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大師

鄭佳慧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這兩天在幫大女兒調整數學科目的功力!
  
其實,我心知肚明,女兒的數學會比較吃力,哎!遺傳!沒辦法!小時候我也是一碰到數學就哇哇叫,我老媽則是使盡全力教導,但是我總是必須比其他科目花加倍的時間來處理。這下子女兒也是一樣,其實從小就「看得出來」。每次我找一些好玩的事諸如跳舞、唱歌、模仿、說故事比賽,女兒可都是興趣昂然,時間一到請她結束遊戲時她都會翻臉。只有數字遊戲,她都是玩一下下或是我必須再加以引導才能繼續。可能我也是引導得有些吃力吧!不過我堅守「小小心願守則」,我不曾放棄與她做數學的互動,可是我也不願因此而加重她的負擔。

  但是,從她上幼稚園開始,我便會「偷偷地」注意她數學能力的發展。在與老師的互動中,就知道她不是最優秀,但是理解力、判斷力都不差,因此,我也就一路順其發展下來。

  有趣的是,去年二年級,她終於爆發了一次對數學的極度反感──背九九乘法表。以她的背誦能力,背書簡直就是「像吃了一塊蛋糕」。但當她看到淋琅滿目的數字,她居然背到哭了起來,這是她入學以來,頭一遭因為「學業」而感到挫折。我找了CD,用「眼視計憶法」,陪她大聲唸……,甚至跟她保證如果在學校因此被罰我也不會生氣,慢慢來,但就是行不通。

  當然,我知道這過程是需要時間,但就看她越來越排斥,而我也覺得越來越「挑戰」。總有辦法的,只要她丟掉她的排斥感,事情一定可以迎刃而解。突然,我靈機一動,摟著她的肩,請她離開房間,與我到另一邊書房去欣賞一首詩。她正煩燥不已,當然馬上接受我的邀請,興致勃勃的與我飛奔到另一邊的天堂。一到書房,她急著找詩放在那兒,我告訴她那首詩壓在書桌玻璃下,就是那塊印著美少女的墊板。她走過去仔細一瞧,直嚷嚷我唬她,那也是九九乘法表,那是什麼詩?我把墊板拿起來,輕聲告訴她:「你看這一行一行列下來,這麼整齊,不是詩是什麼?你這麼愛背詩,一下子就背起來,那就把這些數字看成詩嘛!保證你一下子就背完」。

  她目光如豆的看著我想了一回,接著嘟起她的小嘴,還回我一句:「媽咪,你好調皮!」然後就回房間,繼續抗戰去也。當然,由於心魔已除,她一下子就降服那些眉飛色舞、張牙舞爪的數字,甚至還充當起老師教妹妹倘佯在九九乘法的音韻遊戲中。

  那這次又是什麼事呢?基本上我知道女兒會把自己料理得很好,我也定下「上課專心聽,凡事必定清」的原則,因此只要她跟得上進度,功課做完的其餘時間,她可以安排她喜歡做的事。不過,如果有任何疑難雜症,可得自己主動提出,這樣才是對自己負責。但是講真的,你怎麼奢望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如此?所以我就以一招最高超的家族絕學─關心、放心、平常心─來檢查女兒的每一項發展。這陣子倒是發現她的數學又有些模糊了,而她本想「不予置評」,卻被我逮個正著,於是,我想了一些基本概念的題目,想測試她了解到何種程度。沒想到測試完畢,她真的被我煩到翻臉,而我也因自己怎麼解釋都不能讓她理解而極度氣餒,血壓上升、火氣上揚、臉色難看……,一場親子大戰就這樣爆發。

  當然,當姐姐眼眶通紅地告訴我她就是不懂時,我突然感到一幕熟悉的電影正在上演,只是主角換成我那可愛的老媽(那時應該用可恨這字眼才對)及我!

  哎呀呀!這怎麼行?我頓時收了脾氣,拍拍女兒的肩膀,和顏悅色地告訴她,我這麼做是擔心她現在不把基本概念弄清楚,將來會更累、更排斥。如果將來她考美術的相關科系(這是到目前為止她的最大心願),卻因數學差一分而無法成功,她會氣死!因為我也是這樣氣過。

  本來以為這招很有效,好玩的是,仍在氣頭的她,硬綁綁的回我一句:「我不會,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

  我直直地看著她,也被她圓鼓鼓的腮幫子逗笑了。想想也對,一不小心我又壞了「夏山精神」的原則,再說,我真的不是她,我無法替她做決定。於是,我們就暫時停止了爭執,互相用力地「抱個緊緊」,繼續維持「好朋友」的狀態,而結束了當天的「事件」。

  不過,我這好朋友可沒這麼容易擺平,這件事仍是在我心中,我總得找出個端倪。

  隔天,經過一段時間的沈澱,我明白問題的癥結在那兒,於是,我用接她下課的那空擋,與她討論了一個遊戲規則。我把她叫過來,坐在膝上,輕聲告訴她:「女兒,老師說學數學不能急,了解基本概念才是重點,媽咪仍是希望我們一起努力,一天想一個基本題目就好。好嗎?」

  姐姐眼睛睜大大的看著我,腦袋還在沈思該不該答應我,「可是!」我猜中她的心意,調皮的看著她,接著說:「我保證不再對你的數學發脾氣、兇巴巴!我們試試看來玩數學。以你的聰明,相信不用多久,你可能還要反過來教我呢!就這麼說定了!」

