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IC卡資料上傳 健保砸四億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3日訊】 〔自由時報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健保IC卡是民眾就醫的唯一憑證,醫界按理應將IC卡的資料上傳給健保局,但從去年起,醫界只要即時上傳IC卡一筆正確資料,健保局就補助一元,光是這筆支出,去年就花掉健保二、三億元,今年健保局更編列了四億元「專款專用」。對此,健保局官員坦承有欠周延。

健保局說,健保IC卡在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上路初期,由於登載的資料很簡單,上傳時間短,醫療院所大多願意配合即時上傳,但自去年開始,因IC卡內所登載的內容及欄位愈來愈多,上傳往往要花上好一段時間,部分醫療院所開始覺得很麻煩,以健保相關辦法並未規定為由,不願配合。

專款「鼓勵」傳檔

為了提高IC卡上傳率,健保局自去年起於醫療總額中撥出專款「鼓勵」醫療院所上傳。

目前IC卡內,共有二十多個欄位資料,醫療院所在病患就醫之日起二十四小時內配合上傳,且上傳資料的錯誤率若在三%以內,每筆上傳資料給一元;錯誤率在三%至十%以內,每筆上傳資料給予零點九五元;錯誤率超過十%,則不予補助。

官員表示,健保局在收到醫療院所即時上傳的IC卡資料後,可以立即統計民眾當月就醫次數是否有超過二十次,若超過二十次,則下個月將列入輔導對象;另還可先統計醫療院所門診服務量,預測點值。此外,還可統計醫院每個月門診及住院件數,以登錄在網上做為資訊公開之用。

去年健保花了二、三億希望提升即時上傳率,但成效並不理想,以去年第三季的統計數字來看,西醫基層的即時上傳正確率僅有五十五%,醫院則為四十六%,牙醫為七十五%,中醫則為七十三%。

健保局去年底修訂醫療辦法,未二十四小時內上傳就醫民眾健保IC卡資料者,記點處分,記滿三點,即停止特約,但健保局今年仍編四億元的上傳補助費給醫界。健保局官員解釋,因今年的醫療總額費用,在去年的健保費用協定委員會(簡稱費協會)就已經談定,健保局無法片面收回。

健保局表示,醫療院所二十四小時內不上傳健保IC卡資料,七月起就會執行處分。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