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晚景霞满天

姓名:胡光东
font print 人气: 1874
【字号】    
   标签: tags: ,

从前,文人往往用赠送诗文作为交友的一种方式,所以出现了许多“唱和”之作。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晚年与著名诗人白居易友谊甚笃,常有唱和之作。

刘禹锡与白居易晚年均患眼疾和足疾,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可谓同病相怜。然而因为他俩态度心境有别,唱出了桑榆晚景的不同况味。

白居易临暮景而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所以他写给刘禹锡的那首〈咏老赠梦得〉诗中写道: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光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如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刘禹锡却有自己乐观的理解,因而在他的那首〈酬乐天〉如此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在前六句中,作为回应,他也同意人怕老,老了有谁来怜惜你?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了戴的帽子也偏到一边。为了爱惜眼睛连书籍也不读了,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各种病状多随之而来。但是年长阅历多见识也就广,世事洞明,了然于心。如此想来,人老了也有好的一面,跨越对老病的忧虑,就会心情自在,无挂也无牵。

他最后劝勉老朋友:别说太阳落到桑榆之间已是傍晚,它的霞光余辉还能放射出满天彤红的色彩,灿烂无比。为此“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也成为了表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千古绝唱。@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