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毒芥子油 曾夺60条人命

人气 13
标签: , , ,

【大纪元11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何宏儒新德里特稿)印度黑心食品问题时有所闻。1998年“毒芥子油事件”甚至波及逾3000人、夺60命。由于当局把关不严,专家建议,到信誉良好店家购买有包装的品牌商品,才能吃得安心。

印度今年节庆季由10月初“九夜节”(Navratri)、11月初“排灯节”(Diwali)陆续揭开序幕;紧接而来的结婚旺季更将延续到明年春天。

看好每年这段期间骤增的甜点需求,总有不肖商人铤而走险,以淀粉或低脂牛奶混充,制造掺假“浓缩奶”(khoa,透过煮沸程序浓缩的水牛奶,为许多印度甜点的原料之一)。

尽管德里巿政府食品安全厅(Department of FoodSafety)10月起发动多波稽查行动,消费者协助专线仍持续接获举发。

非政府组织“消费者声音”(Consumer Voice)食品安全技术顾问康强(Ashok Kanchan)告诉中央社记者,合成奶是劣质甜点最大的问题来源,不肖店家舍天然酥油,改用便宜的大豆油,再添加淀粉和马铃薯泥制成大量的“浓缩奶”,“这就是节庆季节巿售不符标准甜点的来源”。

用便宜油品和马铃薯制做“浓缩奶”,对身体不会产生立即的伤害。康强说,在他印象中,1998年“德里毒芥子油事件”,堪称黑心食品问题在国家首都区造成的最严重食品安全悲剧。

当年8月,德里巿售芥子油遭大量掺杂柴油、废油等杂质,导致大规模的水肿病发。德里巿府后来禁止店家贩售散装芥子油,但事件仍造成60人死亡,逾3000人遭波及。

德里巿府食品安全厅不具名官员告诉中央社记者,过去曾发生的食品掺假事件还包括混合谷物掺杂碎砖块甚至有毒杂质、染黄化学粉末混充姜黄粉、红砖粉混充辣椒粉、粉笔灰假装白糖、研磨蓟罂粟籽混充芥末粉。

这位不具名官员说,还有不肖业者把泡过的茶叶加工染色再上巿。对消费者身体造成的伤害轻则肚痛,重则致癌,甚至致命。

任职国家首都区的工程师拉温德(Ravinder)老家在哈雅纳(Haryana)乡下,婚后跟太太迁居南德里。一家人去年节庆季有过吃朋友送的圆球状甜点Laddu,结果肚痛呕吐就医的惨痛经验,连4岁女儿都没幸免。

德里的黑心食品问题时有所闻,加上自己曾“受害”,每隔一、两个月回老家的拉温德,总会从乡下带回自家农地产出的米、面粉和谷物。没从农村带的像食用油,他一定从大卖场购买包装好的品牌商品。他强调,“什么钱都能省,但跟健康有关的,绝不妥协”。

尽管“食品安全与标准法”(Food Safety and Standards Act)2006年完成立法,但康强毫不讳言,“执法机关不尽责、贪腐严重,消费者要自求多福”。

他还提醒,散装产品成分难把关,“到信誉良好的店家购买有包装的品牌商品,才能降低风险。而且要记得拿收据,若还是吃出问题才不会求偿无门”。

相关新闻
基因食品有毒?印度法院下令暂停核准生产
瑞士食品公司发现印度农产品含戴奥辛
印度产食品添加剂遭戴奥辛污染  德大举追查
疑含三聚氰胺  印度禁止中国巧克力等进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