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反共領袖:邱吉爾(11)

子儀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0日訊】 3《薩伏羅拉》—一部對共產主義的預言小說

邱吉爾在《我的早年生活》中回憶說,在他的第一部著作出版後,他養成了“寫作習慣”。由於他未能獲准參加新的遠征軍,他決定利用空閒時間進行小說創作。

從當時直到後來他在政壇失利後的蟄伏歲月,邱吉爾雖然從事了大量的寫作工作,卻從來沒有把自己僅僅局限於寫作領域,更沒有打算成為一個職業作家,他有著更為宏大的理想抱負。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文學與政治並不是毫無聯繫的;有時文學還可以作為政治的進身之階。比如,一度成為保守黨人崇拜偶像的著名政治家迪斯雷利,就是以寫小說起家並從文學領域走向政治生涯的。而迪斯雷利的“民主托利主義”思想,最初也是通過文學著作闡述出來並影響民眾的。這或許是邱吉爾打算在文學創作上一試身手的主要動機之一。事實上,在這部邱吉爾寫作生涯中唯一的文學作品中,作者無疑寫出了當時英國政治生活中的許多特點。作者在描寫主人公對待政治問題的看法時,所表述出來的也不折不扣是邱吉爾自己對政治問題的觀點。所以,許多評論者認為,這部名為《薩伏羅拉》的小說,其實是年輕的邱吉爾的政治宣言。

《薩伏羅拉》敍述的是一個虛構的、位於地中海上的名叫“蘿拉尼亞”的國家裏所發生的故事。“蘿拉尼亞”這一國名,據信是仿照1894年出版的安東尼‧霍普所著《贊達戰俘》一書中的“羅裏塔尼亞”一詞而來。書中描寫了蘿拉尼亞人民開展的爭取人民解放的運動,成功地推翻了反動政權的獨裁統治,可是人民取得的勝利成果,又受到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革命的威脅。書中值得注意的地方還有對共產主義者的認識。在《薩伏羅拉》中描寫的社會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的形象身上,集中體現了人類最醜惡的特徵。極端革命者卡爾‧克汝茲領導的極端分子們操控人們的不滿情緒,為的是達成建立邪惡社會主義的目的。卡爾策劃了刺殺薩伏羅拉未成功,自己反而喪命。但是,極端分子們還是成功逼走薩伏羅拉和露西爾。儘管最終薩伏羅拉和露西爾被平反而回到蘿拉尼亞,但那裏的和平與繁榮已不再。

除了這一主線外,作為文學作品,書中當然也少不了愛情故事的描寫來豐富作品內容,展示人物豐富的性格內涵。有意思的是,由於邱吉爾一直是在學校和軍隊的嚴格紀律約束下成長起來,缺乏愛情生活的經歷,因此在描寫愛情情節時顯得有些不知所措。據說連愛情故事這條副線也是他的一位女親戚幫他編出來的。在不多的對女主角的描寫中,藍道夫‧邱吉爾夫人還作了一些指點。

“薩伏羅拉”既是小說的,也是書中主人公的名字。這是一位年輕的政治領袖,在他身上集中了邱吉爾所讚賞的一切優秀品格。他英勇機智、博學善辯,不僅對“人間的一切樂趣有鑒賞力”,而且具有深邃的思想和系統的理念。他領導著反對黨在人民的支持下進行著推翻反動的軍事獨裁政權的解放鬥爭。書中的女主角是獨裁者莫瑞拉的妻子露西爾,她是一位“容貌美麗”、見識過人的女英雄,她的沙龍中“擠滿了來自各國的最著名的人物,溫文爾雅的使節們向她提出了一系列微妙的暗示性問題,她都非正式地一一作了答復”。她暗中同情薩伏羅拉的鬥爭,在她的丈夫派遣她到薩伏羅拉那裏去打探起義計畫時,她與薩伏羅拉一見鍾情,兩人的關係急劇發展。由於邱吉爾本身經歷的缺乏,他曾請班加羅爾一位要好的軍官朋友在兩人的愛情描寫上給予幫助,但結果並無多大改進,於是他明智地儘量回避這方面的情節描寫。至於在書中佔據大部分篇幅的內戰情節的敍述,邱吉爾寫起來則十分輕鬆、駕輕就熟。

