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就有桃花源(2)工作的傷害

第一章之2
游乾桂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工作的傷害不止一樁,研究得出,一般人對工作大約都有著負面的評價,比方說:

.吞噬我的娛樂時間。
.長時間把我關在一間小房子裡。
.感到被某些事纏住了。
.缺乏與親友相聚的充實時間。
.經常處在壓力之中。
.累慘了。
.失去生活。
.少了空閒。
.減少睡眠。
.健康欠佳。
.沈迷於酒精鄉、咖啡、垃圾食品、購物、電玩等麻醉性活動之中。
.背疼、五十肩、頭痛、急躁相繼報到。

如果已經有了這些症候,表示職業倦怠症也正式向你報到,這是一個強烈的字眼,傷害的不止你我,而是仍在職場的多數人;我因職業的關係,常常得與這些累入膏肓的人接觸,幾乎百分九十以上的人全淪陷在忙亂中,野火燎原的襲捲整個社會,每個人全喊累,受不了,很想放下塵緣做做自己,表示我們多麼迫不急待的想找出人生方位。

我無法確切了解倦怠感與工作的關係,但我能理解那絕對是魚與熊掌的問題工作帶來了財富與不適,得失互見,一得真有一失,拚命工作就不可能好好享受生活,夢想與現實處於牴觸的兩個面,一味的追求並非最明智的抉擇,這就有如經濟學上的拋物線原理一樣,最高峰並不在付出最多的點上出現,反而且是中間的平衡點上,它提醒我一個事實,如果想得人生中的最佳反饋,也許就該想一想身心閒的道理,在作與休之間找著交集,而非死命的工作。

梭羅曾說:「天堂在我們頭上,天堂在我們腳下。」這話很有意思的點出,天堂由人自己決定,它可能在天上,也可能在人間。

決心離開地獄會會天堂,反而感恩職業倦怠,是它開啟了我的人生另一扇窗,思索工作之外的餘暇‵歡樂‵浪漫的人生,閒居的雛形確立。

與以往相比,其中的差異並不算太大,我還是工作,但在過程中摻雜了喜樂,那是我對生命本質的熱愛所致,比方說,寫書一事顯得更廣闊,很多人以為我一定一天到晚隱身在電腦前方,快速按下按鍵,至少一天耗上幾個小時,以前的確如此,現在則非也,我啟用了靈感寫作法,因緣俱足時才寫稿,閱讀的道場則由書房移到大地,無意間看見一隻藍鳥從叢林中展翅,驚見城市裡還有竹雞,一條溪的生滅,用它們來觸碰心靈中的感性,再書寫成文章,電腦於是成了我記載或者複印腦中文字的地帶而已,喜樂因而降臨;我善長「停下來」哲學,今天完成不了的事,明天再說,不必急於回家的時候,便在路旁暫歇,吟詠風月,工作的愁苦便顯得無足輕重,因為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喜悅。

身忙心閒成了不可更替的座右銘,這樣的改變即使身處工作的忙亂氛圍件中,我依舊自在,記得賴克說:「愛工作與知識是幸福之源,也是支配生活的力量」。

稍稍清閒的這些年,我大量閱讀經濟、哲學的書,發現以一個地球村的角度審視,其實我可以躋身最最富有的百分之五,遠遠比五十億人有錢,而且衣食無缺,不必有人替我舉辦飢餓三十、四十、五十,未曾為錢愁苦過,想有的全都有,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值得埋怨的。

終於可以理解人們之所以有怨,往往患著比上不足的貪念上,習慣與有錢人比有錢,與住豪宅者比華廈,當然心有未甘了,我們也很努力,從未懈怠,為何他們行我們不行,我的觀念便不同了,覺得人各有命,一點不由人,這麼想便舒坦多了,否則庸人自擾更煩著。

多數人愛用西方世界的角度思考,尤其是美國觀點,忘了還有非洲視野,在文明的國度裡,經濟是一種必備,但在飽受戰爭、飢荒、天災人禍的國家,也許只盼著一頓飯,財富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奢侈,他們沒有條件想像衣食無慮下的精神萬歲,與這些人比起來,我們何止好了千百萬倍,但卻仍嫌不夠,繼續暗無天日的追求慾望的滿足。

追求更好的經濟條件並非全然不妥,但如果因而喪失掉美好的生活,便不值得了,很多人都曾掉入這類的的矛盾中,以為沒錢不行,而且愈多愈好,它是美好的保証,但拚死命的工作,卻賺得更多的疲憊與憔悴。

錢不是萬能,但少了它萬萬不能,只是一直未能了解其中的平衡點如何拿捏,這是一種困惑;很多習慣是難以改變的,尤其是思習慣,像我母親一樣,一再堅持已用了八十多年的行為模式,而且堅信它是對的,我即使比她多了知識,但習慣仍與她不相同,某些部分是非常堅持己見的,想打破它並不容易。

習慣造成的儀式化,常常左右人們的生活,工作的定形化思考就是其中之一,多數人會這麼問:「沒有工作怎麼活?」這是個好問題,但卻愚蠢的一如:「世界少了我怎麼辦?」多數人全都忘了,沒有我們地球照樣運轉,真的沒有我們,更不必在意,沈睡的人什麼也管不著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誰還記得工作最原始的目的是為了求得好生活,我們廢寢忘食戮力工作的同時,卻迷失了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 工作這麼多年,賺到了什麼?

    我得到最多的答案是忙碌、煩亂、疲憊與焦慮難安等等,難道這就是工作的目的,當然不是,但又不得不工作,該如何是好?這些年來,我確立了一項標準,把工作當成享受生活的介質。

  • 她頓了一下又說:而且我是一朵芍藥呵。妳看到,我是一朵漂亮的芍藥。看得出她害羞又驕傲:我要報答妳的恩。我可以實現妳一個願望,妳有什麼想實現的嗎?
  • 六分鐘的短片,拍了足足一個月。原因很簡單,因為等待。等風,等雪,等雨,等心中期待的景色。這種等待是一段修心的歷程,有苦悶,有煎熬,亦有釋懷之後不期而至的驚喜。走過之後再回頭品味,很享受這創作歷程中的每一步。這更像是與自然共同參與創作一部作品,我在努力實現心中設想的同時,也用心感受並接納自然的給予。
  • 人說「煙花易冷」,在歐文這兒,電焊的花火凋落之後,卻凝結出了讓人驚歎的藝術果實。
  • 神韻藝術團舞蹈演員范徽怡告訴我們,她童年時曾觀賞過一場神韻演出,深深地被打動,自那一刻,她決心刻苦學習中國古典舞,長大後成為神韻的舞蹈家......
  • 善良是童真最美的表現,孩子們擁有一顆善良的心,他們愛護小動物,關心身邊的朋友,甚至願意和陌生人分享笑容。這份善良源於純真的心靈,不計較得失和付出。孩子的心靈如同一片澄澈的湖泊,不受塵世的擾攘,泛著淡淡的光華。
  • 在人際交往中,會有很多摩擦,心裡總會有一些放不下的東西,總想和別人爭個我對你錯,在堅持自我中不肯退讓。那種狀態很像蘇東坡在詩詞中說的:「蝸角虛名,蠅頭微利……,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
  • 生活中大小事都是訓練自信的成長機會,試著從中學習,當我們做到後,總會帶來小小快樂與滿足感,然而這些小小自我肯定會強化自信心,日積月累的耕耘,使自信更強壯。
  • 中國古人常說一句話:「見賢思齊」。當你和台灣同事接觸多了,你會發現自己的心態也很陽光,就像向日葵一樣,希望自己一直能向著有光的地方努力生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