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管仲與鮑叔牙(歷史人物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616
【字號】    
   標籤: tags: ,

【正文】

管仲,春秋時齊國的名相,輔佐齊桓公,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的霸主。鮑叔牙,又稱鮑叔,春秋時齊國大夫,以知人著稱。

據《史記•管晏列傳》記載,管仲少年時就與鮑叔牙交好,鮑叔非常瞭解他的賢能。管仲家境貧困,還常常欺負鮑叔,鮑叔始終善待他,不曾有怨言。

西元前686年,齊襄公逝世,他的侄子公孫無知篡位。前685年春天,齊國大夫雍廩殺了公孫無知。當時公子糾在魯國,由召忽與管仲輔佐他,公子小白在莒國,由鮑叔牙輔佐。齊國的大臣們商量討論立新的齊君。於是魯國派人送公子糾回國,莒國派人送公子小白回國。管仲怕小白先回國,就追上公子小白,射了他一箭,卻恰好射中小白的帶鉤。公子小白假裝中箭,騙過管仲,然後與鮑叔牙快馬加鞭先回到齊國,當了國君,即齊桓公。

魯莊公聽說公子小白當了國君,十分生氣,就派兵攻打齊國,結果大敗而還。桓公給魯君一封信說:「公子糾是我兄弟,我不忍心親自殺了他,請魯君你殺了他吧!召忽與管仲是我的仇敵,請把他們交給我,讓我親自殺了他們。不然的話我將攻打你們魯國。」在齊國的壓力之下,魯國殺了公子糾,召忽自殺,而管仲沒有自殺而選擇讓魯國囚禁。

齊桓公即位後,立刻請來鮑叔牙,讓他做宰相。但是鮑叔牙卻向齊桓公推薦還囚在牢中的管仲。「如果桓公您只要治理齊國,那麼由高傒與我來輔佐您就可以了,可是如果您要稱霸諸侯,就一定要請管仲來輔佐您。」齊桓公接受了鮑叔牙的建議,請管仲來做宰相。後來管仲在齊國執政,使齊桓公稱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都是因為管仲的謀略。

管仲後來回憶道:「我貧窮時,與鮑叔一道做生意,分財利時,總是多拿,鮑叔從不以為我貪,他知道我是因為貧窮的緣故。我曾經替鮑叔謀劃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頓不堪,陷於窘境,鮑叔不認為我愚笨,他知道時運有時順,有時不順。我曾經三次作官三次都被國君驅逐,鮑叔不認為我不肖,他知道我沒遇上好時機。我曾經三次打仗三次逃跑。鮑叔不認為我膽小,他知道我家裡有老母需要贍養。公子糾失敗,召忽為之殉難,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鮑叔不認為我無恥,知道我不因小節而感到羞愧,卻以功名不顯揚於天下而感到恥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管仲臨終前,齊桓公問管仲,鮑叔牙可以不可以接替他的相位,管仲說不行,認為鮑叔牙善惡分明,不能包容壞的一面。如果把政權交給他,既害了你齊桓公,又害了他自己。鮑叔牙知道這件事後,不但沒有因為管仲不推薦自己接替相位而不滿,反而高興,只有管仲最瞭解他。

司馬遷稱讚道:鮑叔推薦了管仲以後,情願把自身置於管仲之下。他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享有俸祿,得到封地的有十幾代,其中多數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知道管仲之賢的不多,而都知道鮑叔能識別人才。

【辨析】
(一)從管仲自己所談的內容中,你認為鮑叔牙能知人的原因是什麼?比如說,當你有困難時,一個你信任且欽佩的朋友為你籌劃事情,不僅沒有帶來成功,反到帶給你更大的麻煩與更深的困境,你認為要維持對這個朋友的體諒與信任的難處有哪些?

(二)文章最後一段太史公所敘述的內容,與中國人常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有何關聯?你認為太史公認為鮑叔牙是一個有德行的人嗎?

(三)在《論語》「八佾篇」中孔子批評管仲「器小」;而在「憲問篇」中孔子說「齊桓公九合諸侯,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功勞。」又說「管仲擔任齊桓公的宰相,輔佐桓公稱霸諸侯,匡定天下,人民到現在都享有它的好處。沒有管仲的話,我們現在可能都要披散著頭髮穿著胡人的衣服了!」因此還稱讚管仲「如其仁」,從這兩段敘述中,你認為孔子是如何評價管仲的?孔子如此評價背後的道理與標準是什麼?

(四)孔子認為管仲不同於匹夫匹婦,所以遭遇各種挫折與屈辱仍不減志向。你認為管仲所經歷的挫折,哪一點對你而言是最大挑戰,為什麼?

