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不善 饱受天谴

清言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杨再思,初唐时人,曾在高宗、武周、中宗三朝任要职,担任武则天与中宗两朝宰相,为人谄媚奸诈,善于阿谀逢迎。

中宗神龙元年,时任中书令的杨再思死亡,就在同一天,中书供膳也离奇死亡。两人在阴间被官吏一起带到了阎王面前。阎王问杨再思:“你在生时怎么犯了那么多的罪,这要怎么来偿还?”杨再思说:“我实际上根本没有罪。”阎王于是令官吏把册籍拿来。

只一会儿,有位黄衣官吏拿着册籍过来了,当堂宣读杨再思的罪行:“如意元年,突厥可汗默啜攻陷瀛、檀等州,朝廷派去救援的士兵过少,根本抵抗不了入侵者,有人为此事上书进谏,但杨再思违背谏言一意孤行,仍继续按原来的人数派遣发兵,结果最终被默啜打败,导致千余人被杀害;大足元年,河北一带发生蝗灾,颗粒无收,杨再思身为宰相,却不开仓赈灾,致使百姓流离失所,饿死二万余人;宰相应该调和阴阳,但杨再思法令不平,大伤和气,导致河南三郡发大水,淹死数千人。”官吏一连宣读了六、七件这类事,杨再思此时再无话可说,只有跪拜伏罪。

这时,突然有一只像床一样大的手,长满可怕的长毛,一把将杨再思抓在手里,手指间流出血,腾空而去。

阎王又问中书供膳:“你为什么到这里?”官吏回答说:“有些事想问问他。”阎王说:“他没有过错,应该放回去。”

就这样,供膳又活了过来,他把自己在阴间看到的事告诉了很多人,后来传到中宗李显的耳朵里,中宗特意把他叫去询问,供膳便将这件事情如实禀报了一遍,中宗命中书厅将此事详细记录下来。

杨再思虽贵为宰相,掌朝政十余年,可惜不知为民谋福,只顾贪图私利,逆天意背民心,死后竟落得在阴间如数偿还业债、饱受天谴的结果。由此可见,人世间的功名利禄皆是过眼云烟,人生在世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做个好人多行善积德,这才是上策。

--转载自明慧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古代教育主要就是儒家教育。孔子杏坛讲学,门徒三千,开创儒家教育的先河,奠定了儒学的基础。
  • 英明的君主都有三怕:一怕身居尊位而不知道自己的过失,二怕得意时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三怕听到了至理金言而不能践行。
  • 中国古代的教育分为民办和官办,或称公学、私学。民办主要是指私塾,一些落第秀才,开科讲学、授课教徒。兴办教育成为读书人的一条重要出路,既解决生计,又培养人才,更促进教育的发展。
  • 中国历代圣贤明君无不恪守天道,以道德教化人民,使国泰民安。
  • “匏”也叫葫芦,早在远古时代中国人的祖先就开始用葫芦制作乐器,用这种乐器演奏的音乐称为“匏乐”,亦称“葫芦乐”
  • 萧意辛与妯娌们在一起,大家在争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丈夫的宠爱。萧意辛说:“用邪法不如用礼法。”
  • 陆玉珍家中有两个婢女,有一天,准备吃午饭时,婢女来喜端着汤送进来,结果一不小心将碗摔到地上,热汤撒在陆玉珍的手上、衣服上,来喜害怕受到责骂而哭了起来....
  • 许容,是清朝浙江人,文章很出名,为人宽厚谦虚,有一次考试,许容的一个朋友盗用他的一篇文章,结果考了第一....
  • 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以宽宏大度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是一种美德、风度、仁爱无私的境界。人生之路需要宽以待人,成功之路更需宽以待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