  姐姐看著我,用力地點頭答應。「不過」,我仍是要備註一下「如果我仍是不小心大發脾氣,你可要提醒我,我一定會記得遵守我們的約定!」

她滿心歡喜地說Yes,我彷彿已看到一位未來的數學大師,頭上頂著亮麗的光環,讓世界充滿了溫暖的光芒,當她手捧著諾貝爾數學大獎,向世人宣佈幸虧當時她沒放棄,否則她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時,我在台下兩行熱淚,頓如雨下,不禁心中唱起:「思啊想啊起、、、」停!停!我得趕緊停止做我的春秋大夢!實際一點吧!姐姐的「數學之路」是否真的從此通行無阻?或是最後她仍是一敗塗地?無所謂的!因為待會我得帶她到書局找一本適合她的「玩數學」書,我們會一起盡力而為,她不要因為我的壞脾氣而放棄數學,我也趁機動動我秀豆的腦筋,拾回一些童年的樂趣。

然後我們一起高興地把「數學真的很好玩」的觀念讓妹妹了解,這樣就很足夠了,這樣就非常令人心滿意足了!所以囉!我沒空再繼續寫下去,也沒空再做白日夢了-快啊!寶貝們,出發到書局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日前,澳洲迪肯(Deakin)大學已證實今年大多數學科的學費將上調25%,預期其他高等院校會紛紛效仿此舉。
  • 西方的近現代史家對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評價,一般的定論是:古希臘留下了“自由、理性與哲學”,古羅馬留下“秩序、信仰與法律”。在西方文明的演進中,前者提供了制度上的民主政治、哲學上的形而上學和思想王國的理性主義,後者提供了制度上的法治秩序、宗教上的超驗信仰和覆蓋世界的帝國秩序。兩種資源,共同塑造出西方的自由主義價值觀及其制度安排。正如耶林在《羅馬法的精神》中所言:“羅馬帝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滅亡,宗教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展而縮小影響,惟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爲持久的征服。”武力征服往往帶來人類之禍,信仰和法律的征服主要帶來人類之福。
    在自由優先的目標下,民主與共和在法治傳統中的結合,演化出近現代的成熟憲政體制;哲學的理性思維和宗教的信仰意志的合力,既造就了經驗主義的功利價值觀及其試驗科學的方法,也造就了超驗主義的形式價值觀及其邏輯演繹的數學方法。更重要的是,這些遺産在後來的發展中逐漸分化,並在日益普及的寬容精神的庇護之下,既嚴守各自的界限又防止強制性的相互干預,既相互分立爭吵又相互借鑒激發,形成了既競爭又共進的良性二元平衡。與之同步演進的是社會結構的二元化——宗教教權和世俗王權之間的分立,使整個社會的制度文明與精神文明得以平衡而協調的發展,政治制度內部形成多元化權力之間的各自獨立和相互約束、相互平衡。這所有複雜的制度構成因素所服務的最終社會目標,就是個人自由的保障和社會公益的實現。
  • 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昨天傍晚發出一份「關於教育改革的一些省思」專文,文中澄清當年「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負責重大教育改革方案或政策的擬議,而非長期執行教育實務工作的單位。而討論頗多的「建構式數學」、「九年一貫課程」,教改會從來沒有做過這些建議。
  • 【大紀元3月9日訊】西西里島曾是古希臘的殖民地,數學大師阿基米得的故鄉在島東希拉摩沙市。阿基米得曾在古堡以凸鏡聚焦取火,點燃羅馬戰艦而驅退敵軍。
  • 台灣彰化縣十五歲的張姓國中女生,不僅身上留有多處刺青,還經常逃學去參加八家將等陣頭活動,但她在班上的學業成績卻經常名列前茅,尤其英文和數學兩科更為拿手,讓輔導她的警方人員感到相當納悶。
  • 未來十年,什麼職業最紅?台灣行政院經建會引述美國勞工統計局資料指出,未來十年以服務業需求人力最殷,包括有照護士、醫師助理、教育訓練人員、電腦與數學等領域增加工作機會最多;另外出納員、食品業速食店服務員、零售售貨員也需要遞補不少人力;製造業需求人力則趨緩。
  • 〔自由時報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九十三學年第一次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將於四月一日、二日、三日受理報名,估計今年考生人數可能達近三十萬人﹔教育部昨天提醒,今年第一次基測延後至五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考試,為顧及考生初次應試過於緊張影響考試表現,今年試場規則將作放寬,攜帶手機入場應試以往採零分處分,今年將改為扣六分處分,若手機放置於指定地點卻未關機而影響試場,則該科將扣三分處分。

      第一次國中基測預計四月一、二、三日報名,五月十日寄發准考證,五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考試,六月三日寄發成績單;第二次基測預定七月十日、十一日考試。一次基測測驗費用四百元,但低收入戶及非自願失業勞工子女可享報名費全免優待(www.bctest.ntnu.edu.tw)。

      針對基測用途,負責基測試務的台師大心測中心說明,考生如參加第一次測驗,可報名申請入學、甄選入學或登記分發入學,如果兩次都參加,則可選擇分數較優的那一次報名登記分發入學。

      參加登記分發入學填寫志願時,是以第二次測驗報名時所選填的登記分發區為依據,今年度的登記分發入學將不會對任何科目做加權計分,將依序以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的分數高低順序作為依次比較分發依據,考生可特別注意專長考科的加強,以利爭取分發優勢。

      此外,心測中心指出,以往有考生遺失成績單而無法在兩次基測中擇優報考分發,今年將改以電腦自動登錄篩檢考生分數,考生就算遺失成績單,試務中心電腦也會自動篩選考生登錄在電腦的基測成績,選擇較優成績作為分發依據,以確保考生權益。

  • 2000年成爲中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湖南大學數學與計量經濟學院應屆本科畢業生馮昊,於3月26日以超過錄取線50分的成績進入該校計算數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復試,以16歲的年齡又將成爲目前中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研究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