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要趁早?

張渤寧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出名要趁早啊!」張愛玲「隨意」編出的這句話,不知誤導了多少「文人」!

其實,也不完全都是張惹的禍,幾千年來我們不都是這樣做的嗎?只不過之前還沒人把話說得這麼明,這麼透。比如,「范進中舉」就是發生在張發表「出名論之前吧!

出名要趁早,早了果真是福嗎?甘羅倒是十二歲就當了宰相,但他十三歲就死了;而姜太公八十歲還在渭水釣魚,遇到周文王才開始建功立業。要那麼早出名做什麼?

真正的成就常常是在老年。「庾信生平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北宋名臣王安石也是,南宋葉夢得《石林詩話》說王安石早年作詩:「以意氣自許,故詩語惟其所向,不復更為涵蓄。」王安石罷相隱居以後,經歷更多人情世故,「不復更為涵蓄」的少年浮躁之氣砉然脫去。黃庭堅評價他:「荊公之詩,暮年方妙。」

屈原子在〈涉江〉中這樣言志:「吾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又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集大成者必以壽,成名成功哪可能一蹴而就呢?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希望能是:「少有所慕,老有所成」。至於中間,希望平平淡淡,怡然自樂。

──轉載自看中國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桑維翰聽說後非常憤慨,就寫了一篇題為《日出扶桑賦》的文章來表明自己的志向。
  • 萬壑煙霞風雨後,千峰蒼翠夕陽中。方纔是一片晚霞的紅,再抬頭間又看到上方初白的月。風景啊就是這樣朦朦朧朧,時間啊總是如此匆匆。任我加快著腳步,也趕不上那一季輪迴的秋冬。當年少的志向在心胸內波濤洶湧,當走過的路灑滿了悲喜的淚水,當聞到那一院梅花香濃,我安靜的思考著人生是在等待重逢嗎?人生是在追趕新夢嗎?
  • 在美國一位知名宇航員的家鄉小鎮裡,人人都以這位“本地的優秀男孩”為傲。而且,他們發現,這位宇航員在全世界的聲譽激發了當地年輕人探索遙遠星球的志向。
  • 馬克思在自己的中學畢業作文中確實表露了獻身人類福利的志向,但導致他做出這種選擇的內在深層原因並非是對人類的同情和關愛,而是為了讓自己「趨於高尚」,在精神上變得完美;而推動馬克思「趨於高尚」,追求自身精神完美的動力,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為了使自己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偉人、完人和聖人,贏得「人人敬仰」的道德美名。所以,滿足道德虛榮心即不是這個年輕人打算獻身人類幸福的唯一動機,至少也是最重要的動機之一。既如此,這樣的志向究竟有多偉大和崇高也就不難判斷了。
  • 由於傳記資料的缺乏,我們對馬克思的童年知之甚少。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至少從中學時代起,馬克思就是一個虛榮的人。只不過他的虛榮與財富和地位無關,而體現為對個人名聲的看重和追求罷了。
  • 最近,波蘭民主轉型時期的代表人物、“自我克制的革命”理論的宣導人米奇尼克先生訪問中國,與中國部分自由 知識份子及維權人士開展了兩場對話(一次座談與一次推特對話)。從兩次對話的內容來看,我感覺與其說讓中國民主運動的先進(包括本人在內)在這次對話中找 到了可資借鑒的經驗,還不如說讓大家看到了波蘭與中國社會政治轉型的巨大差距。有時候認識差距也是一種必要,因為只有認識到差距才會知道他人的經驗有多少 可資借鑒。
  • 張天師得到了黃帝的龍虎中丹之術,當他坐時能看見他,站著時則不見其人。
  • 前按:今年,丹麥當選全球最幸福國家,中國幸福感排第125。那麼,為什麼丹麥會當選為全球最幸福的國家呢?一篇幾年前的文章,似乎已經給出了答案。甚至可以說,這次中國的幸福感被排在一百多位之後,也是因為從小奠定的教育和價值觀。正所謂「福禍無門,惟人自招」也。
  • 「因為從不過生日,所以也覺得沒有必要說自己今天生日啊!」我猶記得我這麼饒有口條式地回答她。
    隔天,她帶了一枝上頭刻著一頭山羊的鉛筆送我,我永遠記得她當時笑得甜美燦爛地對我說:「你是山羊座!這個送給你!」這便成了我的第一份生日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