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仁者无敌 圣主康熙大帝开启“康乾盛世”

郑孝祺
font print 人气: 16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4年11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郑孝祺综合报导)清朝康熙皇帝,在位61年,以博大的胸怀和对万民的仁爱,运筹帷幄,励精图治,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辽阔、人口最多、经济最富庶、文化最繁荣、国力最强盛的国家。《清史稿》对他的评价是“为人君,止于仁”。康熙帝是自古以来少有的一位盛德至善的明君。后世给他上的庙号为“清圣祖”,把他看作一位圣人。

康熙年幼登基,16岁智除鳌拜。他文武双全,既能御驾亲征,又能治国安邦。他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并收复台湾、定鼎天下。康熙博学多才,勤于政事,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鼓励垦荒,薄赋轻税。由于康熙的文治武功,当时天下大治,开启了“康乾盛世”。

博学多才 深味古今义理

康熙五岁开始读书,八岁读《大学》、《中庸》。据载,他在少年时代曾因读书过劳而致咯血。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他在南巡的船上,仍然秉烛苦读不倦,当侍臣奏请他要注意保养时,他说:“深味古今义理,足以愉悦我心。予之不觉疲劳,以此故也。”

他好学不倦,直至晚年还保持着这种习惯,仍然孜孜不倦。他在《庭训格言》中说:“朕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犹手不释卷。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靡可以寡过。”

他又说:“于典谟训诰之中,体会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即欲使古昔治化,实现于今。”康熙帝读书,并不是为了炫耀知识渊博,而是要使自己少犯过错,并从中求得治世之道。

康熙帝读书的兴趣非常广泛,除经、史、子、集四部以外,举凡天文、地理、历法、算术、军事、法律乃至音乐、美术、医药、方技,无不涉及。

作为帝王,康熙却十分酷爱自然科学,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白晋、张诚等六位法国科学家被康熙帝延请入宫,担任其科学顾问。从此,外国科学家在清朝宫廷长达数十年,康熙从他们那里学习了西方国家在天文、地理、生理解剖等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

1698年巴黎出版的白晋着《中国皇帝康熙传》中有过如下记述:“康熙带着极大的兴趣学习西方科学,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同我们在一起,白天和晚上还要用更多的时间自学。他不喜欢娇生惯养和游手好闲,常常是起早贪黑。尽管我们谨慎地早早就来到宫中,但他还是经常在我们到达之前就准备好了。”

治天下之道 以宽为本

康熙登基时,当时清朝内忧外患,国家尚未统一,民众对朝廷也有抵触。孝庄太皇太后问他的想法,康熙答道“惟仁者无敌”。他对大臣们说:“定乱之方,惟崇尚宽大,宽则得众。治天下之道,以宽为本。”

陕西提督王辅臣被平西王吴三桂笼络收买,起兵反叛。当时王辅臣之子王继贞及其家眷都在京城,大臣们都建议立即以谋反罪拘捕。康熙虽着急,但还是平静地让王继贞去给他父亲送信说,朝廷体谅其谋反实非本意,望其迷途知返,不究责任。王辅臣深受感动,带领士卒向北行大礼,因心有顾虑,不肯投降。

康熙命图海为抚远大将军,图海对将士们说:“仁义之师,体圣主好生之德,先招抚,后讨伐。勿妄杀生灵!”图海大军战无不胜,王辅臣被迫投降。康熙仍然授其靖寇将军,和图海一起镇守汉中,王辅臣非常惭愧,康熙多次让图海对其抚慰。

对于蒙古的治理,康熙采取抚绥政策。喀尔喀蒙古(外蒙古)部落首领之一土谢图汗挑起内部纠纷,使噶尔丹乘机东犯,逼迫喀尔喀南迁。康熙亲赴塞外主持会盟。盟会上,康熙对土谢图汗的过失加以申斥,然后说,如此盛大的会,要是对土谢图汗处以重罪,实在于心不忍,于是当众赦免其罪。康熙通过训谕和教导化解了各部落分歧,实现了喀尔喀蒙古内部的从新统一。 蒙古部众心悦诚服,齐向康熙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康熙正式接受全体喀尔喀蒙古的臣服。

