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藥膳】陸遊老年養生詩兩首(下)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鄧正梁

人氣 89
標籤:

陸游是著名的南宋詩人、詞人,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詩人」。死前曾作《示兒》一絕:「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堪稱是最能表現陸游創作精神的代表作。他一生活到86的高齡,平時十分注重養生之道,到老年時更是時時細心呵護,創作了許多養生的詩詞。

在《劍南詩稿‧自詒》中有一篇「愈老愈知生有涯」中提到:『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時一念不容差。身如病鶴長停料,心似山僧已棄家。高枕時時聞解籜,捲簾片片數飛花。飯餘解帶摩便腹,自取風爐煮晚茶。』

籜(音拓),俗稱「筍殼」。解籜,就是竹筍脫皮的意思。而便腹,是形容一個人大腹便便的樣子。

這首詩的意思是:愈到老年,愈知道生命的寶貴,在日常調攝上,愈是不可有一念的偏差。陸遊晚年正因為特別重視養生,所以雖然「身如病鶴」,卻可以長期不服藥物,而主要依靠著清心自養,臥聽天籟,閑數飛花,時而摩腹消食,時而自煮晚茶。在這裏,我們看到了一位悠然自得、對大自然情趣盎然、善於動靜兼養並且盡量保持生活自立的老者形象。顯然,這些都是有益於老年頤養的。

另一首養生詩是在《劍南詩稿‧看梅歸馬上戲作》中,題名為「漸老更知閑有昧」:

『平明南出笮橋門,走馬歸來趁未昏。漸老更知閑有味,一冬強半在梅村。』

笮(音昨)橋:又名夷里橋。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因橋用竹索編成,故名。

這首詩的意思是:清晨我就騎馬往南出了笮橋門,歸來時已經接近黃昏。漸入老境才知道閑暇生活很有味道,就這樣一冬時光要有大半消耗在「梅村」。這首詩道出了陸遊晚年頤養之樂,也是頤養之方。冬日裏經常外出觀梅,既欣賞了大自然的美景,愉悅了身心,陶冶了性情;又活動了肢體,曝曬了冬日的陽光,呼吸了野外的清新空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傳統藥膳】人參誤服殺人
【傳統藥膳】傷寒食療
【傳統藥膳】苦瓜
【傳統藥膳】病後需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