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午休的時候,店舖的房子晃得人也站不住。大夥急忙往外跑,外面到處都燒起來了,一片火海。宗一郎急忙跑回店裡,想把電話機卸下搬走。他聽說這玩藝非常貴重。但是,指揮避難的主人叫起來了:「只把電話機搬出去頂屁用,不如快把汽車開出去。會開車的都去開車!把它開到安全的地方去!」  
在日本,被譽為「摩托之父」的本田宗一郎,原先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他在複雜的環境中,慘淡經營,花費畢生精力,創建出世界一流的企業;隨後又毫不吝惜地把它交給與自己沒有絲毫血緣關係的年輕人,自己過起恬淡的生活。下面所說的,就是本田宗一郎的故事。
在長達八年的對日抗戰中,蔣介石多次遇險自不必說。這裡要說的是1940年初,蔣介石在廣西的一次鮮為人知的歷險,那時他正在柳州主持召開桂南會戰檢討會。
克羅克成功的另一個秘訣,是他經營有方,創造性地提出了經營麥當勞速食店的3項標準:“Q.S.C”,即Quality,Service,Cleanness,意思是“品質上乘,服務周到,地方清潔”。這成了麥當勞區別於其他速食業的標誌之一。
1961年年初,克羅克和麥氏兄弟就開始談判出讓麥當勞權利之事。但麥氏兄弟出價驚人:非270萬美元不賣!其中兄弟倆每人100萬美元,交稅70萬美元,而且一定要現金。克羅克差點氣暈了,他放下電話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們明知他拿不出這麼多錢來而把價碼定得這麼高,其用心是很明顯的,就是不想讓克羅克擁有控制權。
麥當勞無異於一個神話。這個以經營漢堡包為主的速食王國,歷經40年,到90年代初,在全世界8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1.6萬多家分店,每天銷售漢堡包達2億多個,年營業額達150億美元。所有的麥當勞速食店都掛有耀眼奪目的金黃色雙拱形M字招牌。人們望見霓虹燈閃爍處的「McDanald」幾個字,以為這家速食公司的老闆就是麥當勞。其實不然,麥當勞兄弟倆充其量不過是麥當勞公司的奠基人,而真正創建麥當勞速食王國的卻是雷蒙‧克羅克。
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對艾柯卡來說無異於從珠穆朗瑪峰墜入萬丈深淵,幾乎置他於死地。妻子氣得心臟病發作,女兒埋怨他無能。他憤怒、仿惶、苦悶,甚至想到自殺。但他最終沒有向命運屈服。
當上副總裁後,艾柯卡的才華得以全面發揮。他首先建立了季度檢查制度,提高了經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接著,他又組織手下聰明而有創造性的年輕人每星期聚會一次,分析、預測消費者心理和市場。
世上沒有哪位企業家像艾柯卡那樣命運多舛,大起大落,幾經沉浮。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推銷員扶搖直上,登上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總經理的寶座,而後又從權力之巔被推落穀底;他雄心不泯,從灰燼中奮起,當上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總裁,把這家瀕臨倒閉的公司從危境中拯救過來,奇蹟般地東山再起,使之成為全美第三大汽車公司。他那鍥而不捨、轉敗為勝的奮鬥精神使人們為之傾倒。一時間,他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記述他傳奇經歷的自傳,以空前的速度風靡美國,風靡全世界。一股「艾柯卡狂熱」席捲著全球。艾柯卡成了全世界聞名的超級企業家,他的傳奇故事也被千千萬萬人所熟知。
尼斯湖水怪,你在哪?
傳說尼斯湖水怪(Nessie)生活在英國蘇格蘭的尼斯湖內,蛇頸龍身。不僅吸引好奇的遊客,更吸引著許多科學家的探險,但是真能一睹水怪廬山真面目的,嚴格地說沒有,有鳳毛麟角的傳言也有待科學進一步的證實,而MIT的萊茵教授(Robert Rines)就是其中堅而不懈的探險者之一。
他又開始四處奔波,從一個城市跑到另一個城市,能借的錢都借了,運氣仍然不佳。1931年成為他一生中最悲慘的一個年份。後來他曾這樣描述:「也許高山搖搖欲墜,但我依然滿懷希望潤為這是美國,我不願放棄自己的夢想。」希爾頓迫不得已,只得拿幾家希爾頓飯店作為抵押,以充債款。至此,希爾頓幾乎空無一物,家人和同僚們的安身之處也操在他人手中。
希爾頓雖然曾在「家庭式旅館」中做過招攬顧客的小職員,但真正悟出經營旅館業務的一些原則,並逐步迷上這一行業,卻是在他當上莫布利旅館的老闆之後。
只要提起「希爾頓」三個字,人們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那豪華舒適的大飯店。誰都知道康拉德‧希爾頓是世界旅館業大王,在世界各地的大都市裡,都可以看到聳入雲霄的希爾頓大飯店。他所創立的國際希爾頓旅館有限公司,現在在全球已擁有200多家旅館,資產總額達數十億美元,每天接待數十萬計的各國旅客,年利潤達數億美元,雄居全世界最大的旅館的榜首。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休斯決定用自己環球飛行後開發的D2型遠程轟炸機叩開軍方訂貨當局的大門。這種飛機集中了休斯的飛行經驗和設計、改造經驗於一體,可以乘坐6個人,它速度快,高度高,而且機體曲線優美。為了開發這種飛機,他投資600萬美元,自信這次軍方一定會對他的飛機刮目相看。
在洛杉磯的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附近有一座飛機場,飛機場的一個角落有一個被隔離的飛機庫。這裡有武裝警衛人員負責警戒,沒有人知道裏面是做什麼的。其實,這是休斯工具公司一個秘密研製新型飛機的工廠。
