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曆三月初是中國傳統的清明節。「清明」最初指的是節氣。在我國傳統的曆法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用來反映氣候變化和指導農業生產,而「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時間大約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換算成國曆,約在四月四日或五日。
有人出了個餿主意:放火燒山,三面點火而留下一面,介子推受不了大火就會出來接受封賞,晉文公誤認有理就下令點火燒山,不料三天晝夜的大火雖已熄滅也未見介子推出來。
清明前一天為古代的寒食節。古人為紀念春秋時被晉文公燒死的介之推,實行禁火冷食,要到清明日的中午才能重新舉炊。
「清明」是節日,也是節氣的名稱。作為節日的「清明」與作為節氣的「清明」,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從聯繫上來看,清明節是從「清明」這一個節氣演變而來的,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只有「清明」和「冬至」兩個節氣演化為節日;從區別上看,節氣只是時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風俗習慣和紀念意義。
清明節又到了。相傳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中國人崇尚倫理孝道,重視慎終追遠的精神,「清明節」的掃墓祭祖活動,充份表現了不忘本的傳統美德。所以清明節又稱為「思親節」。
從各地的習俗來看,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清明節的食品都有一共同特色,就是皆可冷食,雖然在這資訊時代裡,這寒食的習俗以不再像過去那樣被重視,但它的精神仍保留在清明的食俗上,萬古流傳。
清明節的食俗源於寒食節,在寒食節禁止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寒食節起初是一個月,後來逐漸縮短,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為一天,寒食節和清明節也就合二為一了。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標誌著凋零的严冬過去,煦暖的春天来临。人們在這一天踏青、掃墓、上墳。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戶戶門口插柳枝。歷代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許多關於清明的詩詞。
中國曆法中有二十四節氣 ,每一個節氣表示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的具體位置。清明,是24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 在春分後十五日,大約在每年的四月四日或五日。
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大公子重耳因受奸臣陷害,在大臣介子推的保護下,流亡國外。有一天,他們迷了路,幾天幾夜沒吃東西,重耳餓得頭昏眼花再也無力走動。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一塊肉,用火烤熟送給重耳。重耳感動的說:“你這樣待我,日後我怎樣報答你呢?”介子推說:“我不求您報答,但願你以後做一個清明的國君。”
4月4日是清明節。清明前一天為古代的寒食節。古人為紀念春秋時被晉文公燒死的介之推,實行禁火冷食,要到清明日的中午才能重新舉炊。
    共有約 43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