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安的成功:传统 坚韧 平常心

文 ◎ 朱云绮

李安一下抱了四座小金人,他成功了!有人说李安是个奇迹,有人说李安太幸运,有人指责其他华人导演不争气,有人怨西方人偏见太大。回顾李安成功背后的坚持与平淡,可以看见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深刻影响。

第85届奥斯卡华人导演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配乐奖四项奖项。站在东西方交汇点,李安携中国元素再次闪耀奥斯卡舞台。

追求梦想 与父“决裂”

李安的梦想是当电影人,而这却是他身为中学校长的父亲最反对的。这位生平最看不起“导演”和“船员”两个职业的父亲,却偏偏被命运“捉弄”:李安大学联考两度落榜,然后考上台湾“国立艺专”戏剧电影系。弟弟李岗在落榜一次后,第二年考上了海洋学院航海系。

1978年,李安准备报考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戏剧电影系时,他父亲给他列了组数字:在百老汇,每年只有200个角色,却有5万人争夺。但李安为了梦想毅然登上了去美国的班机。这一走,父子之间在其后的近20年里只说了不超过100句话。

当李安从电影学院毕业后,才明白了父亲的苦心。美国电影界,一个华人,特别是没有任何背景的华人,要想在电影圈里混出名堂,真的有点不可思议!很长一段时间,李安的工作就是帮忙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或剧务之类的杂事。他一度拿着剧本,两个星期跑了30多家公司,迎来的是白眼和拒绝。有投资人要求他不断修改剧本,但改完数十次以后,剧本却石沉大海……。

幸遇贤妻 六年“宅男”蓄积能量

闯荡好莱坞的挫折,使李安当了六年的“家庭主夫”,经济上全靠在伊利诺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的妻子的微薄薪水。期间两个儿子相继出生了,李安包揽了所有家务:买菜、做饭、带孩子…。

面对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李安一度想要放弃电影,改学电脑。妻子林惠嘉则对他说:“我一直就相信,人只要有一项长处就足够了,你的长处就是拍电影。学电脑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个,你要想拿到奥斯卡的小金人,就一定要保证心里有梦想。”

妻子的话使李安有了坚持的信心和决心,在六年的“宅男”的生涯中,他除了每天做家务外,就是海量阅读和看片,研究好莱坞电影的剧本结构和制作模式,构想剧本。琐碎的家务反倒成了他的“生活素材”。否则很难想像六年后,他能拍出《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片中那些让人难忘的美食和围绕美食展开的细节,把这部分中美文化独特地融合到了胶片上…。

中华传统 成功之本

中国文人马伯庸日前写了篇讽刺文章,指中国的几位导演太功利主义,所以拿不到小金人。而李安似乎是一个懂得“做而不求”这一道理的人,一个内心平静没有大悲大喜的人。

这除了得益于他的妻子的“平实”,更得益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李安曾对《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说:“在台湾,我们高举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是封建社会文化的火炬。我们没有经历文革和共产主义。在香港和台湾,我们是以传统方式长大的。”“人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你不能斩断历史,重新开始。中国的共产主义者显然曾试图斩断历史,特别是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文革期间很多历史文物被毁。我从未看到过哪种文化如此痛恨自己。”

也许这正是李安能够成功而中国导演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一个反传统的非人性的国度里,越所谓的努力越走向反面。

人们常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当李安开始被鲜花和掌声包围时,妻子林惠嘉却把李安摆在家中的各种奖杯收了起来……。对于丈夫的成功,她如是说:“这(奥斯卡拿奖)有什么好庆祝的?没有(庆祝)哎,我们不搞这一套的。”“他不拍电影像死人一样,我不要一个死人丈夫。”“两万元有两万元的生活,两百元有两百元的生活。”正是这种荣辱不惊的中华传统美德,极大地支持了李安。

面对成功,李安曾说:“奥斯卡奖给我带来最实惠的好处。莫过于可以在全世界面前,把该感谢的人谢一下。”

--转自《新纪元》
本文网址:http://mag.epochtimes.com/gb/318/11846.htm(新纪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