市長不好當
九月十四日麻州麥爾柔斯市舉辦第28界維多利亞集市(Melrose Victorian Fair) 活動,萬人參與。
在美國,霍華德‧休斯的名字就像華盛頓、林肯一樣無人不知。這不僅因為他是美國少有的幾個享有世界聲望的富豪之一,美國人更是把他作為一個英雄來看待的。他的一生可謂轟轟烈烈,充滿了冒險和刺激。他擁有25億美元的資產,到了晚年,卻隱居世外,行蹤莫測,不在公開場合拋頭露面。
19世紀末20世紀初,卡內基鋼鐵公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企業。它擁有2萬多員工以及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它的年產量超過了英國全國的鋼鐵產量,它的年收益額達4000萬美元。卡內基是公司的最大股東,但他並不擔任董事長、總經理之類的職務。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任用了一批懂技術、懂管理的人才。時至今日,人們還常常引用他的一句名言:“如果把我的廠房設備、材料全部燒毀,但只要保住我的全班人馬,幾年以後,我仍將是一個鋼鐵大王。”
 第二天在餐桌旁,卡內基把2.25美元拿出來交給母親,並問:「我們在丹弗姆林跟人家借的錢,還差多少?」母親顯得很吃驚:「那20英鎊的債,還差一點就夠還了。你這錢是從哪裡來的?」當母親得知這筆錢的來歷後,眼裡湧出了喜悅的淚水,而坐在一旁的父親卻流露出得意的神色。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兒子有出息,將來一定會做一番大事業的。為寄還好友主動資助的那20英鎊,這兩年來母親每天儘量節省生活開支,5角5角地存起來,眼看快湊足200美元還債了;如今兒子又以增收的錢幫助還債,該是多麼令人高興的事呀。這一天,全家每個人內心都充滿著喜悅。
1848年初,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山區發現金礦的消息,傳到了飽受經濟危機之苦的蘇格蘭。頓時,整個蘇格蘭沸騰起來了。人們趨之若鶩,紛紛舉家西遷,掀起一股空前的「移民潮」。僅在這一年,蘇格蘭就有近19萬人移居美國。他們分乘數十艘船隻,遠涉重洋,直奔大西洋彼岸。
拜倫所收情書將上網 披露舊日粉絲情懷
英國浪漫詩人拜倫勳爵(Lord Byron)是19世紀初年著名的熱血革命家,在希臘參加獨立戰爭時患病死在那裏,終年36歲。
生產發展,原有的廠房條件已經不可能適應新的需要了,松下幸之助又在大開町另一地段物色了一塊100坪的地皮,並投資者手興建新廠房。1922年7月,新工廠開工生產,從此,他的事業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早在幾年之前,他曾傾心於改進電燈插口的研究,並向公司提出過改進的建議,然而卻沒有被採納。另外,公司有規定,職工一旦生病,就要停發薪水。幸之助從小身體孱弱,經常不得不帶病工作。這也促使他擺脫環境的束縛,幹自己的事業。他的設想是生產一種改良的電燈燈頭。對未來的市場,他很有信心,決心已定,便向公司提交了辭呈。
松下幸之助是舉世聞名的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的創始人,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他從一個3人的小作坊起步,經歷了半個世紀的奮鬥歷程,發展成為擁有職工 2.5萬人的世界電器之王。在幾次大的經濟危機衝擊下,許多企業倒閉,而他卻穩穩地站住了腳跟。從他的一生可以看到日本現代工業發展的軌跡。
諾貝爾面臨這些打擊和不絕於耳的責難,並沒有灰心喪氣。他想起那些無辜的被炸死的人們,想起可憐的弟弟艾米爾,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研製出十分安全的硝化甘油炸藥來。經過無數次試驗,他終於研製出一種用雷管引發的、固體狀態的硝化甘油炸藥。
諾貝爾和父親開始細心研究硝化甘油。由於它呈液化狀態,稍微處理不當就會發生可怕的爆炸。但硝化甘油卻是心臟病患者的有效醫療用品,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提到諾貝爾這個名字,全世界幾乎無人不知沒人不曉。諾貝爾是瑞典籍的科學家、發明家,他因發明炸藥、雷管並經營、生產這兩樣東西而成為富豪。諾貝爾臨去世前留下遺囑,決定在他死後把遺產的一部分作為基金,以其全部利息分成五等份,作為「對人類幸福最具貢獻者」的獎金,即:諾貝爾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和平事業五個獎項(1968年增設經濟學獎)。
1963年,MCA公司董事會一直在強逼瓦薩爾曼拿主意是否應聽從一個顧問的勸告買下這座塔樓當旅館和公寓。律師阿爾伯特‧道斯金德負責估價。是道斯金德娩救了這個電影製片公司。一天道斯金德在市中心的農貿市場買東西,他看到在費爾法克斯街和第3街上有許多搖搖欲墜的被用來貯藏水果和蔬菜的小屋和快餐櫃檯,它們就位於好萊塢外圍不遠處。
由於這種歧視的影響,也由於斯皮爾伯格一向對學校學習沒有興趣,他的學習分數從未高過,在薩拉托加且繼續下降。當他沮喪地以平均分數C的成績從中學畢業時,很顯然,沒有一所專業大學願意接受他。不上大學就意味著應徵入伍。他說:「呆在越南以外的地方,我可以做任何事。」這個願望正好與他成為導演的志向吻合。21歲前,這種志向就融進斯皮爾伯格的思想裡。
斯皮爾伯格回憶起阿諾德有一次憤怒地衝出家門大吼道:「我不是這個家的家長,可我還是這個家的男人!」——後面跟著的是一串很傷人的話。後來史蒂文也衝出這個沉默得讓入感到寒冷的房子,衝進電影院溫暖的懷抱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