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 美國原住民對話串起藝術生活連線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1日訊】柯德洛的陶偶由美西的德州理工大學博物館,被搬到台灣東海岸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布農族八十一歲老阿媽余榮妹的織布僅數尺之隔,兩位分屬太平洋兩岸不同族系的原住民當代工藝大師的作品,有了直接的對話,當「傳統」面臨強勢文化衝擊時,具開創性的「變革」,往往能在存續的危機中走出新的生命與出路。

 大約三、四十年前,美西原住民克契地族的海倫.柯德洛,因為長期習作傳統陶罐不成功,乾脆把兒時聽爺爺說故事的印象用陶土形塑出來,沒想到因造形可愛大受歡迎,竟成為克契地族現代陶塑形式的代表。她的作品進了博物館,而仿品則成為代表當地特色的旅遊紀念品!

 其實,包含海倫的陶偶等來自德州的三百三十二件展品,之前就在台中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題名為「藍天紅土的子民」。而史前館負責這批文物的佈展人員在接棒策劃時,一度思考著是否就只是定位為「巡展」,那麼,它的功能可能僅限於「讓台東的居民也有機會看到」;後來,佈展人員決定以北美西南原住民與台東布農原住民文物對照的方式,把兩種展併成一種展,成為這次「傳統與變革」的特展。

 一般都稱北美原住民為「印第安人」,可是在這次展出裡,我們完全看不到這些字樣,代之的是「第一民族(First Nation)」的稱法。史前館佈展人員方鈞瑋說,這是當地原住民對於他們與所生長土地的歸屬與認定。自海洋探險時期開啟了歐洲移民美洲的年代,北美原住民發生多次的民族存亡危機,在領土退讓的同時,文化生活風格也面臨重大衝擊,而他們也總能由一次次的危機裡面,經由「變革」的方式,讓傳統在包容新事的融合模式裡存續下來。

「台灣原住民過去也面臨類似的危機,由荷蘭人、滿清到日治,我們一直到一九八○年代以後,才看到台灣原住民自我意識的覺醒,」史前館館長臧振華說,由柯德洛的作品,我們看到傳統中的傳說與神話主題,也可變成產業的一部份延續下去,這是「美西原住民在傳統與變革當中的成功案例,相當值得台灣原住民保存與發展傳統文化時參考。」

 至於,為什麼選布農族的織布藝術來做對照?臧振華表示,一般人都以為布農族只有八部合音,實際上布農的織布藝術也極具可看性,現年八十一歲的余榮妹一輩子都在織布,過去她用先生幫她做的織布機編出所有生活用品,後來她的織品也進了博物館,她以布農常用的菱形織紋為基礎,研發的各種新美術圖紋,也成後輩模仿參考的指標。

 其實,在「傳統」的領域裡,「變革」並非錯事,只要是在原「母體」社會裡接受的成長經驗與文化滋養,在嘗試新創作時還是可以見到傳統的元素。「傳統文化面臨衝擊時,如果不嘗試變革或調適,就容易全盤消失;但變革時,如果沒有一套機制與理念,傳統還是會有崩潰的危險。」臧振華說。

 現正於台東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展出的「傳統與變革」,我們看到北美西部原住民文化以「時間」為軸呈現的文化脈絡;對照布農族的織品,缺乏時間的軸線,因為對台灣原住民來說,與「過去」的聯結始終還是零,我們還無法為台灣的原住民發展史串出時間的軸線,那麼,何妨先以織布的紡線先串起原住民藝術與當代生活的連線!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