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細胞有記憶 移植器官後遺症多

「2006未來科學與文化大會」專題報導

人氣: 6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巧蓉╱台北報導) 器官移植被視為外科技術的進步,但美國南加州中醫藥大學教授范秀珍認為「人體器官移植」不可行,器官移植也不是解決人體病痛的良藥妙方,並不值得推廣。

她說,即便電子工業再發達,免疫學、藥物學、物理診斷再先進,外科技術再進步,人體器官移植的成功率仍然不高,而且術後護理用藥問題很多,患者存活年數也有限。

因此,患者花費如此高的代價,承擔如此大的風險進行器官移植,並不見得划算。最讓人憂心的是器官來源,器官提供者是否患有疾病都不清楚,可能會落到舊病未除卻染新病的地步。

范秀珍是以「天人合一」、「五行學說」、「臟象學說」和「經絡學說」等理論為基點,提出她的看法。

她說,當代醫學認為,人類身體上的組織和器官如同機器上的零件,可以隨人的主觀意願拆卸更換移植。

然而人的生命是宇宙空間中陰陽兩種屬性的物質在相互運動下結合而生。人若陰陽失調,則生火氣、生寒疾。天地自然界也是如此。川流凅絕,是天地焦乾枯槁;山崩土陷,是天地癱疽。

透過對自然界的觀察,人體的大動脈有如江河一樣。長江上下游因長江被截斷造成旱澇,器官移植時,供體要接受器官摘除,受體要同時接受摘除自身器官及植入外來器官兩次大手術。那一刀切割下來的心臟、肝臟、腎臟、肺臟都遭到外力入侵,怎能不造成身體致命的傷害呢?

在醫聖《孫思邈傳》上則記載,「天有四時五行,寒來暑往交替不斷」。這裡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這五行構成了我們宇宙中萬事萬物。人的五臟對應「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臟又各有所屬。

《皇帝內經》提到,肺主鼻,對應「金」;肝主目,對應「木」;腎主耳,對應「水」;心主舌,對應「火」;脾主口,對應「土」。

天地五行有生克乘侮的關係,人體五臟對應五行,同樣具備生克乘侮的病理規律。當任何一臟被切割離體之後,結束了氣血經絡供應又失去了五行之間的生克生理協調,五行被破壞,再移植什麼也不會相容。

況且,人體的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記憶,術後排斥反應和藥物過敏反應都會很強烈,有可能導致手術失敗,或終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祕典論篇》第八說,提到人體十二臟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間的聯繫,它們是既分工又合作,如果人為的將器官割下來,移植到另一個病人的身體裡,等於新造了一個人。但兩個人的基因不同,脾氣秉性不同,性別種族、遺傳、年齡不同,器官移植後的「排斥反應」就難以避免。

人的經絡在多維空間同時同地存在,經絡不能被切斷。但移植的器官最少要在人體外獨立存在30-60分鐘,期間斷絕血液的供應,斷絕自身五臟六腑正常功能的運作和協調,經絡的銜接被阻斷了,這些過程都會造成感染和組織傷害。

基於上面的分析,范家珍認為,即使是成功的器官移植手術,受體大多喪失勞動和生活能力,給家庭、社會、個人都會帶來經濟的負擔和精神上的折磨。

范家珍舉出,古典醫學記載華陀有開顱手術紀錄,並無器官移植的描述。她強調,近三十年來新興的器官移植術是人類變異文化的產物,是人類文明歷史長河中的糟粕。器官移植不可行,違反人的意願,活體摘除器官根本就是殺人。◇(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