾提醒黛玉:「你我只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才是,偏又認得了字,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寶釵認為,女子移了性情而不循禮反不如本分的村婦了。古人重母教,把女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養在家以傳統文化教養,不被閒書污染;而現代經濟很多都瞄準了女孩顧客群,把女孩快培養成「茶花女級別」了。
由美女帥哥演繹的愛情故事,也激發了人們對美麗容顏的貪戀。有評論說寶玉是唯美主義者、唯情主義者,對美好容顏的關注大於對學問的關注,難得急著去學堂,也是因約了自己喜愛的小男生。寶玉不僅喜歡漂亮女孩,對美麗的男子也情有獨鍾,比如「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北靜王,漂亮男孩秦鐘的外貌令寶玉自慚形穢、無地自容。
有人說,美貌是女人在這個世界上「最好使的力量」,如同男人擁有「戰無不勝的軍隊」。從「顏值吊打」、「顏值秒殺」等詞可看出一些現代人把外貌比拼到了多麼白熱化的程度。當今巨大數量的人群最可能被什麼影響?也許是「顏值」。
所以偶像劇專找高顏值來演繹,利用「唯美表象」吸引人,利用人善良一面對美好的追求而欺騙人接受邪惡的東西,比直接宣傳邪惡價值觀更陰險。被潮流影響後,一些現代人在做損德之事,卻覺得自己是在追求「美好」,很「無辜」。
我曾對言情劇的美麗瞬間愛不釋手,後來明白了,劇裡展示了美麗的容顏及美好的愛情,可沒展示的部分才是真相,那就是生老病死和六道輪迴。美貌在白駒過隙的人生中就是曇花一現,從因果報應角度看,人生落幕後,結算德業的帳才至關緊要。況且人生好壞也不是美貌決定的,因失德而把好牌打成「紅顏薄命」牌的美女也不少。明白了真相,看清了長遠,再迷人的瞬間又怎能迷住人呢?
不要羨慕偶像劇裡的美麗迷人,真相是,一些熱播劇由於宣傳錯誤的價值觀而造業很大,一篇文章裡提到一個有功能的人所見:「我還看到有一位大陸的當紅男演員,因出演了一部三觀不正的連續劇,而造業甚大。這是一部提倡老少戀的亂倫劇,該劇全國熱播,大面積的起到了破壞人類道德和倫理的負面導向作用。在我境界展現他的七代子孫福祿壽均被削減,子孫後代多殘疾或靠乞討度日而他本人若不挽回損失,則必入地獄,永無出頭之日。」
結束語
中國傳統文化其實不強調「愛情」,而是講婚姻來自緣分,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實有很深的道理在其中。
這麼多年之後,我才真的明白了一個真相,我發現那些追求「激情」、「真愛」、「最愛」、「靈魂伴侶」等的人,多半是情緒勝過理智的人,是很自私自我的人,他們的「激情」很多都在柴米油鹽的日子裡從「相愛」變成了「相鬥」;反倒有些介紹婚姻卻能珍惜並善待配偶的人,才是善良、平和、寬厚,值得相伴終生的人,過去感覺這類人太乏味、缺乏樂趣,那是價值觀偏離後的謬見。
希望朋友們為了自己人生的幸福,跳出文藝作品裡「現代愛情故事」帶來的迷思,看明白婚姻的真相。@
責任編輯:方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