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小孩三歲時無所畏懼 未來犯罪機率高?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1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湯光宇編譯)根據現行研究,犯罪傾向與父母學歷、家庭大小和成員、飲食健康、運動量等息息相關,最新研究則指出,若小孩在三歲時無所畏懼,長大成為罪犯的機率就越高。

二十年前,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研究團隊來到非洲東南方 的印度洋島國模里西斯(Mauritius),對1800個3歲孩童進行了實驗。他們對孩童播放短而尖銳與高音悅耳兩種音效,透過貼在孩童食指及中指的電極片測量其反應,若孩童出現流汗反應,表示生出恐懼感;沒有出汗反應的孩童則屬於無所畏懼型。

二十年後,法院記錄顯示這些孩子當中,有137位(當中有6位女性)犯下重罪,如偷竊、藥物濫用、暴力和飆車等,而他們當年都屬於無所畏懼型。另外,有274位沒有犯罪記錄,當年他們測試時都有害怕反應。

然而,研究人員表示,孩童時期懼怕反應強弱與未來成為罪犯的機率並不完全一致。也就是說,並非每個不害怕的小孩都會成為罪犯,而所有罪犯行為的成年人小時候也不一定都無恐懼 感,兩者並無直接關聯性。

雖然如此,美國精神病學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前主席艾麗莎 ‧貝內德克博士(Elissa Benedek)肯定該研究的貢獻。由於人類的恐懼感主要由大 腦的杏仁核體(amygdala)所掌管,杏仁核體又稱扁桃體,因貌似杏仁而得名。該研究主要想確認,作為情緒中心的杏仁核體功能不良,是否會造成患者擁有與生俱來的 無畏感和漠視法律的特性。

研究人員和專家共同表示,社會應重視類似潛伏的問題,透過適當的治療如健康飲食、適當運動和促進腦部認知能力的課程來增強杏仁核體的功能。部分屬於危險族群的3至5歲孩童從此等方法中受益良多,在11 歲時腦部功能有著明顯的進步,令20年後犯罪的機率減少了35%。貝內德克博士表示,對有腦部功能不良孩童的父母來說,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大腦會改變和成長。

這份研究發表於11月的美國精神病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網路版。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