征服噶尔丹时,康熙对大臣们说:“天下当以仁感,不可徒以威服。噶尔丹凶暴,朕惟待以宽仁,噶尔丹奸狡,朕惟示以诚信。”

勤慎朝政 重农治河

康熙14岁亲政,每天早上晨时开始(七点至九点)与大臣们讨论奏报、议商军国大事,无论寒暑无一例外。除因生病、三大节、重大变故外,几乎是没有一天不听政的。

康熙处理军国大事非常谨慎,早年在他宫廷的柱子上写了三藩及河务、漕运三件大事。康熙亲自派侍卫逆黄河而上,一直到黄河源头星宿海,往返行程两万里,绘制了黄河全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经过实际踏勘绘制成的黄河图;他并且任用贤能的官员来治河。

经过长期的战乱,当时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康熙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皇帝举行耕籍礼时,曾亲自扶犁一口气耕了一亩地。当时有万人观看,大学士李光地特执笔撰文,立碑记其事。

北京中南海有一座丰泽园,建于康熙年间,当年园东有几间蚕房和稻田数亩,园后有桑树几十株,是康熙用做“试验田”的场所。承德避暑山庄有一片御瓜圃,也是康熙亲手开垦的。

康熙“所得各方五谷菜蔬,必种之,以观其收获”。在丰泽园后的那片水田中,康熙最先发现了有的稻谷提早成熟,于是他每年将早熟的稻穗留做种子待来年播种,终于以 “一穗传”的育种方法,培育成了新的早熟稻。《康熙玑瑕格物篇》中是这样说的:“高出众稻之上,以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以其生自苑田,故名‘御稻米’。”

康熙皇帝下令将这种稻谷推广到江浙一带种植,当年就在江苏获得一年两熟的好收成;后来又推广到江西、安徽等地,也获丰收。

正因为康熙精通天文、函数、水利等知识,所以他能够亲自帮助大臣兴修水利、垦荒造田,也能够派出老农去江南指导当地农民提前播种御稻。

崇尚节俭 以民为本

康熙以民为本,在其治下,爱民、恤民、察民、施惠于民的政策比比皆是,如:屡次申令停止圈占土地,又蠲免钱粮达五百四十五次之多,计银十五亿两;还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一次,康熙在塞外视察时发现一个人僵卧在路旁,他亲自询问,得知这个人叫王四海,是个佣工,在回家路上因为饥饿躺下起不来。康熙立即下令给他喂热粥,等王四海苏醒后,将他带到行宫,后给王四海盘缠,派人送他回家。

康熙四十六年(1705年)二月,康熙皇帝视阅黄河河道工程“溜淮套”,见其由“清口”登陆,到达“曹家庙”,地势多为不可凿通的山岭,而河道所经之处,民舍坟墓,都被毁坏。康熙皇帝招来张鹏翮等官员责问,罢除了此项工事。河道旁边的居民非常感动,康熙皇帝命在别处勘视合适的地点,作为河道。

康熙皇帝崇尚节俭,他说:“我从即位以来,办一切事,都提倡节俭。我身上穿的是普通的衣服,脚上着的是一般的布袜。”

来中国的法国人白晋,在给法国国王的信里写道:“他(康熙)那种恬淡素朴简直是没有先例的。每日两餐最普通的菜肴,从未有丝毫过度。他的衣着,在中国算是最普通的服装。逢到雨天,人们有时看到他穿一件毡制外套,这在中国被视为一种粗制的衣服。夏天,我们看见他穿一件普通的麻布短褂,这也是一般人家常穿的衣服。除了节日大典的日子,我们从他身上发现的华丽物品就是一颗大珠子,那珠子在夏天便照满族人的风俗佩在他的帽沿上。他无任何奢求,他的淡泊超过人们所能想像的成度,这在他的衣着和他的一切生活用品上都能看到。”

