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 ─「清明節」的傳說

如真
font print 人氣: 57
【字號】    
   標籤: tags:

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大公子重耳因受奸臣陷害,在大臣介子推的保護下,流亡國外。有一天,他們迷了路,幾天幾夜沒吃東西,重耳餓得頭昏眼花再也無力走動。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一塊肉,用火烤熟送給重耳。重耳感動的說:“你這樣待我,日後我怎樣報答你呢?”介子推說:“我不求您報答,但願你以後做一個清明的國君。”

十九年後,重耳終於回國做了晉國的國君,成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他把流亡時期有功的臣子都封賞了,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去了幾趟,介子推不肯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介子推早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

於是,晉文公便差人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孰料燒了三天三夜,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最後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於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離開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做了雙木屐,每天穿在腳上,望著它哀嘆:“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將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帶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把國家治理得很好,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每逢介子推死的那天,大家以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對有功不居、不圖寶貴的介子推以示懷念。@、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是我祖父經歷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 從前有兩個叫化子阿興、阿旺。無家無小,每日風裏來,雨裏去,住在半路涼亭裏同吃同睡同討飯,結成了一對好朋友。
      
  • 從前有個人,30多歲才成婚,到40歲生了個兒子,夫妻倆十分高興,為了兒子衣食無愁,整天拼命幹活,以為這樣可以為兒子積下些錢財。平時對兒子百依百順,把兒子看得比自己命還重要。儘管這樣寵愛兒子,卻不能博得兒子歡心。
  • 諸葛亮生在漢靈帝光和四年春三月五日,地點是琅玡郡,由於父母早亡,由叔父撫養成人,在天下大亂的時侯,他的兄弟姊妹隨叔父一起來到荊州。過著“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的生活。
  • 黃碩嫁到諸葛亮家後,親操杵臼,兼顧農桑,裏裏外外的粗活兒與瑣事,都處理得宜,不止是諸葛亮本人受到了無微不至的照顧與侍侯,就連他的朋友也時常在隆中諸葛亮的農場盤桓,受到這位醜嫂嫂親切的招待,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久而久之,遠遠近近對諸葛亮的醜媳婦,態度逐漸改變,從卑視到漠視,由漠視而敬重。
  • 傳說乾隆皇帝好遊江南,其實他並不是真心遊山玩水。他只怕江南百姓造反,特意借個遊山玩水的名義,到江南來探聽消息,察看虛實。

  • 在一座鄰近新城市的小村莊中,住著一位樸實的老木匠,老木匠已經相當年長了,村子裡的老朋友也一個一個走了,只留下老木匠一個人每天對著矗立在彼端的高樓大廈嘆道:「活這麼大把歲數了,也沒看過你們這種怪物,把人送進去之後,卻都變了一個人似的!」可惜那座喧囂的城市似乎永遠聽不到老木匠嘶啞的叫聲,只留下老木匠「踢叩踢叩」的柺杖聲。

  • 張公是九世同堂的百萬富翁,是出名的肚量大的人。他從未給別人吵過嘴,打過架,就是遇有在別人看來難忍的事他也能忍。因此,他家堂號叫“百忍堂”。
  • 有個青年叫良心,這天,他在湖裏打魚,天下著雨,快要天黑了,連一條小魚也沒有打著。他垂頭喪氣地背起魚網正想回家,忽然聽到湖水裏“嘩啦”一聲。“是魚!”良心把網一張撒了過去,拉上網來一看,果真是一條几十斤重的大魚。良心高興了的背著大魚回了家。
  • 有一農夫挑著木炭到縣城去賣,正當他氣喘噓噓挑著擔子上坡時,迎面來了一位白髮老人,老人問他:“小兄弟你木炭挑往哪里?”賣炭人喘著氣說: “到城裏去賣。”老人又問:“你這木炭挑往哪里?”賣炭人還是耐心地回答老人。可是,老人還是接連不斷地用同一句話問個不停,一直問到一百遍, 那個賣炭人也一直耐著性子回答了老人一百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