值得引起讀者注意的,是邱吉爾在場景描寫的基礎上對人物性格的刻劃和對其內心世界的揭示。書中描述了在總統府門前的廣場上槍殺遊行群眾的場景,緊接著又以深入細膩的筆觸對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作了充分展示。邱吉爾寫道:

“不久前他目睹的那些令人觸目驚心的場面不能不激發他的火一樣的熱情。壓抑只能使他內心的火越燒越旺。值得那樣幹嗎?鬥爭、勞動、一連串的事變、捨棄輕鬆愉快生活的許多東西,這是為了什麼?人民的幸福,他很少感興趣。……他非常明白,他做一切事情的主要動力是他的遠大抱負,他無力抵禦它。他理解並珍惜一個藝術家在生活中追求美好事物的喜悅,也理解並珍惜一個運動員從自己的活動中得到歡快的樂趣。生活在寂靜之中,像藝術和書本描述的那樣,懷著哲學家的平靜心情生活在美麗的公園裏,遠離人聲嘈雜的地方並且完全擺脫各種事物,這當然安逸、舒適。但他還是認為,他不能忍受這樣的生活。他的天性是狂暴的、強悍的、勇猛的。充滿抱負、動盪和不安的生活才是他唯一可以接受的生活。他應該一住無前。”--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支持這個理論的有老羅斯福總統、威爾遜總統及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荷姆斯和布朗代斯贊同它,布朗代斯做出偏向這個理論的判決。支持它的名人包括發明電話的貝爾、主張節育的仙額夫人、植物學家波班克、史丹佛大學的創辦人史丹佛、小說家威爾斯、劇作家蕭伯納,以及幾百個名流。諾貝爾得主支持它,卡內基和洛克斐爾基金會都出錢支持這個研究。冷泉港研究院是為了做這些研究而成立的,但是重要的研究都在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史丹佛和約翰霍浦金斯大學內進行。關於它的法律提案全數通過,從紐約一路到加州。這些研究得到了國家科學院,美國醫學學會及國家研究委員會的支持。有人說,如果上帝還活著,祂也會支持。
  • 馬爾巴羅公爵的後世子孫們在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這段時間裏,再也沒能為他們的族徽增添任何光彩。他們既無驕人的功業,亦未獲得任何榮譽,只不過為了維護公爵的尊嚴和排場,毫不吝嗇地揮霍著約翰‧邱吉爾積攢的大筆財富。
  •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之後上流社會發生的一件轟動一時的醜聞,突然中斷了藍道夫一家與倫敦社交界的聯繫。1876年,藍道夫的哥哥布倫德福德侯爵完全不顧自己已經結婚生子,在情感的驅使下策劃與艾利斯福德伯爵夫人私奔。艾利斯福德伯爵夫人也曾是威爾士親王的情人,此時她的丈夫正陪同威爾士親王在印度訪問,等他們訪問結束回到倫敦時,此事已鬧得滿城風雨。親王要求艾利斯福德伯爵與其妻子離婚,同時要求布倫德福德侯爵亦與自己的妻子離婚並與艾利斯福德伯爵夫人結婚
  • 雖然保守黨領導人對藍道夫‧邱吉爾採取了忍讓態度,但他們始終對藍道夫抱有戒心;對他的自命不凡雖然隱忍不發,但始終敬而遠之。索爾茲伯里的侄子、未來的保守黨首相亞瑟‧巴爾弗說過:“我傾向於認為,只要藍道夫還沒有不忠於党的任何行為,還沒有把自己弄到無可挽回的不能令人容忍的地步,我們大家就要避免一切衝突。”由此可見,與藍道夫的妥協只不過是政治上的權宜之計。這也預示著以後發生的藍道夫的政治悲劇之不可避免。
