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要趁早?

张渤宁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出名要趁早啊!”张爱玲“随意”编出的这句话,不知误导了多少“文人”!

其实,也不完全都是张惹的祸,几千年来我们不都是这样做的吗?只不过之前还没人把话说得这么明,这么透。比如,“范进中举”就是发生在张发表“出名论之前吧!

出名要趁早,早了果真是福吗?甘罗倒是十二岁就当了宰相,但他十三岁就死了;而姜太公八十岁还在渭水钓鱼,遇到周文王才开始建功立业。要那么早出名做什么?

真正的成就常常是在老年。“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北宋名臣王安石也是,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说王安石早年作诗:“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王安石罢相隐居以后,经历更多人情世故,“不复更为涵蓄”的少年浮躁之气砉然脱去。黄庭坚评价他:“荆公之诗,暮年方妙。”

屈原子在〈涉江〉中这样言志:“吾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又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集大成者必以寿,成名成功哪可能一蹴而就呢?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希望能是:“少有所慕,老有所成”。至于中间,希望平平淡淡,怡然自乐。

──转载自看中国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桑维翰听说后非常愤慨,就写了一篇题为《日出扶桑赋》的文章来表明自己的志向。
  • 万壑烟霞风雨后,千峰苍翠夕阳中。方才是一片晚霞的红,再抬头间又看到上方初白的月。风景啊就是这样朦朦胧胧,时间啊总是如此匆匆。任我加快着脚步,也赶不上那一季轮回的秋冬。当年少的志向在心胸内波涛汹涌,当走过的路洒满了悲喜的泪水,当闻到那一院梅花香浓,我安静的思考着人生是在等待重逢吗?人生是在追赶新梦吗?
  • 在美国一位知名宇航员的家乡小镇里,人人都以这位“本地的优秀男孩”为傲。而且,他们发现,这位宇航员在全世界的声誉激发了当地年轻人探索遥远星球的志向。
  • 马克思在自己的中学毕业作文中确实表露了献身人类福利的志向,但导致他做出这种选择的内在深层原因并非是对人类的同情和关爱,而是为了让自己“趋于高尚”,在精神上变得完美;而推动马克思“趋于高尚”,追求自身精神完美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伟人、完人和圣人,赢得“人人敬仰”的道德美名。所以,满足道德虚荣心即不是这个年轻人打算献身人类幸福的唯一动机,至少也是最重要的动机之一。既如此,这样的志向究竟有多伟大和崇高也就不难判断了。
  • 由于传记资料的缺乏,我们对马克思的童年知之甚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少从中学时代起,马克思就是一个虚荣的人。只不过他的虚荣与财富和地位无关,而体现为对个人名声的看重和追求罢了。
  • 最近,波兰民主转型时期的代表人物、“自我克制的革命”理论的宣导人米奇尼克先生访问中国,与中国部分自由 知识份子及维权人士开展了两场对话(一次座谈与一次推特对话)。从两次对话的内容来看,我感觉与其说让中国民主运动的先进(包括本人在内)在这次对话中找 到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还不如说让大家看到了波兰与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巨大差距。有时候认识差距也是一种必要,因为只有认识到差距才会知道他人的经验有多少 可资借鉴。
  • 张天师得到了黄帝的龙虎中丹之术,当他坐时能看见他,站着时则不见其人。
  • 前按:今年,丹麦当选全球最幸福国家,中国幸福感排第125。那么,为什么丹麦会当选为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呢?一篇几年前的文章,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甚至可以说,这次中国的幸福感被排在一百多位之后,也是因为从小奠定的教育和价值观。正所谓“福祸无门,惟人自招”也。
  • “因为从不过生日,所以也觉得没有必要说自己今天生日啊!”我犹记得我这么饶有口条式地回答她。
    隔天,她带了一枝上头刻着一头山羊的铅笔送我,我永远记得她当时笑得甜美灿烂地对我说:“你是山羊座!这个送给你!”这便成了我的第一份生日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