【延伸閱讀】
漢朝劉向的《新序》有這樣一個故事。齊桓公時代,在江淮之間,有兩個小國家叫做江國、黃國,這兩個國家都靠近楚國,楚國幾次都攻打他們,想要把他們滅掉,所以這兩國都深以楚國為患。這時齊桓公正與諸侯商量討伐楚國,在「貫澤」進行盟約,江黃兩國也來參與。管仲勸齊桓公說:這兩國離齊國太遠,而靠近楚國,如果楚國攻打他們,我們卻無法救援,這會讓我們失信於諸侯,所以我們不能與他們訂立盟約。但是齊桓公不接受管仲的勸告,仍然與他們結盟。

管仲死後,楚國果然攻打他們,而齊桓公無法救他們。此後桓公在諸侯之間的信譽逐漸衰落,桓公的霸業就衰弱下去,從這件事情觀察,管仲可以算是善謀的人了。

【附錄】原文與出處
管仲夷吾者,穎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史記•管晏列傳)

桓公元年春,齊君無知游於雍林。雍林人嘗有怨無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襲殺無知,告齊大夫曰:「無知弒襄公自立,臣謹行誅。唯大夫更立公子之當立者,唯命是聽。」

初,襄公之醉殺魯桓公,通其夫人,殺誅數不當,淫於婦人,數欺大臣,腢弟恐禍及,故次弟糾奔魯。其母魯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鮑叔傅之。小白母,韂女也,有寵於厘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及雍林人殺無知,議立君,高﹑國先陰召小白於莒。魯聞無知死,亦發兵送公子糾,而使管仲別將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鉤。小白詳死,管仲使人馳報魯。魯送糾者行益遲,六日至齊,則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為桓公。

桓公之中鉤,詳死以誤管仲,已而載溫車中馳行,亦有高﹑國內應,故得先入立,發兵距魯。秋,與魯戰於干時,魯兵敗走,齊兵掩絕魯歸道。齊遺魯書曰:「子糾兄弟,弗忍誅,請魯自殺之。召忽﹑管仲讎也,請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將圍魯。」魯人患之,遂殺子糾於笙瀆。召忽自殺,管仲請囚。桓公之立,發兵攻魯,心欲殺管仲。鮑叔牙曰:「臣幸得從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無以增君。君將治齊,即高傒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國國重,不可失也。」於是桓公從之。乃詳為召管仲欲甘心,實欲用之。管仲知之,故請往。鮑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脫桎梏,齋祓而見桓公。 (《史記•齊太公世家》)

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曰:「仲父之病矣。漬甚,國人弗諱,寡人將誰屬國?」管仲對曰:「昔者臣盡力竭智,猶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於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願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諾,曰:「公誰欲相?」公曰:「鮑叔牙可乎?」 管仲對曰:「不可。夷吾善鮑叔牙。鮑叔牙之為人也,清廉潔直;視不己若者,不比於人;一聞人之過,終身不忘。勿已,則隰朋其可乎?隰朋之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黃帝,而哀不己若者。其於國也,有不聞也;其於物也,有不知也;其於人也,有不見也。勿已乎,則隰朋可也。」(《呂氏春秋• 貴公》卷一)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論語•八佾第三》)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論語•憲問篇第十四》)

齊桓公時,江國,黃國,小國也,在江淮之間。近楚,楚,大國也,數侵伐,欲滅取之;江人黃人患楚。齊桓公方存亡繼絕,救危扶傾;尊周室,攘夷狄,為陽谷之會,貫澤之盟,與諸侯方伐楚。江人、黃人慕桓公之義,來會盟於貫澤。管仲曰:「江、黃遠齊而近楚,楚為利之國也,若伐而不能救,無以宗諸侯,不可受也。」桓公不聽,遂與之盟。管仲死,楚人伐江滅黃,桓公不能救,君子閔(min /憫)之。是後桓公信壞德衰,諸侯不附,遂陵遲(衰落的意思)不能復興。夫仁智之謀,即事有漸,力所不能救,未可以受其質,桓公之過也,管仲可謂善謀矣。( 漢•劉向《新序》)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1)。有事,弟子(2)服其勞;有酒食(3),先生饌(4),曾(5)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第二》)
  • 子曰:「弟子入則孝(1),出則弟(2),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3)。行有餘力,則以學文(4)。」 (《論語•學而第一》)
  •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1)。」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論語》•公冶長第五)
  •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1)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2)能事親。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丑(3)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丑而爭則兵(4),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4)之養,猶為不孝也。」
  • 【原文】:子夏(1)曰:「賢賢(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第一》)
  •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1)諸(2)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3)也,非爾(4)所及也。」(《論語•公冶長第五》)
  •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2),五十而知天命(3),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4)。」 (《論語•為政第二》)
  • 荀巨伯(1)遠看友人疾,值(2)胡賊(3)攻郡,友人語(4)巨伯曰:「吾今死矣,子(5)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6)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7)何男子,而敢獨止(8)?」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9)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10)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11)而還,一郡並獲全(12)。
  • 齊景公(1)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2)而問之曰:「今日寡人(3)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4)所謂之不祥也?」晏子曰:「國有三不祥,是(5)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見虎,虎之室也;下澤見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6)為不祥也!」(出自《說苑》)
  • 本文選自《山海經•海內經》。《山海經》,共十八篇,以「山」和「海」為綱領,記述各地山川風物、神話傳說等。是中國最早的人文地理志,也是收集古代地方神話傳說最豐富的書籍。這一段講述了上古有關「洪水」的神話及鯀禹治水的傳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