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微乎其微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30
【字号】    
   标签: tags:

《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用来解释词义的专书,是由汉初学者连缀编辑周、汉时旧文,并递相增益而成,是考证词义、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

在《尔雅.释训》篇中载有“式微式微者,微乎微者也”,是解释《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一文。

大意是说,您被驱逐而寄居于卫国,已经是极为衰微了,为什么您不回国呢?若不是为了您,做为臣子的我们何必餐风宿露,陷身于污泥,这么辛苦却得不到救护呢?

根据诗序∶“式微,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由此可知,《诗经.邶风.式微》这篇是指黎侯被狄人驱逐寄居于卫国,因卫国厚待他,使他不想回国,随行的臣子劝谏他归国,后作赋《式微》来表示思归之意。

--摘编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一次太祖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就怀疑地问:“你是找谁帮忙写的啊?”…
  • 宋朝王楙(音貌)在所撰《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一书中,曾探索研究一些俗语的可能来源,书中所列俗语的相关资料,因类似的说法实在太多,无法一一列举出来,也就是“不可枚举”。
  • 悼公有个哥哥没有智慧,他不能分辨豆子与麦子的区别,所以不能立他为国君。后来“不辨菽麦”用来形容愚笨无知的人。
  • “井井有条”出于《荀子》,强调学习与法度的重要。
  • 《履园丛话》〈张氏怪〉中,叙述有一个叫张熙伯的人,他喜欢研究阴阳五行,常读一些记载神怪传记的书。有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一个妖怪,它可以化为人身,又能变出各种东西来…
  • 《盘庚》上篇:…网要结在纲上,才能有条有理而不杂乱;就像农民从事田耕,只有努力耕种,秋天才会丰收…
  • 由于孙礼为人刚正不阿,屡屡让曹爽行事不便,于是就将孙礼外放为扬州刺史。
  • 《孟子.尽心》∶“恶莠,恐其乱苗也。”
  • 在汉光武帝朝,高风亮节的张堪在渔阳太守任内,追捕打击奸猾之徒,赏罚分明,官吏百姓都乐于听从,他仅率领数千骑兵反击,大败匈奴,渔阳郡边界从此安宁无事。百姓作歌说∶“桑树没有乱枝,禾麦都结双株穗,张堪施政,百姓生活富足都快乐极了。”
  • 秦朝末年,汉王刘邦的大将军韩信,攻占魏国,摧毁代国,乘胜想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其锋不可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