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与天灾

林兰
font print 人气: 8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30日讯】 清代,天灾更为频繁。据资科统计,清代各种天灾的次数,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历史学家常常把清代分为两段:1644年至1840年是清代盛世;1840年至1911年是清代衰世。令人回味的是,清代几次大灾.如大旱灾、大洪灾、大蝗灾、大地震等都发生在1840年以后。它恰恰再次证明:天灾同特定的政治、经济互为因果。

天灾与统治者的德行是息息相关,如汤祷桑林天降甘露。康熙皇帝对天灾的态度显示出一代明主的风范。

康熙帝曾说:“肤惟帝王致治,裕民为先,免赋蠲租为要务。”他亲政后,几乎每年都留下了蠲免地丁钱粮的记录。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一月,户部张鹏翮奏报说:“臣查户部册籍。自康熙元年起,以至于今。所免钱粮共万万两有余,是诚亘古所无也。”
(《圣祖实录》卷二四)。据见于记载的各省、县局部减免赋税的记
录,自康熙元年至五十年,共有四百余次。

遇到天灾,必定要祈祷,这是三干年间中国上到皇帝、下到百姓普遍采用的禳灾方式。《清朝文献通考》记载:“我朝凡遇水旱,或亲诣祈祷,或遣官将事。皆本诚意以相感格,不事虚文。初立神祗坛,以祷水旱,雩祀既举,礼仪修备。间或遣祷山川,悉准古典。”清代已将祈祷作为一种制度。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八年(1679年),南北连续两年大旱。《阅世编》载:康熙十七年“大江南北,河南、山东俱早,赤地千里,京师尤甚,每日渴毙多人。”为祈祷上苍,普降甘霖,康熙皇帝于六月十八日“步天坛祈雨”。次年,旱灾更为严重。在山东,“终年不雨,大饥,人相食”(乾隆《青城县志》)。在江西,“南昌等五十九州县旱”(光绪《江西通志》)。这年四月十五日,康熙皇帝再次“步天坛祈雨”。

这种祈祷,是“天人感应”观念在清代皇帝身上的延续。不仅如此,清代皇帝还常常将天灾看成“天象示警”,从而找出“召灾之由“。

康熙年间,共发生三次8级以上的大地震。分别是即康熙七年(1668年)的山东大地震 ,康熙十八年(1679年)的河北大地震,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 的山西大地震。其中,1679年的河北大地震因危及京师,清廷十分重视。乾隆《三河县志》详细记载了地震情形:“七月二十八日已时地震.从西北至东南.如小舟遇风浪,人不能起立。城垣房屋存者无多。四面地裂,黑水涌出,月余方止。所屑境内压毙人民甚众。”这次地震,权震区在三河、平谷一带,严重破坏区包括通县、蓟县、武清、顺义、香河、北京、固安、遵化、密云、滦县、丰润、宝坻、怀柔、涿县、霸县,波及北至内蒙、南达皖北豫东的广大地区。地处京畿的平谷,“地震极重,城乡房屋塔庙荡然一空,遥望茫茫,了无降隔”(民国《平谷县志》)。

1679年的大地震.对于正忙于平定三藩叛乱的康熙帝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警策。他赶紧“诏发内币十万赈恤”,接着又告预群臣:“联躬不携,政治末协,致兹地震示警。”康熙帝的态度是真诚的,他找出了官吏的六项“弊端”,认为这就是“召灾之由”,并指令九卿详议,由吏部立法严禁,务期尽除积弊。

这六项“弊政“为:一是民生困苦已极,地方官吏馅媚上官,科派百姓;二是大臣朋比徇私;三是用兵地方,诸王将军大臣多掠小民子女;四是蠲免钱粮分数及给发银米赈济,地方官吏荀且侵渔,以致百姓不沾实惠;五是大小问刑官员枉坐人罪,恐吓索诈;六是包衣下人及诸王贝勒大臣家人侵占小民生理。康熙皇帝指出:“有一于此,皆是致灾。”八月,九卿议复:领兵诸王将军借通贱为名,将良民庐舍烧毁,掳掠子女抢夺财物者,领兵将军等革职,诸王贝勒等交宗人府从重治罪。“其掳掠人口,仍给本家”。以福建地区为例,清军在征讨“三藩”的战争中,撤军时“驱掳男妇两万余人”,福建总督姚启圣悉令赎还为民。此外,江西、浙江被赎免的俘奴都有数万人。