京师地震 下《罪己诏》

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679年9月2日)中午,京师发生八级强烈大地震,给京师及周围的州县带来深重劫难。“官民震伤不计其数,至有全家覆没者。”一片房屋倾倒、民众伤亡的惨状。

对此,康熙皇帝迅速作出反应。他一方面“发内帑银十万两”,赈恤灾民;一方面号召“官绅富民”捐资助赈。但他最着力进行的,则是亲自带领大小臣工,对朝政得失认真地作一次全面的政治检讨和反思。他自己首先“兢惕悚惶”,“力图修省”;同时要求臣工们“务期尽除积弊”,“各宜洗涤肺肠,公忠自矢,痛改前非,存心爱民为国”。

康熙皇帝在《罪己诏》中言:“朕御极以来,孜孜以求,期于上合天心,下安黎庶……地忽大震,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协,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职业,以致阴阳不和,灾异示儆。”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灾难,康熙皇帝认为责任全在君臣上下没能尽心尽责治理好国家,所以遭到了天谴。他遣官告祭天坛,并数次率诸王、文武官员诣天坛亲行祈祷。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敬天勤政,一心为民,躬自力行,从其治国、治吏、治军、治狱、治河等言行中,可以看到“仁德”贯穿始终。其仁德在干,功勋于坤,流芳百世。正如后人所赞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

责任编辑:李晓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康熙于二十一年二月至东北边境乌拉地方视察与沙俄接壤地带的边防。二十七日率船队泛舟松花江上,即兴赋诗“松花江船歌”。
  • 康熙(1654—1722年,爱新觉罗玄烨)是清王朝第二个皇帝,自1662年到1722年君临天下61年。历史上所说的康熙——乾隆“升平盛世”是这时开创的,清朝260多年的统治也是在这期间奠定的。康熙与法兰西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1661—1715年)和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大帝(1682—1725年)正是同时,同样引起人们的重视。
  • 由一位欧洲收藏家提供的一对康熙六十年(公元一七二一年)皇帝自选用印将于本月二十四日下午在北京京广中心登上拍卖台。据悉,这对估价约为一百万元人民币的“宝薮”,将是历年来中国流失海外之皇帝用印第一次在中国公开拍卖。
  • 相传,康熙皇帝一次带着侍从到滦平的长山峪一带打猎。策马回程时﹐天色渐黑﹐肚子也饿了。突然见前面有灯光,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家农舍。康熙勒住了马,看见一个白髪老人和几个儿子正要吃饭。饭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焦黄焦黄的玉米面干粮和香喷喷的玉米粥,还有野兔肉炖蘑菇,烧金针和一大盘凉菜。康熙皇帝这时更觉肚子饿了,他下马走进了农舍说:“我是过路的,因为天晚了,肚子也饿了,想借一餐,一定多付银两。”山里人直爽好客,一听说远来的客人,立刻让到上座。图
  • 林鸿自从在1994年投拍了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就开创了中国电视剧市场上经久不衰的“康熙热”,记者获悉,林鸿导演还要投拍“康熙”。这位刚到不惑之年的女导演雄心勃勃地表示,要拍一部真正让中国骄傲的《康熙大帝》,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康熙大帝的一世英明。
  • 近日﹐西安发现了一本清康熙年间由皇家翰林院大学士陈厚耀修撰的数学专著《陈厚耀算书》。其中《积求勾股法》一篇由于卷首有“钦授……”字样﹐被数学研究专家认为康熙皇帝的“数学专著”。

  •    近日,康熙皇帝数学专著在西安被公布于世﹐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 清代,天灾更为频繁。据资科统计,清代各种天灾的次数,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历史学家常常把清代分为两段:1644年至1840年是清代盛世;1840年至1911年是清代衰世。令人回味的是,清代几次大灾.如大旱灾、大洪灾、大蝗灾、大地震等都发生在1840年以后。它恰恰再次证明:天灾同特定的政治、经济互为因果。
  • 康熙皇帝.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
    满清之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