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神敬佛与惜缘(上)

作者 : 智真
font print 人气: 44
【字号】    
   标签: tags: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神传给人的,儒、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渗透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而文人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良知,熟读圣贤书,弘扬道德,敬天信神,以经世济民为己任,这些纯正的理念在其为人处世中乃至其文学作品中无不充份的体现出来,被后世传为佳话。以下为其中几例。

唐代杰出的大诗人白居易,从小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立志“兼济天下”,他为官清廉,一心造福于民。他的诗风朴实、自然、流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时弊,为正义而大声呼喊。如他在《寄唐生》中写道“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他看到很多权贵残酷盘削百姓,竞买牡丹、以豪奢相夸耀,在《买花》中写道:“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他著名的作品有《卖炭翁》、《杜陵叟》、《红线毯》等,都体现出对百姓关爱、同情的善念。

白居易为杭州太守时,听说道林禅师是个很有修行的大德高僧,就前去拜访。他向禅师请教说:“人生的道理如何呢?”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如此简单的道理,三岁的孩童也会这么说。”禅师说:“三岁孩童虽然能说得,八十岁老翁却未能行得。”白居易一听就明白了善言要躬行、敬佛要诚心的道理,于是顶礼了禅师,从此信佛了。他深信佛理妙义,自号“香山居士”,走上了修炼之路。

他爱护百姓,带领杭州人民筑堤捍钱塘江潮水,并储西湖的水溉田千顷,后人纪念他,名所筑之堤为“白堤”。他因耿直敢言,屡遭朝廷贬谪,但他从不为个人际遇而忧伤,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写道:“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种桃杏》)。他不仅自己坚持诚心念经、修行,还大力倡导以佛家慈悲济世的精神善化众生。

他用自己的俸禄请人彩绘大型天国世界图、佛像、神像、印佛经,劝勉人们要信奉佛法,相信因果,他写道:“十方世界,天上天下,我今尽知,无如佛者”、“愿以今生世俗文字放言绮语之因,转为将来世世赞佛乘转法轮之缘”。

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他的父亲柳镇曾任殿中御史,为人刚正,所交多天下善士。他的母亲卢氏虔诚信佛。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柳宗元自幼好佛,正如他所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他有着儒家“济世拯民”的抱负,任监察御史时因正义敢言,遭到奸党小人的迫害,屡次被贬,直至贬为柳州刺史。他在柳州主政的四年间,引导人民发展生产,兴办学校,教化群众敬佛向善,传播佛家经书和义理,使当地民风淳厚,柳州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柳州人民在他死后为他兴建了庙宇,表示对他永远的怀念。

--转载自明慧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仰观茫茫宇宙,诸天文明流布人间,兴衰起灭有如昨夜之星辰,有如今日之中天,惟有华夏文明,上可述及宇宙洪荒之世,下可缘迹百年咫尺之间,五千年延绵不绝。此文明托根中土,号为中华,四夷以其为中原,海外称之为中国。
  • “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神明无时无地不在鉴察善恶。
  • 孙思邈,京兆东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自幼聪颖好学,七岁读书,日诵千余言;及长,通晓诸子百家之说,尤善谈老子、庄子并兼好佛家经典,被人称为“圣童”。
  • 明末清初之时,有一个叫作傅之元的人,他曾苦学医术,后来遇一异人传了他一种被称为“太素脉”的小道。这种小道能通过人体脉搏变化来预知人的贵贱、吉凶、祸福。他精通这种小道后,渐渐为人所知。
  • 如前章所述,华夏文明为人类文明之坤轴,集众部之大成,承百代之菁华,故而把握华夏文明之主题,而人类文明之主题也就了然于前。而华夏文明之各部,上自君子六艺,下至农工百业,其代有承传,千载相继者,无非“修”、“炼”二字,且此“修炼”之为文明主题,原非现代人所以为之宗教概念或精神范畴。盖中国之人,自古有一“天人合一”之思想,凡有所从事皆要顺天而行,合于宇宙之规律,方能得天时地利神明相助而有所成就,非此,则人不能尽其事,事不能尽其意,意不能尽其善。然此“天人合一”之境界,殊非生而知之,亦非坐而待之,又非仅技艺之切磋琢磨可学而致之,必要于心性上有一番历练提升,或能有所进境,此过程即“修炼”之所谓也。
  • 围棋是中国传统文化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中国古代半神文化中占有显着地位。围棋跟太极、河图、洛书一样,是中国的神传文化,其简单的图表中包含着无穷的奥妙。
  •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思回头”,这是《红楼梦》第二回中,贾雨村在维扬(今扬州)的智通寺门上看到的一副对联。细想想,这实在是一幅洞察世情深刻的佳对,可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理解、接受呢?有余之时不思退步,无路之时再回头又如何能够呢?
  • 古人云:“三人同行,必有吾师”。一个人走在世上,要有一颗谦卑好学的心,只有这样,博采众长,才能丰富自己,成熟自己,最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面对别人给我们指出的不足,自己也应该像古人那样抱着一种“闻过则喜”的态度,也就是无论别人表面上是善意、恶意的给我们指出不足,都要用一种感激的心来对待,都要善意的理解别人的意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