康熙皇帝的圣贤随着他的逝去而逝去。清朝按着历史的规律由盛到衰,由强到弱,而走完他的历史使命。

(正见网)
(http://ww

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重庆商报06月09日报道, 昨日上午10时,巫山县水位达到127米,记者和巫山县政府有关人士在龙门峡发现了一处记录有小三峡最高洪水位的书法岩壁。不过,它刚刚被发现就将遭到淹没,堪称世上最“短命”的发现了。
  • 湖南省长沙市一家四星级酒店日前推出满汉全席,每席叫价从三千八百八十元到四万九千八百八十元人民币不等,并从北京高薪聘请清朝宫廷名厨的再传弟子。长沙晚报报导,此次推出的满汉全席源自清代满汉全席,结合现代人的口味与需求,同时融合皇家古典韵味,制作过程需要数天,由十多名厨师合作完成。酒店经理说,顶级满汉全席包括各种冷菜、热炒、大菜、羹汤、茶酒、饭点、果品、蜜饯等,达两百三十多道,主要原料有燕窝、鱼翅、海参、鲍鱼、驼峰等水陆八珍,菜肴分二十四次才能上完,上菜程序需时两小时,品尝需要三小时以上,已被预订数桌。
  • 纵观中国历史,凡是专制暴虐的王朝,总要强迫历史研究为政治服务,诸如春秋时齐国臣子崔杼弑君后连杀三位秉笔直书的史官,明代燕王朱棣篡政后将侄儿惠帝在位四年中已经完成的《明太祖实录》和建文四年来的政治文字全部烧毁,又如清代乾隆帝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不利的书籍一万三千六百卷。中共建政后,长期在历史教科书、史学论文中丑化蒋介石的人格,诬指他“消极抗战,对日妥协”等等,亦可作如是观。
  • 历经近半年整理维修﹐中国著名的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瞿氏铁琴铜剑楼纪念馆”,重现风采再度对外开放。中新社报导,铁琴铜剑楼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古里镇﹐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原名“恬裕斋”﹐创始人瞿绍基。瞿氏五代藏书楼主都淡泊名利﹐以藏书﹑读书为乐。瞿氏第二代﹐绍基之子瞿镛﹐对鼎彝古印兼收并蓄﹐在金石古物中﹐瞿氏尤为珍爱一台铁琴和一把铜剑﹐“铁琴铜剑楼”由此得名。铁琴铜剑楼与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浙江归安陆氏百百宋楼﹑浙江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合称为中国四大藏书楼﹐有“南瞿北杨”之称﹐享誉海内外。
  • 一册清代乾隆二十年 (一七五五年)的木刻本“宗圣家谱”日前在中国大陆四川成都现身。这部家谱保存完整,是孔子的弟子、以孝亲为名的“宗圣”曾参的家谱。香港大公网报导,“宗圣家谱”由茧丝纸精印,长三十九公分、宽二十八公分,卷首刊有清康熙皇帝“圣祖仁皇帝上谕十六条”字样以及“御制训饬士子文”,边框为神龙祥云图案。
  • 清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年)重修的一本木刻的曾氏“宗圣家谱”,日前在中国大陆四川省成都市被发现。这本家谱上除了收录有历代帝王对曾氏的褒奖﹐还有欧阳修﹑文天祥﹑程颢等十八位古代“文化名人”所作的序文。据中新社报导,这本家谱为茧丝纸精印﹐长三十九公分﹑宽二十八公分﹑厚约五公分﹐为宗圣曾子的家谱。它由清代诗人曾作霖主持重修。
  • 晚清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曾随着父亲驻节目前称为呼和浩特的绥远城,渡过她的少女时代。目前对外开放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代绥远大将军署衙展出的文物中,有一部分陈列讲述的是慈禧在绥远城生活的情况。新华社今天报导,将军署衙大堂西侧原为官房,是将军以外的官吏处理公务或休息的场所,目前这里辟为慈禧少女时代家庭生活的展室,展出她手绘的两幅国画及家庭生活用品铜盆、铜壶、银锭等。
  • 清代才子纪晓岚的家谱及后裔近日在天津被发现,他的后裔目前分别分布在北京﹑天津以及台湾等地。天津滨海时报报导,天津津南区双河镇官方最近意外在一个村落发现一本“景城纪氏家谱”(续册)﹐清代著名才子﹑大学问家纪晓岚的名字赫然在册。
  • 中国清代酿造的一瓶白酒在广州的一次拍卖会上以卖出70万美元的首创世界纪录。
  • 人们只要注意在生活中多体验、多寻找,便会感到其乐无穷。清代名画家高桐轩之所以高寿,就因为他有以下“十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