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産的孩子需要哪三種心理訓練?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3日訊】有位母親她的孩子是剖腹産生下來的,她說她的孩子長得聰明可愛,但是敏感、膽子小、怕黑愛哭。在家脾氣很大,在外面就很緊張,怕教師上課不敢發言。愛吃手愛咬東西,睡覺離不開毛巾被。挑食,愛吃肉不愛吃菜,不愛吃軟乎乎的東西。手脚笨拙,運動協調性差。上課注意力不太集中,愛惹人,愛說話。她問醫生這些問題是否與剖腹産有關,她該怎麽辦?  

醫生告訴她,由于生育年齡推遲和其他觀念上的原因,很多女性都選擇剖腹産來生孩子,但是,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剖腹産的孩子在出生時,沒有經過産道的擠壓,缺乏必要的觸覺和本體覺的學習,雖然他們的智商不受影響,甚至大都很優秀,但是,容易産生情緒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脚笨拙等問題。對于剖腹産出生的孩子,我們要注意加强以下幾個方面的心理訓練:  

一、大腦平衡功能的訓練  

一些剖腹産的孩子多是由于胎位不正、臍帶繞頸、體重過大等因素才無法自然生産的。而這些因素會造成孩子大腦前庭功能發育不足,在母體內活動不足,甚至窒息,那麽他們出生後必然會影響學習注意力。在孩子出生後前三個月,要適當的搖抱孩子,7,8個月時要多訓練爬行,不要過早地使用學步車。再大一些要訓練他們走平衡木、蕩秋千、做旋轉游戲  

二、本體感的訓練  

剖腹産出生的孩子對自己的身體感覺不良,身體協調性差,動作磨蹭,寫作業拖拉,有的孩子還會出現語言表達障礙和尿床等問題。可以訓練他們翻跟頭、拍球、跳繩、游泳、打羽毛球等活動。  

三、觸覺訓練  

2—3歲以前的孩子吃手,不用限制他,再大一些還有吃手,咬指甲、咬筆頭、愛玩生殖器等問題,則是孩子觸覺感覺的反映。這些孩子容易發脾氣,膽小、緊張、愛哭、偏食、愛惹人等,可以讓孩子玩水、土、沙子、游泳,赤脚走路,騎羊角球,洗澡後用粗糙的毛巾擦身體,用電吹風微風吹身體,用毛刷子刷身體,用毛巾把孩子卷起來做卷蛋卷游戲,和小朋友一起玩需要身體接觸的游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性格是怎樣發展成熟的呢?它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或者它有無變化?這些是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心理學愛好者所關心的問題。性格的發展、形成及變化,和人的遺傳、環境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

  • 大紀元7月15日訊】(法新社洛杉磯十五日電)法院文件顯示,前世界重量級拳王泰森因積欠二萬九千美元治療費用,被他的心理治療師一狀告到法院。據洛杉磯地區聖塔莫尼卡法院的控訴文件,心理治療師吉勃森指出,他的患者泰森因心理問題向他求診,不過醫療帳單一直收不到錢。
  • 各位讀者大概都有過類似感受:自己正在走路,坐著,或幹什麼事情時,突然感到有人在看自己;於是轉身一瞧,發現果然有人注視。這種經驗是最普遍的一種超感知覺。經調查,68%至94%的人曾有此經驗。為了判斷這種知覺是否確實存在,心靈心理學家設計了很多實驗並進行了實驗數據統計分析。
  • 模仿的心理防衛使用過甚或仿同了錯誤的模式,其行爲反而會變得不正常。充滿矛盾的仿同,有時易導致多重性格。上述這些模仿現象,基本上源于“內射”作用。因內射作用主要是嬰兒早期心理機制的特點,是人格末成熟時所表現出的心理活動,故內射作用被認爲是不成熟的心理防衛機制之一。
  • 心靈心理學(Parapsychology)始於1920年代末,致力於驗證人體潛能是否存在以及影響這些潛能的因素。人體潛能又稱特異功能,西方稱為賽(psi)現象,代表未知的意思。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超感知覺(Extrasensory Perception)和念動力(Psycho Kinesis)。
     
  • 惰性,系指在工作和生活中懶散消沉,不求上進的消極傾向。從醫學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惰性對身心健康是有害的。
      
  • 為協調大學今年不調學費,教育部高教司決定邀集二十八所大學二十一日在教育部召開會議,確認各校相關配套是否完善,特別是對調漲學費的大學是否妥善運用五%的獎助學金,對於運用不當或未能提出調漲學費充分理由的學校,教育部將行文要求明年禁止其調漲學費,不過,今年可能無法做到讓學校不調學費。

     行政院已指示教育部協調大學不要調漲,不過教育部高教司長黃宏斌昨天說,實在不可能叫大學不調,他說,或許他將被認定為「不配合政府政策」,他也做好心理準備,若因此而必須重返台大教職,他會投入教改的行列。

     受到大學強烈反彈,黃榮村昨天也強調,在行政院「沒有這樣的結論」,他說,對於今年要調漲學費的大學,教育部已經核准了,公文都發出去了,教育部沒有立場叫學校不調,只能進行道德勸說。

     不過,台大校長陳維昭昨天則堅持說,台大已經決定要調漲三%,不可能改變,政府若要用道德勸說各大學暫停調漲才是「不道德」的行為。他強調,高等教育經費年年嚴重緊縮,再不讓大學漲學費,如何確保高等教育的品質與教學及國家競爭力,都令人憂心。

     中正大學校長羅仁權也表示,調漲學費不是校長一個人說了算數,政府對調漲大學學費的問題應與高等教育政策同步思考,學校漲三%的學費,對學生來說增加的金額負擔其實並不算太高。

     今年學費調漲四點九%的中興大學校長顏聰也表示,其實大學學費調的比率很小,多只是象徵意義,而各大學決定調漲,也是經過學校行政會議討論等一定程序的決定,其中更有許多大學已經是兩三年都沒調了,除非今年所有大學都同意不調,否則中興大學不會單獨暫停調漲。

  • 1 對現實的知覺力: 對現實做正確的詮釋。現實是較多人或次團體中的人一致的看法。動機常左右一個人對人事的知覺,故要除去個人的動機對客觀判斷之影響。

  • 第一,忌嬌慣溺愛。開口不離“好”,出門不離擡,吃飯任其要,穿衣任其挑,就會養成兒童任性的性格。父母“愛子——溺子——誤子”,這往往是現實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 從衆心理,表現爲人云亦云,隨大流,沒有自己的主見,缺乏個性和自信。那麽,怎樣轉變孩子的從衆心理,幫助他成爲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