  • 新學校裏的環境要寬鬆得多,儘管溫斯頓‧邱吉爾執拗、倔強的性格依舊,仍然是學校裏最不守規矩的學生,但他再也不用擔心受到體罰了。學校裏開設了英文、法文、歷史、古典文學以及繪畫等一些比較正規的課程,此外還組織學生開展騎馬、游泳和跳舞等活動。由於心情愉快,少受拘束,溫斯頓在佈雷頓學校裏的學習有了較大的進步。在這一期間,1886年3月,溫斯頓生了一場大病,因患感冒而轉成肺炎,一度高燒不退,甚至有生命危險。他的父母聞訊後迅即趕來看他時,他已是神志不醒,奄奄一息了,經過搶救才脫離危險。又進行了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他的病才逐漸痊癒。這場大病使他初次對人生有了較深的體驗。
  • 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校位於伯克郡,離薩裏郡的坎伯利火車站也很近,是英國軍隊培養步兵和騎兵軍官的主要基地。當時每年需繳納的學費為150英鎊。該校學生幾乎全部是出身於上流社會,因為在昂貴的學費之外,畢業成為軍官之後仍需要家庭的金錢資助,所以貧寒卑微之家的子弟無法問津。
  • 1895年是溫斯頓由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重要年頭,也是他的生活發生重大變化的一年。這年元月,他的父親過早地去世。他的外祖母倫納德‧傑羅姆夫人于同年4月病故。而對溫斯頓感情衝擊最大的,恐怕還是同年7月老保姆愛維莉絲特太太的去世。雖然由於藍道夫勳爵患病導致家庭經濟狀況困窘,珍妮迫不得已辭退了愛維莉絲特太太,但老保姆一直得到邱吉爾家的資助。溫斯頓在她去世前去看望了她;在她死後不僅參加了她的葬禮,還承擔了在她墓前為她豎立墓碑的費用。
  • 1896年9月,邱吉爾隨所屬的第四驃騎兵團調往印度,駐紮在印度南部的班加羅爾。這裏是一處氣候宜人的山中避暑勝地,海拔高度為3000英尺。邱吉爾與另兩名中尉合住著一所帶有“寬闊而漂亮的庭院”的平房。邱吉爾在其中佔有3個房間,住處寬暢而舒適,並且擁有“一個主管酒類、膳食的管家”、兩個“管衣物的男僕”,還有一個馬夫。此外他與另兩位中尉還共用兩個園丁、三個運水工、四個洗衣工和一個守夜人。騎兵團的軍官們除了每天的早操和上午的一小時馬廄值勤,再沒有其他的軍務活動,因而邱吉爾有充足的時間隨心所欲地滿足自己的愛好。他讀書、寫信,種種玫瑰花,還採集製作了許多美麗的蝴蝶標本。每到下午4時15分,就是他最喜愛的活動打馬球的時間。這也是當地英國騎兵軍官最主要的娛樂。邱吉爾認為打馬球不僅是最有益處的運動之一,而且還是英國軍官與印度王公貴族之間進行交往的主要管道。雙方經常組織比賽。
  • 還有一次,他完成聯絡任務後跟隨一支分遣隊返回駐地時,在途中遭受到大規模的襲擊,戰鬥進行得異常殘酷。在一片寂靜的山谷中,突然爆發出槍聲和喊殺聲,轉眼間在嶙峋的山岩之間,奔湧出成群結隊的起義者沖向他們。邱吉爾親眼看到大片的死傷。他在《我的早年生活》中回憶道:“只見後邊的五六個人已經倒下了,兩個已死,三人受傷。一人胸部被射穿,鮮血如泉湧;另一個腹部受傷,手抓腳踢;還有一位軍官右眼被射出,滿臉是鮮血。慘呀,這是多麼驚險的一幕啊!”他在當時給母親的信中還寫道:這是一次“令人毛骨悚然的潰敗,被俘獲的傷兵讓這些野蠻的畜牲兇殘地切成肉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