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危機的根源

標籤: ,

【大紀元11月14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高山採訪報導)今年以來,太湖地區出現的水危機事件引起了中國各界的高度關注,魚米之鄉的水危機的根源在哪裡?

海外的博訊網日前發表環保人士陶達士的文章說,太湖水危機事件太複雜了,連專家很難搞清楚,首先是信息模糊,情況不明,有的報導是走馬觀花,有的是歌功頌德,有的是自相矛盾;缺少持續地追蹤,缺少深入的挖掘。

而從政府決策到企業行為,哪些是決策失誤,哪些是管理不善,缺少人民的反應,沒有定期民意調查,缺少公開報導的聽證會,聽不見辯論的聲音和決策者的思維水平如何。

目前被所謂的敲詐勒索罪判刑的三年的太湖環保人士吳立紅的妻子許潔華說,他丈夫從90年年代開始就不斷揭露太湖污染真相—

許潔華:「像我們宜興是從98年那個時候到後來2003年、2004年,甚至到2005年、後來還被評為2006年模範城市,說它化工企業的廢水排放率全部是達標排放,就說是100%了。2002年《人民日報》上也刊登了一篇文章說治理得很好,達到百分之多少。吳立紅一直以來都是說真話,他看到了這個情況就說這是謊言。」

許潔華說,儘管吳立紅曾經被評為環保傑出人物,但地方政府還是設下圈套,以敲詐勒索罪名將他關進監獄,環保人士遭地方政府打擊報復的事件屢見不鮮—

許潔華:「幾年來吳立紅一直這樣說,跟地方政府好像有點作對的樣子。他們認為是作對,其實吳立紅是說真話,他是熱愛生他養他的故鄉,這個山和水他是非常熱愛的。他喜歡說真話,不喜歡說謊言。他們對他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痛恨的。」

總部設在四川成都的「綠色江河」負責人楊欣說,中國新聞媒體報導環境和生態惡化時,往往不敢得罪各級政府—

楊欣:「如果有這樣的民間團體把這些問題反映給政府,同時也反映給新聞媒體。這樣的話就不僅僅是當地的新聞媒體,包括有些地區的新聞媒體甚至中央的新聞媒體。新聞媒體也是多層面地反映問題。有可能當地新聞媒體反映問題有些顧忌,作為其他地區的新聞媒體或者更上一級的新聞媒體,這方面的顧忌就少許多。這樣監督起來的話,新聞媒體在報導的過程中就更加真實、更加權威。涉及的範圍、宣傳的範圍就更廣。這樣就可以對當地的企業和政府的相關執政部門給予更大的監督力度。」

「綠色江河」負責人楊欣說,要防止類似太湖水危機事件的再次出現,鼓勵社區民眾對環保的參與是一個關鍵—

楊欣:「因為社區本身是屬於環境的受害者,另外它對周圍的環境關注力度更大一些,所以政府在這方面除了自身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和執行力度以外,還要充分依靠媒體的監督,甚至社區的監督。必須建立社區反應問題的暢通渠道,使政府能夠更準確地把握有關環境污染的信息。這樣才能做出第一反應,對環境污染的企業進行一些處罰與制止,這樣才可能更大層次地減輕超標的排放、污染等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安徽巢湖藍藻危機未解決 銀魚產量銳減
「環境加州」:水污染嚴重 政策需扭轉
江蘇將投6.7億元研治太湖
亞銀報告稱中國水污染令人觸目驚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